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在线开放课程与慕课的区别,指出了在线开放课程的优势.从教学内容与资源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工作,并讲述了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等四方面的课程使用与维护工作.介绍了视频制作、插入式网页、自动批改系统以及移动应用程序开发等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主要技术.以"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介绍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实践过程,最后指出在线开放课程后续应该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内容是决定在线开放课程质量的核心要素.基于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经验,研究认为体育理论在线开放课程的内容设计重点有三:(1)重构在线课程体系以迎合多元用户需求;(2)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以提高课程内容质量;(3)重视教学评价管理以保障内容持续改进.课程开发可通过内容-技术覆盖的团队分工、科研-教学贯通的师生共建和课内-课外互补的知识重组之路径完善以内容为中心的课程开发.体育理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根本上有赖于教师体育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的提升,建议着力打造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教学团队,以教学与科研的互融共促提升教师课程改革动力和创新能力,以科学评价保障课程内容的更新和优化.  相似文献   

3.
在线开放课程和在线学习平台的迅速发展,拓展了教学时空,增强了教学吸引力,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介绍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初衷、思路设计、建设困难和应用规划,以期为在线开放课程的后续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以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花卉栽培"为例,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必要性,然后探究了高职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线开放课程是我国高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以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发生逻辑为出发点,从外部政策驱动、内生发展动力、满足多元需求三个层面分析高职院校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从建设实践来看,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在课程建设、课程设计、课程管理、教师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高职院校应以教学资源建设为抓手、以实践应用为驱动、以质量监督为保障创新性地形成“1-2-2-3”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中医美容学”课程为例,首先介绍了基于技能提升的高职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背景,然后分析了基于技能提升的高职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技能提升的高职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7.
从“3号文件”看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4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的发布,对推动我国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走上"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具有重大意义。以MOOC为代表的中国特色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已初步形成,以"爱课程"网为主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及服务体系初具规模。中国在线开放课程正朝着建设与应用同步,开放与专有兼顾,公益与市场结合,引进与输出并重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嵌入式Linux应用与开发》为例,从课程资源建设、搭建嵌入式虚拟仿真环境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工作。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运行,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尝试,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实施过程进行研究、实践和探讨。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快速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在各高校掀起了一定的热潮。越来越多的高校把推进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作为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但对于在线开放课程的课程质量评价却还没有形成真正结合自身特点的评价体系。文章基于课程效能理论,以高等院校的在线开放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调查和定量分析,提出了多维度、多阶段的在线开放课程效能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并尝试构建了在线开放课程的效能评价体系模型,以保障在线开放课程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 教育”的技术背景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成为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是大势所趋。本文以《材料性能学》课程为例,介绍《材料性能学》在线课程的建设过程与建设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将从课程概况、在线课程建设、课程建设反思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卢芬 《教育教学论坛》2019,(19):233-23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共同发展的推动作用下,"互联网+"的概念逐渐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成为了社会各行业新时期转型发展的重点对象,极大地促进了传统行业发展理念、发展方式方法、发展模式等的革新。同样,在我国倡导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也为我国新时期教育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这一背景下以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的"互联网+教育",逐渐成为当下教育界热议的话题。为此,本文从"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的特点入手,着重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市场营销实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内容,探索了"互联网+"背景下市场营销实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市场营销实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的策略,以优化"互联网+"背景下市场营销实务在线开放课程。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在线课程建设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安阳工学院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为例,从网络教学资源、教学设计、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目标是推进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跨区跨校在线开放课程"1+M+N"协同建设策略研究,加强了校企深度融合、产学研一体的课程开发共建机制,集合了高职院校优秀骨干教师协同行业企业专家,制定符合行业、企业标准的在线开放课程标准,构建立体化的课程内容,在专业应用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形成在线开放式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为推动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线课程的价值取向指引着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教学策略及评价,正确把握智能化时代开放大学在线课程的价值取向有利于提高开放大学的课程开发成效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立足智能化时代的知识观,提出开放大学在线课程的价值取向在于联通与融合,满足社会及学习者的需求,旨归在于培养成人学习者适应社会的职业能力、基于社群的联通能力以及面向未来的终身学习能力,转变对学习者的认知、变革在线课程开发模式以及创新技术支持是价值取向实现的路径。期望为开放大学在线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特殊时期,以在线开放课程为基础的在线教学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教育形态.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现状与不足,针对性地提出了普适性建设对策.借鉴软件开发模型中的快速原型模型,实现了一种全员参与的普适性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是高等院校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模式具有重要作用。以《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在线开放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建设,评价体系构建三方面探讨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根据课程上线运行情况,分析学生学习效果,验证了在线开放课程对教学的推动作用,发现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旨在为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教学团队作为学术共同体,能在在线开放课程改革方面发挥更多示范作用。本文以本校在线开放课程群建设和应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为例,阐述了团队的基层组织建设、教学研讨、优质教学资源辐射和传、帮、带等做法,凝练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以武汉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过程为例,对在线开放课程教学与评价体系进行了设计和建设,旨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环境类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进行了探索:建设了在线仿真实验平台,对现有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更细致的改进;构建了学生在线学习行为分析与评价模型,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完成度,促进了在线开放课程及其教学模式的持续改进;并将在线开放课程应用于企业培训和科技志愿服务,扩大了课程影响的覆盖面,提高了课程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人才培养作为社会发展中的重心,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现在很多高校都在建设在线开放课程,这个课程的优点就是以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制定高效的在线开放课程,实行明确的在线开放课程的各种标准,使在线开放课程不仅实用优质,更能达到高效培养人才的需求。但是当前我国应用型高效在线课程建设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推进其发展进程,使之达到高标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是我国培养人才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