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关干妇女运动的决议>对中国妇女的阶级划分可知,无产阶级妇女是凝聚阶级、民族与性别多重关系的概念;阶级分析是中国共产党对妇女进行革命动员的方法,是制定妇女解放方针政策的依据;无产阶级妇女的概念对当时中国妇女主体身份的建构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建立后,为了动员乡村妇女参加抗战,中国共产党针对她们在政治、经济上不平等和文化程度较低等特点,首先在政治上求平等,动员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其次,对她们进行文化、政治和生活教育,提高农村妇女政治、文化素质.再次,经济上求独立,动员妇女参加生产,支援抗战.这些措施提高了妇女社会化程度,开始与男性共同承担社会角色,实现自身价值、发展自我并为根据地社会和谐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4):105-108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之妇女工作主要体现在采取种种举措打破对女性的束缚、鼓励妇女积极从事生产、动员广大妇女大力支援战争、引导女性参与政权建设等方面。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的妇女工作对于解放战争的胜利、广大妇女的觉醒以及男女平等的真正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积极开展妇女工作,保障妇女权利,反对封建婚姻和家庭迫害,指导妇女参与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与党的正确领导、妇联工作的开展及广泛的组织动员工作密不可分。现实中某些工作也出现了错误倾向,中国共产党启发妇女工作者从实际出发,以保护妇女切身利益为最中心的环节,使妇女工作中的失误得到了纠正,使边区的妇女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边区党委机关报《边区群众报》因其内容与形式的大众化、广泛的群众性而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动员组织民众的重要载体。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组织动员一切力量进行前线抗战与后方补给,《边区群众报》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要进行了生产动员、支前动员、学习动员三方面民众动员工作。《边区群众报》的民众动员工作,提升了边区人民的生产热情、加深了边区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激发了边区人民的学习热情,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动员方面提供了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落后的经济技术虽未改变,但是有了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洗礼而政治上趋于成熟的中国共产党,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等诸多先进因素。在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抗日救国的大旗,动员社会各界,建立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科学分析敌我力量,制定科学的军事策略,最终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在抗日根据地、日伪沦陷区、国民党统治区和海外进行了深入、持久的宣传动员工作,对中国共产党从抗战初期的弱势到最后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拟从研究概况、宣传动员工作研究成果以及宣传动员工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1952年.福州市开展大规模的“五反”斗争。福州市妇女组织积极响应号召。在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内化为妇女自身诉求,并凭借层级式的组织架构,时工属、女工及资产阶级妇女采取了会议动员、宣传动员、节日动员、诉苦动员等方式,富有特色的动员方式提升了社会动员的效率,使广大妇女在“五反”运动中迅速团结起来,助推福州市“五反”运动,促进了妇女自身的解放。  相似文献   

9.
对占中国最大多数的农民的成功动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因素.对农民进行社会动员主要是通过对农民启蒙和教育的方式进行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在对农民进行启蒙和教育时注重和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因而使农民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同时,多种启蒙和教育形式的运用从各个方面影响并动员了广大的农民.因此,被广泛动员起来的农民对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先进典型所蕴含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内容,体现了党的政治主张、价值追求和目标导向。中央苏区时期,党围绕军事斗争等中心工作,先后树立了扩红工作、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多方面的先进典型。通过富有特色的典型教育,广泛地宣传了党的基本理论和主张策略,扩大了党的影响,动员了苏区群众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投入到根据地的军事斗争、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之中,为根据地的开创、巩固、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总结中央苏区时期的典型教育经验,对加强和改进当前的宣传动员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识字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太行革命根据地开展的一项普及知识、扫除文盲的群众性教育活动。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推行妇女识字运动,为女性提供受教育的机会,然而这项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党克服急躁冒进、强迫入学的工作方式,动员基层干部与义教学员利用冬学、民校、夜校、青补班和识字班等多种灵活方式,广泛开展农村妇女识字教育;学校教员结合实际情况,创造出“小先生”制识字方式,即鼓励儿童多识字,并将“生字”带回家中,教给家中愿学文化的女性。妇女逐渐由被动受教转变为主动求教,社会角色随之发生了变化,在生产劳动、抗战动员、根据地建设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有的还成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后备干部及多个领域的模范代表。  相似文献   

12.
儿童团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众动员的一个团体,自成立伊始历经变迁,而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儿童团的活动是一个相对独立阶段,鄂豫皖苏区童子团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儿童团体。土地革命时期儿童团是共青团儿童局领导的儿童群众团体,在入团年龄、阶级属性、活动经费、儿童团标示、组织体系等方面极具时代特色。儿童团的活动内容主要是军事斗争、思想文化教育、移风易俗、宣传鼓动、生产劳动等。儿童团不仅为当时的革命斗争做出了贡献,而且中国共产党以活动为载体对广大劳动儿童进行革命思想熏陶,为革命事业培养了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中央苏区的妇女解放运动与同时代其他类型的妇女解放运动相比,有着结构性的差异。推动这一运动向前发展的动力,是革命动员的现实需要和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理想之间的重合。在妇女解放运动的过程中,革命动员式的方法和路径起着主导性作用。这一运动所造成的实际后果,也与革命动员有着根本的联系。从动因、方法路径、后果三个方面的考察中,可以发现"革命动员"是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中最基础性的因素,这一因素支配着运动的框架和方向,使之显示出鲜明的个性。这种革命动员型运动特征,对中国妇女社会角色变迁和中国社会变迁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治理内容发生深刻改变,村民日常生活越来越多地被纳入政府治理范畴中。这一转变给日渐行政化、悬浮化的村级治理体制带来了新挑战。激活多元治理主体、探索多元治理方式是化解乡村治理困境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赣南新妇女”运动的考察发现,构建有妇女群体参与的多元化治理机制能够为乡村治理增权赋能。在具体实践中,政府依据治理内容的亲和性、利益的相关性对妇女群体进行再识别,并通过吸纳妇女骨干、开展集体活动对治理主体进行再组织,进而以身份赋权和行政赋权将妇女群体激活,最终运用科层动员与群众动员相结合的动员机制发挥妇女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价值和优势。依据治理内容识别出治理主体,并依据治理主体的性质、特点来确定合适的治理方式,这是建立多元化治理体系的具体路径,也是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5.
张晓晴 《教育学报》2020,(1):108-119
陕甘宁边区乡村相对落后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曾严重阻碍了中国共产党对乡村社会的组织动员进程,加剧了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势力的双重围困而获取政权和民族独立的难度。在综合力量不足的条件约束下,中国共产党探索实施的“民办公助”教育政策,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和群众路线方针,将乡村教育与政府工作、劳动生产、家庭生活和社会教育相结合,通过牢牢掌握领导权和引导权,充分发挥农民主体的自主性作用,形成了以文字下乡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教育。相对土地改革、民主选举、诉苦等组织动员方式,以文字下乡的柔性动员方式改造乡村、建设乡村,使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能深入乡土社会,达到组织动员农民的目的。从社会动员的视角阐释“民办公助”教育政策,对全面、客观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与乡村、农民的关系,乃至对当前“教育扶贫”工作都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就是不断进行社会动员的持续过程。改革开放初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面临复杂历史环境,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执政党建设任重而道远、社会秩序的混乱以及价值观的迷失。为了实现"四化"的目标,邓小平利用思想动员、组织动员、利益动员、情感动员等手段,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实现了由"群众运动"向"制度化动员"、由国家主导的政治动员向国家引导的社会范围内自主进行动员的动员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41):21-22
宋美龄作为民国第一夫人,是中国近代历史中的传奇女性,她一生历经了三个世纪,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新时代女性,一生事业成就突出,主要涉及近代中国外交、政治、军事、社会等各个方面。抗战爆发后,她致力于后方妇女动员工作,建立了妇女界的抗日统一战线,联合了社会各界的妇女,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不仅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而且造就了其人生事业最辉煌的时期。  相似文献   

18.
扩红运动时期,中央苏区妇女在提高扩红成效、延长扩红时效和降低扩红负面影响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在扩红运动中,苏区妇女通过口头、文艺、传媒等动员方式,对苏区民众进行了全员参与的广泛动员和全程持续的实时动员,深化了扩红运动在中央苏区的影响力,使扩红运动呈现出全民性和持续性特点,提高了扩红的成效,也延长了扩红的时效。此外,苏区妇女成为后勤保障的主力军,缓解了因扩红而造成的劳动力缺乏问题,为不断扩大的红军提供了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支持,有效降低了扩红运动的负面影响,对中央苏区坚持反"围剿"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抗战爆发后,为了联合各界妇女团体,团结和动员广大妇女积极投身抗战,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简称新运妇指会)进行改组。改组后的新运妇指会,设立了慰劳、儿童保育、战地服务等小组,成为全国性的领导和动员妇女参加抗战的总机构。各小组在新运妇指会的领导下,积极宣传抗战、抢救难童、慰劳伤兵、训练妇女,为支援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对日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积极开展针对沦陷区的宣传工作,是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战争的胜利是由众多因素决定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沦陷区军民不仅在军事上与日军进行了长时间的敌后抗争,还在思想上对其进行了效果显著的思想宣传,从心理上摧毁了敌人的战斗力。研究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沦陷区的宣传工作不仅充实了党的宣传工作理论,也是今后党的宣传工作开展最好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