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大规模随机抽样调查分析,认为“双减”政策全面实施后当前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问题较为突显: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出法定工作时间,约1/4的小学教师、1/2的初中教师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双减”政策落地加重了教师在作业设计、课堂教学、课后服务方面的工作负担,教师每天用于备课的时间最长,在管理班级、辅导学生方面的工作负担较重,非教学教研工作时间超过教师总工作时间的50%;主科教师和班主任教师的工作时间以及对工作强度不满意的比例均高于参照群体。推进教师减负面临来自“双减”的挑战,同时在法律制度、社会共识、基层治理、资源配置和教师素质方面存在深层问题。为推进教师减负与提质增效,文章建议:在政府层面,强化制度建设,厘清职责边界;科学监测负担,合理配置资源;提升教师素质,推进技术赋能;压实主体责任,强化组织保障。在学校层面,推行弹性工作制度,建立教师关怀机制,提高内部治理能力,统筹作业设计管理,盘活校内教师资源,完善教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
国家有关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遭遇城市学校不愿放走优秀教师、教师群体热情不高且适应困难、政策实施效果欠佳等运行不畅的困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城乡差距、政策的合法性危机、管理部门协调失衡以及执行权责的下移是出现困境的主要原因。建议通过提升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协调各方利益、改革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及配套经费保障体系、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等多种措施,来推动城乡教师交流轮岗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概述了中小学教师劳动的特点及激励,然后分析了“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师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激励策略,包括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福利待遇,减轻其工作负担;多层次激励,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4.
“双减”政策旨在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回归育人新常态。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双减”政策之下,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学习,推动深度、有效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为学生学习提质赋能。通过文献资料、访谈调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双减”政策为研究背景,对中小学教师深度学习的价值诉求、现实困境、发展理路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助力“双减”更好落地实施,充分体现学校育人功能,最终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6.
“双减”政策旨在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的出台给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有助于丰富教师专业知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并增强教师专业情意。但是,“双减”政策也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新的问题,教师专业理想与信念有待加强,教师激励与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规律有待探究。为此,在教师心理层面要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提高其专业发展自主性;在学校管理层面要加强管理激励,赋予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权;在教育政策层面要发挥政策导向,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在理论研究层面要加强科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引领。  相似文献   

7.
针对“双减”背景下教师减负“减什么”及教师负担“怎么减”的问题,明确了教师减负以减机制类负担、减“外事”类负担、减专业类负担、减精神类负担为抓手。减轻教师负担要增加教师编制,盘活教师资源;引入社会力量,服务赋能“双减”;完善评价标准,提升管理水平;理清教育职责、回归教育本位。  相似文献   

8.
教师焦虑影响教师工作、专业发展以及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焦虑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课堂提质增效对教师能力要求的提高使专业发展焦虑比以往减负环境有所增加;伴随着教育任务发生“增课堂效率”与“减课后作业”的变化,生活质量焦虑程度趋于上升;职业角色焦虑因新角色的围困与社会群体对教师角色期待修正的迟滞使其再次增加。究其根本,政策感知力所不及加剧感性理解,教师工作结构失调造成负担加重,人际环境氛围不佳引发互动不良,课堂教学方向迷失导致创新不足,都是教师产生焦虑的原因。因此,消解当前中小学教师焦虑的路径有:增强教师政策感知,提升理性认识;调整教师工作结构,促成提质减负;营造校园合作氛围,构建合理交往;明确课堂执行要求,激发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9.
优质与均衡是义务教育发展的精神内核。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仍普遍存在。多年来,各地区开展了多种措施缩小校际差异,改善教育环境,促进良性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课内外负担明显减轻,教育重新回归到学校这个“主阵地”。限制校外学科培训、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供延时服务、教师轮岗等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但在“双减”的初期,这些做法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在“双减”政策逐步深入的关键时期,应实施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配套措施,通过促进教育分配公平、提高师资水平、缩小校际差异等方式,不断巩固“双减”成果,使“双减”政策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风险管理理论对教师轮岗实施的风险适切性,然后论述了风险管理视域下教师轮岗实施的风险,最后提出了风险管理视域下教师轮岗实施风险的化解策略。  相似文献   

11.
“轮岗支教”无异于“赶鸭子上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山西等地实行“轮岗支教与职称评聘挂钩”,打破了陈旧的教师评聘制度,揭开了新的人事制度改革的序幕.得到了众多有识之士的好评,称之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之举。但我以为,靠“与职称晋升挂钩”的办法促使优秀教师被动地去农村轮岗支教,无异于“赶鸭子上架”,此举实不可取。  相似文献   

12.
“双减”承担着学生学业压力纾解和全方位育人质量提升的双重历史重任,其重要的一项目标即在于强化课后服务且彰显其育人价值,这对于工作在条件相对局限、资源相对缺乏的农村地区的小学全科教师而言,是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此背景下,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需要清晰地认识到“双减”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价值追求,把握课后服务的育人本真及自身的使命跃迁,遵循农村小学教育全方位育人规律,充分发挥全科性支撑作用,增强对农村小学生的课后服务能力。针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面临的课后服务体系不健全、课后服务低效重复、教师课后服务成就感降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升、课后服务心理倦怠等挑战,应从多个维度着手探寻破局之策:以提升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水平作为固本策略,以充分调动多方“减负”主体形成“家—校—社”育人合力作为联动策略,以优化在线教师交流和因地制宜开发运用线上资源作为信息化对策,以合理适度地探索学生参与服务工作作为辅助性策略,以建构全新的、充满活力的教育生态,助力农村小学生全面、充分、可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13.
在“双减”背景下,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双减”后增效、提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双减”为开展劳动教育留出时间和空间、为家长关注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提供机会、为学校和教师实施劳动教育开辟新机。在“双减”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全面实施面临着家长和教师劳动教育的责任意识不高、分数至上的传统观念难以很快消除、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诸多困难等挑战。全面有效实施劳动教育,应家校配合使劳动教育成为“双减”共识,深化劳动教育评价改革以适应“双减”要求,多渠道使劳动教育在“双减”后做“加法”。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发展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当下“双减”政策的出台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小学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后育人服务,提升教学评价素养,才能更好地将“双减”工作落到实处。而当前中小学教师存在的课堂教学效能低、课后服务组织经验匮乏以及专业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必然制约着“双减”目标的实现。要真正发挥教师在实现“双减”目标过程中的重要力量,社会各方必须做好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支持,完善教师发展机制,丰富教育资源供给;同时,中小学教师也要提高自学和教学研究能力,为自身专业发展赋能,发挥课堂教学促进专业发展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双减”政策的实施,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教师高效开展教学工作的挑战。为保障“双减”政策落实落地,需要从强化教师减负组别保障、增强优质教育服务可及性和加强教师减负督导力度等方面系统推进教师减负,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6.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挑战,教师作为微观实践主体,面对严要求与高标准,需要精准的角色定位,但在具体教学情境中,教师主体性模糊、教师超负荷运转和教师多角色期待失衡等角色困境日趋明显。本研究运用角色理论,寻求“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角色困境凸显的原因,并通过明确教师主体地位、健全保障机制和明晰教学重点,来消除角色模糊,调节角色超载,解决角色冲突,从而促进减负增效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我国城乡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师资不均衡的矛盾,以模仿日本教师交流制度而实行的我国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存在着先天制度的不足,日本的教师交流制度与我国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在前提和推行过程中有着本质的不同,故而日本的教师交流制度根本上对我国借鉴性不大,实践中,学校为了自身利益而敷衍了事,以及教师在实践中的不适应性导致交流成效降低。...  相似文献   

18.
“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教学出现了新的困境:教师工作时间延长和工作任务加重、社会期待加深和教育自主权受到冲击、学生作业布置难和考试分数公布难等。而学校教育任务加重,教育评价迎来改革;家长教育思路固化,教师权利缺乏保障;教育焦虑转移,教师压力激增是造成困境的深层原因。为持续推进《意见》实施、帮助教师走出困境,应重视改革学校评价机制,提升教师评价素养;更新家长教育观念,重构家校合作生态;保障教师教育权益,创建良好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9.
“双减”背景下学校设计布置的作业仍然存在形式单一、机械重复、分布不均、抢时费力、枯燥乏趣、缺乏个性、深度不够、忽视能力训练等问题,导致学生浪费时间,睡眠不足,学习兴趣下降,演变成只会答题的机器,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发展。因此,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势在必行,但“双减”到底要“减什么”“怎么减”,如何实现减负提质增效,这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经过一线教学研究及实践发现,作业的有效设计布置是头等大事,需要做到“三减”“三增”,即减少统一作业总量,增加弹性选择空间;减少书面答题作业,增加思维能力训练;减少单一学科作业,增加融合教育项目。  相似文献   

20.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于教师这个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主要从"双减"政策下教师"归位"的背景和地理教师需要向哪些方面"归位"进行了研究。重点从教师向引导者、研究者、设计者、评价者、服务者和多重角色的"归位"进行深入探究,论述了"双减"背景下地理教师如何找准定位,在哪些方面做到"归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