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1年12月7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张昭炜教授召集的第五期中国儒学缄默维度工作坊“‘无’的超越与善的挺立”专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会议由复旦大学杨泽波教授主讲,北京师范大学田智忠教授、清华大学高海波副教授、河北师范大学郭亮副教授、武汉大学李健君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硕老师等专家学者,围绕“‘无’的超越与善的挺立”主题,就《中国儒学缄默维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以下简称《缄默》)展开讨论。武汉大学研究生单珂瑶、肖宴红等以及线上人员共同参与,会议由张昭炜主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缄默知识的角度阐释了教师缄默知识的特征,分析了教师"青蓝工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从教师缄默知识的视角出发提出四方面对策:搭建教师教学反思平台,促成教师个性化发展;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实现教师和谐共生的良性互动;组建学习共同体,鼓励师徒教师互惠共赢;聚焦师徒管理新定位,凸显教师自主发展意识。  相似文献   

3.
陈兆芳 《江苏教育》2022,(36):50-54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为职业院校“三教”改革提供了方向引领和行动指南。针对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诸多困境,职业院校应以“三教”改革为抓手,在教师层面上强化主力军,提升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在教材层面上优化主战场,推动教材育人功能的实现;在教法层面上拓宽主渠道,铸就高效思政课堂。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职业教育凸显类型教育特征的关键切入点。从高等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理论含蕴和现实困境出发,针对博弈论中的逆向归纳法对高职院校与教师的可信性问题分析,提出要明确改革收益,提高院校与教师对改革的认可程度;明晰改革责任,保持院校与教师在改革中的良性合作;建立改革评价体系,制定院校与教师认同的成效鉴定方案的“三教”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三教改革“,阐述了“课程思政“的重大意义和内涵,提出师资建设要走出认识误区、深刻认识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教师角色内涵的变化,并建立针对全员的思政能力建设机制;从学校制度、教师职责、企业资源、思政督导等方面入手,创新教材体系建设,同时建立迭代机制、丰富教材形态,确保教材对“课程思政 ”的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6.
开放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拓宽思政育人渠道的重要途径。“三教”改革为开放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带来了有益启示,对提升开放教育师资的课程思政素养、构建符合开放教育需求的课程思政教材体系和完善开放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具有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开放教育在教学团队、教材设计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其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着理论性、精准性和有效性等方面的挑战。为了推动开放教育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发展,可以围绕推动教学团队优势互补、坚持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和探索远程教育的新形式等内容寻找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三教”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在全媒体学习生态视域下,教师受到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挑战,传统教材不能满足全媒体条件下学生的学习需求,传统的学习方法也不再适用,因此“三教”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对全媒体学习生态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全媒体学习生态视域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意义、内涵、目标以及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越来越成为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关注的焦点。在生态的课堂中,教师、教材、教法有了美好的相遇,三者之间不断进行信息的交流、能量的传递。生态课堂的内涵从教师维度看是彰显教师的生命的课堂;从教材维度看是基于学生生活的课堂;从教法维度看是促进学法生成的课堂。为此,可以从教师生态思维、教材职教特色、教法学生立场对课堂是否生态进行诊断。最后,通过“四学”活动、“PDCA”过程控制、“CIPP”多元评价来建构生态课堂。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分裂的现象,此种现象在成人教育教师培养中也不例外。这使他们既不能有效利用自身的缄默知识,又不能借助于显性知识修正自己的缄默知识以提高其水平。本文对缄默知识做简要介绍,并对缄默知识视域下的成人教育教师培养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够使成人教育教师的缄默知识得到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关键时期,落实“双高计划”,提升“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质量,是当前职业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进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剖析当前“三教”改革存在问题,提出“三教”改革策略,打造高水平“双师双能”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性教材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为职业本科教学质量提质增速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中国梦"的概念,并指出其基本内涵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那时至今的近两年时间里,习近平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对"中国梦"概念作出了深刻论述,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路。本文提出在全球化视域下应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中国梦,即个体—群体维度、国家—社会维度、民族—世界维度。这三个维度既体现了中国梦的主体和任务的多元性,也符合全球化浪潮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2.
刘桂梅 《知识文库》2023,(21):171-174
<正>创新人才质量高低对国家的自主发展、综合国力提升甚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都具有战略性意义。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高低成为衡量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需要聚焦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培育存在的具体问题,从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理念改革出发,系统、协调构建高职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与专业人才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3.
14.
“课程思政”是以专业课程为载体进行思政教育,如何推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举措,也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加快内涵发展的有力抓手。在“课程思政”理念的引导下,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属性,探索“三教”改革是推动高职旅游专业课程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路径,能够有效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刘芳 《海外英语》2022,(7):214-215
当今,在职教领域,“三教”改革已深入人心,高职教育的发展已进入战略机遇期,课程建设是实现高职院校提质培优的重要环节。本文从“金课”的定义出发,阐述了高职公共英语金课建设的路径,以及谈到了高职公共英语金课建设的反思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基于缄默知识的视域,将缄默知识应用于教师教育领域,探讨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缄默知识及二者之间的关联。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缄默性、实践中缄默知识的存在感、缄默知识显性化的实效性及个体知识共分享的意愿度四个角度对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欠缺进行归因分析。具有针对性地从科研探索、实践反思及构建专业发展共同体方面探析了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合理有效生成路径。  相似文献   

17.
目前职业院校教材建设存在着缺乏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没有与课程改革同步推进、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不明显以及教材建设管理不规范、不到位等问题。为此,职业院校需要制订教材建设与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教材管理,制订学校教材建设规划,一体化推进课程与教材建设,完善教材管理机制,做好国家、省规划教材的培育。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技能大赛,还是“三教”改革,皆服务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这为探索“赛教融通”视域下中职数控专业“三教”改革基本逻辑及策略提供了基点。利用“数控综合应用技术”“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两大赛项资源,可以助推教师专业发展、优化教学内容、倒逼常规教学改革,从而解决“三教”改革“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三大课堂教学核心问题。在明确这一基本逻辑的基础上,建议进一步完善教师技能大赛体系,开展赛项技能培训;依托大赛完善实训课程,构建教学资源库;以赛促建,赛研结合,提高常规教学效能,从而真正推动中职数控专业“三教”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不是一种语言视域中的概念,二者可以视为具有类似的宇宙论起源,但核心范畴不同,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进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向度不同。目前,西方哲学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向:知识论向语言论的转向。但中国哲学由于汉语作为象形文字的局限,在新一轮哲学发展方向的选择上无所适从。正确地审视中国哲学的缺陷,以西方哲学——"philosophy"的视域审视我们的哲学,在今天的哲学界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以其特色化的办学特点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终身教育视域下,全面推行“三教”改革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和增长点。为此,需要明确终身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方向,即特色化、体系化、国际化。在此基础上,分析出终身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难点,即特色不突出、体系不畅通、国际化不成熟。对标主要矛盾,高质量推进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路径为找准自身定位,凸显职教特色;打破“终结教育”禁锢,搭建“终身教育”桥梁;坚持中国特色,对标世界一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