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闫经纬 《文教资料》2007,(10):122-123
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在理论上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但是,实践中许多教师对什么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十分困惑。本文就“以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的提出背景加以探讨,期望能有助于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对“以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以《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础音乐教育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为背景,以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音乐师资的高师音乐教学为前提,针对审美教育在高师音乐教育声乐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了转变高师声乐教师教学观念、加强高师声乐教师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审美的体验、紧扣情感因素,激活学生心灵中的审美感受的高师声乐课程审美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3.
高校音乐教育是培养高水平音乐人才的重要手段,高校音乐专业是分化和深化音乐人才培养的教育根基,高校各类音乐课程是优化音乐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音乐教育目标的核心条件和必要路径。文章基于4953份“高校音乐教育现状调查问卷”,系统分析了高校音乐类课程思政建设“四重四轻”的现状特征和突出问题,以培养新时代“德艺双馨音乐人才”为根本任务,从双育共进、守正创新、文化浸润、师生共享四个核心维度,探寻协同推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有效融合的支撑维度,立体构建音乐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基于构建的音乐课程思政四个目标,分层分类设计五条具体实施策略,为推动新时代音乐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翠荣 《考试周刊》2014,(14):173-173
<正>《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可见,音乐是善于表现人们的情感,并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在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中,音乐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通过新的设计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全程渗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自我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感情世界,陶冶高尚情操"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真正寓美育于音乐教学中。1.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音乐教师首先应当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盛的情绪陶冶学生,进而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  相似文献   

5.
庄云英 《考试周刊》2012,(81):172-173
教育部在新世纪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基础音乐教育要贯彻实施"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可见,以审美为核心是音乐艺术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音乐课程中最突出、最重要的理念,它贯  相似文献   

6.
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再次强调了“坚持以美育人”和“审美感知”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文章首先解读了“以审美为核心”这一概念,随后论述了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以审美为核心”理念的四个价值:内化于心,辐射带动;融合“以创造力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改变“美育”附属于“德育”“智育”的局面,突出音乐的本体价值;指向全面育人目标的实现。然后从音乐教学法、音乐表演教学、创造力发展三个角度论述了“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的体现,并且提出了该理念在新时代的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7.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情感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是音乐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8.
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是当前《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教育理念。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的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自然越来越引起老师们的关注。审美教育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因此,普通音乐教育则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养完善的人格,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应从“情”和“美”的视角切入,遵循教学规律和美学原则,创造性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美的形象完成教学任务。一、创设情境,感受音乐美创设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  相似文献   

9.
时莉 《快乐阅读》2011,(1):116-117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音乐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中,作为音乐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通过新的设计思路,全程渗透"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这样,  相似文献   

10.
音乐课标指出: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离开了审美,音乐教育将是无源之水。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要体现在音乐教师的教育理念中,更要体现在音乐教学的活动全过程中。在太原市迎泽区课程改革实验总结暨表彰大会上,音乐课堂教学所展示的二年级《可爱的动物》欣赏综合课正是基于上述理念进行设计的。  相似文献   

11.
西方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目前正处于“审美”与“反思性实践”两种价值的冲突、交叠时期.在理念层面,作为时代精神的反思性实践音乐教育大胜审美音乐教育.在实践层面,审美音乐教育在集体教学范围内的有效性一如既往,而集体教学依然是目前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主流教学组织形式;反思性实践音乐教育的自主制作具有集体教学无法企及的效果,但它对教师水平、设备条件、学生人数要求苛刻,在正规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困难.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引领价值无法选择单一的“审美”或“反思性实践”,只能选择能兼容“审美”实施条件与“反思性实践”理念的“经验”.以“经验”为引领价值的音乐教育,其内涵是经验还原和经验提升两个核心概念的展开.  相似文献   

12.
孟祥阔 《考试周刊》2009,(35):229-229
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明确地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放在教学目的的第一位,这就为教师教学高中音乐鉴赏课指明了方向,高中的“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是“别的学科不能代替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笔者作为幼儿师范学校的音乐教师,以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吸收达尔克罗兹、柯达伊、奥尔夫、铃木音乐教法等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理论,在幼儿综合音乐实践课程的研制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尝试,提出和构建了“幼儿音乐主题链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育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这一理念不仅应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更应体现在音乐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之中。音乐教育应以兴趣爱好为内驱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创设音乐情境,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的设置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方面,音乐有着特殊的作用,音乐能开发智力、美化心灵。为了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小学音乐教育必须由“以唱歌为中心”向“以提高学生音乐素质为中心”转化。在十六年的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我总结出来的做法主要是:以审美为核心,深化学生艺术感受小学音乐教学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以审美教育为核心,音乐教育一要科学化,教学方法要符合音乐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二要艺术化,教学方法不默守陈规,教学技能技巧得到艺术化的运用。挖掘美的教育因素。小学音乐教材绝大多数是音  相似文献   

16.
审美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中音乐教育的核心,本文从音乐教材、音乐教学环境、音乐教师及音乐活动等方面进行阐述,为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提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便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教学理念。它突出了音乐课程的审美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等一系列音乐教育价值观。但随着高中音乐课改的不断深入,许多新问题、新矛盾逐步显现出来。作为音乐教师,所涉及的教学质量极为重要。因此,教师只有提高认识才能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进而提升教学质量。笔者试论音乐教学方略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初中阶段的音乐课程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期望通过音乐教育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拥有更高的审美体验。课程标准中明确表达了如下内容:音乐教育必须以审美教育为核心,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教师要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和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美、体验美、享受美、创造美、感受美。利用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表现形式,了解音乐所能展示的情感内容,从而拥有更高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9.
当前,基础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带有与其相关特征的词汇也经常出现在音乐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但是,必须承认,我们对有关“以审美为核心”的很多概念理解得还不够完善,因此,所谓“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实践也必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想要更有意识和更有成效地开展“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正确地理解“以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的认识模糊原因、提出其背景及涵义是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大思政”背景下的创新教育新理念。作为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教师不仅要转变教育观念,更要优化教学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找准“切入点”进行思政教育,应潜移默化地把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教育过程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课程思政的内涵。通过深挖高等数学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的教学实例融入高数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式教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传递给学生,从而真正达到高数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