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293~393 K范围内,分别测定聚乙烯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四阶导数红外光谱和去卷积红外光谱来确定聚乙烯分子结构。进一步采用二维红外光谱研究了聚乙烯亚甲基变角振动模式(δCH2)。研究发现,聚乙烯分子中存在晶区,非晶区,晶区/非晶区过渡区。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聚乙烯分子中δCH2红外吸收强度变化快慢顺序为:1 457 cm-1(δ(CH2)amorphous)1 468 cm-1(δ(CH2)interfacial region)1 462 cm-1(δ(CH2)crystalline)1 473 cm-1(δ(CH2)crystalline)。此项研究显示出二维红外光谱在高分子材料热变性分析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293K~393K范围内,分别测定聚乙烯甲基弯曲振动模式(δCH 3)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四阶导数红外光谱和去卷积红外光谱。实验发现:1 455cm-1和1 377cm-1附近的红外吸收峰,分别归属于聚乙烯甲基不对称弯曲振动模式(δas CH 3)和甲基对称弯曲振动模式(δs CH 3)。进一步采用二维红外光谱研究了聚乙烯δCH 3,研究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聚乙烯分子中δCH 3红外吸收强度变化早晚顺序为:1 455cm-1(δas CH 3)早于1 377cm-1(δsCH 3)。此项研究显示出二维红外光谱在高分子材料热变性分析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红外光谱(IR)研究光盘表面材料分子结构.实验发现:光盘表面材料红外吸收模式包括:CH3不对称伸缩振动(ν_(asCH3)),CH_3对称伸缩振动(ν_(sCH3)),C=O伸缩振动(ν_(C=O)),C—O伸缩振动(ν_(C—O)),CH_3弯曲振动(δ_(CH3)),对位取代苯环伸缩振动(ν_(p-benzene))等,光盘表面材料的主要成分是聚碳酸酯.采用变温红外技术(TD-IR)进一步研究温度变化对光盘表面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光盘表面材料中ν_(p-benzene-2)对应的官能团对于温度变化比较敏感.采用二维光谱技术(2D-IR),进一步研究了光盘表面材料ν_(p-benzene-2).实验发现:δ_(p-benzene-2)对应的的吸收频率包括1 506 cm~(-1)(δ_(p-benzene-2-A))和1 493 cm~(-1)(δ_(p-benzene-2-B)).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光盘表面材料δ_(p-benzene-2)对应的吸收峰变化顺序为1 506 cm~(-1)(δ_(p-benzene-2-A))早于1 493 cm~(-1)(δ_(p-benzene-2-B)).  相似文献   

4.
在293~393K温度范围内,分别采用一维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红外光谱测定了硬脂酸亚甲基伸缩振动模式νCH2。研究发现:室温下,2 914cm-1和2 848cm-1附近红外吸收谱带分别归属于硬脂酸亚甲基的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CH2和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sCH2。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硬脂酸νasCH2和νsCH2的红外吸收频率向高频位置移动。进一步采用二维红外光谱研究了温度对于硬脂酸νCH2红外吸收强度变化趋势的影响,此项研究显示出二维红外光谱在生物材料热变性分析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红外(MIR)光谱开展了重铬酸钾分子结构研究.重铬酸钾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Cr-O-Cr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Cr-O-Cr-重铬酸钾)和CrO3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CrO3-重铬酸钾).采用变温中红外(TD-MIR)光谱进一步开展了温度变化对于重铬酸钾分子结构的影响研究.在293 K~523 K...  相似文献   

6.
在313~393 K温度范围内,分别测定硬质玻璃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和四阶导数红外光谱,确定硬质玻璃中二氧化硅的分子结构。研究发现,硬质玻璃中二氧化硅存在晶体和非晶体两种结构。进一步采用二维红外光谱研究了二氧化硅Si-O-Si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Si-O-Si))、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s(Si-O-Si))和弯曲振动模式(δ(Si-O-Si))。研究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νas(Si-O-Si)红外吸收强度变化快慢的顺序为:1 074 cm-1(νas(Si-O-Si)-amorphous)1 086 cm-1(νas(Si-O-Si)-crystalline-1)1 170 cm-1(νas(Si-O-Si)-crystalline-2);νs(Si-O-Si)红外吸收强度变化快慢的顺序为:803cm-1(νs(Si-O-Si)-amorphous)780 cm-1(νs(Si-O-Si)-crystalline-1)795 cm-1(νs(Si-O-Si)-crystalline-2);δ(Si-O-Si)红外吸收强度变化快慢顺序为:462 cm-1(δ(Si-O-Si)crystalline)472 cm-1(δ(Si-O-Si)-amorphous)。该研究显示出二维红外光谱技术在无机材料热变性分析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变温红外技术研究了温度对于硬脂酸分子结构影响。在293~393 K范围内,分别采用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四阶导数红外光谱及去卷积红外光谱测定硬脂酸亚甲基面内摇摆振动(ρCH2)。实验发现:硬脂酸固体ρCH2在730、720 cm-1频率处分裂成双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730 cm-1附近的红外吸收峰逐渐消失;而348~353 K是硬脂酸ρCH2分裂双峰消失的临界温度。通过硬脂酸ρCH2裂分双峰间距离,进一步研究温度对于硬脂酸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硬脂酸ρCH2裂分双峰间距离由9 cm-1减少到7 cm-1,而对应硬脂酸分子间作用力不断减弱。该项研究为变温红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采用红外(IR)光谱研究了蜘蛛丝和桑蚕丝的结构.进一步开展了蜘蛛丝和桑蚕丝的变温红外(TD-IR)光谱研究.实验发现:桑蚕丝的热稳定性较差.以νamide-Ⅰ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了蜘蛛丝和桑蚕丝二维红外(2D-IR)光谱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蜘蛛丝和桑蚕丝的热变机理.开拓了三级红外光谱技术在天然纺织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9.
采用中红外(MIR)光谱(包括:一维MIR光谱和二阶导数MIR光谱)开展了微晶纤维素(KG-802和PH-301)的结构研究.实验发现:微晶纤维素主要存在着:ν_(OH-微晶纤维素)、ν_(CH-微晶纤维素)、ν_(H2O-微晶纤维素)、δ_(CH2-微晶纤维素)、ω_(CH2-微晶纤维素)、ν_(纤维素-Ⅱ-微晶纤维素)和ν_(C-O-微晶纤维素)等红外吸收模式.以ν_(CH-微晶纤维素)和ν_(纤维素-Ⅱ-微晶纤维素)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开展相关2D-MIR光谱研究.研究发现:在303~393 K的温度区间内,微晶纤维素主要官能团(ν_(CH-微晶纤维素)和ν_(纤维素-Ⅱ-微晶纤维素))对热敏感程度及变化顺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并进一步进行了机理的研究.本项研究显示出三级MIR光谱(包括:一维MIR光谱、二阶导数MIR光谱和2D-MIR光谱)在重要的药剂辅料(微晶纤维素)结构及鉴别研究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对不同外电场下BeF2分子的基态稳定构型进行优化,并对外电场作用下BeF2分子键长、总能量、电偶极矩、分子轨道能量和红外谐振频率等进行分析,然后再采用DT-DFT方法对BeF2分子的紫外-可见光谱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外电场作用下,分子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随外电场增大,BeF2分子键长R(1Be-2F)逐渐减小,键长R(1Be-3F)逐渐增大,分子总能量逐渐减少,偶极矩呈线性增大,LUMO轨道能量逐渐减小、HOMO轨道能量逐渐增大,能隙不断减少;BeF2分子不同振动模式的振动频率和红外光谱强度受外电场的影响不一;另外,随着外电场的增大,紫外光谱吸收峰发生红移,摩尔吸收系数减小.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变温红外光红外技术在303-393K范围内,分别测定二苯甲酮羰基伸缩振动(νC=O)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及去卷积红外光谱。实验发现:二苯甲酮相变的临界温度为325-326 K,并进一步研究了其相变机理。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变温红外光谱技术,开展了葡萄糖的热稳定性研究.在293~393 K温度下,开展了葡萄糖的变温红外光谱(包括:变温一维红外光谱和变温二阶导数红外光谱)研究.实验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葡萄糖主要官能团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强度及峰型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其中333 K是一个临界变化温度.在293~393 K温度范围内,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葡萄糖加热脱水生成无水葡萄糖,会进一步氧化为葡萄糖酸.研究发现,葡萄糖的热稳定性较差,并进一步研究了其热变机理.拓展了变温红外光谱技术在葡萄糖热稳定方面的研究范围,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水平上对间二甲苯的几何构型进行了全优化,得到几何构型参数,进一步对其振动光谱进行了计算.对计算得到的振动频率进行归属和解析并与文献值比较,发现理论计算得到的红外光谱与实验测定红外特征峰位较为吻合.这表明采用(DFT)-B3LYP方法能够预测芳烃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红外光谱数据,从而为该类化合物光谱性质预测及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6-311++G(2d,2P)研究了最低单态和三态硝基甲烷单分子的电子结构和红外频率,绘制了分子在这两种电子态下的红外振动光谱,对它们的红外振动频率进行了理论归属,分析并比较了两种电子态下分子结构和红外振动情况的变化,结果发现三态的硝基甲烷分子的结构要比基态分子结构稍显松散,稳定性下降,分子振动模式中NO2的相关振动有所加强,红外光谱线左移.因此,最低三态分子沿C-N键分裂而致分子分解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B3LYP/6-311++G**方法和基组对外电场下CH4分子的性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分子的基态结构、电偶极矩、总能量、HOMO能级、LUMO能级、能隙Eg、红外与拉曼光谱性质和C-H键的解离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加在C-H键轴方向的外电场增加,CH4分子中的C-H键长明显变长,能隙随着外电场的增加而减小;外电场对分子的红外与拉曼振动频率和振动强度都有重大影响.CH4分子的红外和拉曼光谱在外电场下都发生了重叠谱线的分裂和红移现象.随着外加电场的增强,分子中C-H键的势能曲线发生变化,势阱深度随外电场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直至消失,分子趋向于解离.  相似文献   

16.
将Dawson型多金属氧酸盐H6P2W16Mo2O62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形成复合溶液,以滴膜法制备了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在可见光照射下发生光致变色现象。用红外光谱和XRD对P2W16Mo2及P2W16Mo2/PVP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复合膜中仍然保留了多金属氧酸盐H6P2W16Mo2O62的基本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了P2W16Mo2/PVP复合膜的光致变色性能及机理。在P2W16Mo2/PVP (50 wt%)的组分比例下,复合膜的光致变色性能最佳。同时,P2W  相似文献   

17.
在B3LYP/6-31G理论水平上对环氧乙烷、乙烯和乙醛分子进行了构型优化,计算了三个分子在Titan大气条件下的频率、绘制分子的红外振动光谱.对环氧乙烷分子的红外振动频率进行了理论归属,与Titan大气模拟实验的结论相比较,发现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结果与模拟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而且,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结果与环氧乙烷红外光谱的实验值也符合较好.并进一步分析比较了与环氧乙烷分子的红外谱线很相似的乙烯分子的谱带特征和频率归属以及环氧乙烷的异构体乙醛分子的谱带特征和频率归属.结果表明Titan大气中存在环氧乙烷分子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Gaussian 09程序包中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肉桂酸分子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和频率与热力学性质的计算,得到肉桂酸的红外光谱和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性质,并对红外光谱进行了归属.结果显示肉桂酸分子E型构型比Z型稳定,二者能量相差27.53625KJ.mol-1;在标准压力下和298-1000K温度范围内,肉桂酸分子的标准摩尔焓(Hm)、标准摩尔热容(Cpm)、标准摩尔熵(Sm)与温度(T)之间呈现二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三羰基(五甲二硅基)环戊二烯基烷基钼[(η-C5H4SiMe2SiMe3)(CO)3Mo-RR=Me、PhCH2、CH2CO2Et]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硅与茂环发生电子的反馈作用表现在红外光谱上分子的键振动吸收位移,从而讨论硅甲基取代茂环后对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的影响,并对标题化合物的主要红外吸收带进行归属。  相似文献   

20.
镉试剂是光度法测定镉、汞、银、铜等金属离子的优良显色剂,为了改善其分析性能,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改造,将其分子中的强吸电子基-NO2换成强给电子基-N(CH3)2,合成了一种新的三氮烯试剂1-(p-N,N-二甲基氨基苯基)-3-(p-苯基偶氮苯)三氮烯,其结构经红外光谱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