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翎的文学创作风格与俄苏文学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在精神气质上,特别是语言风格、作品人物的行为模式以及关于人物的潜意识描写都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即:文本中的人物在语言表达上往往都流露出强烈的情绪化特征;文本中人物的行为模式主要呈现出“毁灭”与“复活”的鲜明特征;在描写人物的潜意识方面,都非常注重利用“梦境”与“幻觉”来进行深层揭示。路翎与俄苏文学之间存在的并非是简单意义上的“影响/接受”关系,其中渗透着作者的许多独特思考。相较俄苏文学而言,路翎的创作风格整体上呈现出“趋同”和“悖离”的二重特性。  相似文献   

2.
俄苏文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 2 0世纪中国作家接受俄苏文学影响的历程的勾勒 ,揭示了俄苏文学的道德感、抒情风格在塑造中国文学现代品格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 ,论证了中国作家在兼收并蓄世界文学丰富成就的过程中显示出的超越性 ,并指出了中国文学与俄苏文学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路翎小说中所塑造的病态女性形象无疑深受俄苏作家的影响,但两者在刻画类似女性形象时,却体现出了迥异的思索。相比于俄苏文学中病态女性身上的“现代性”特征,路翎笔下的病态女性依旧只是一种传统男性视野中的“叙述”,这种言说特征只是作者的一种本能表达,离“个性解放”的目标还十分遥远,永久的象征性依赖状态恰恰是路翎文本中的病态女性区别于俄苏文学中的同类女性的最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俄苏文学教学改革首先从传授知识方面要注重作家的创作个性和新知识、新动向的介绍,要一改过去重“俄”轻“苏”的倾向。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综合比较能力和质疑能力。尤其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俄苏文学教学改革中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一、说教材 现代女作家叶细细的至情散文《让我许个愿》被选在读本必修“献给成长”这一板块中,与必修专题“向青春举杯”的第二板块“体悟人生”遥相呼应,相得益彰。编者匠心独用,意在通过这两个板块,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细腻解读文本,体悟人生百态,挖掘事相后生命本质,在切身经历中,在换位的反思中,实现精神的成长,人格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研究群体成长规律,不能不研究其成长历程,尤其是把握其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的起点是新民学会。新民学会为这一群体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组织基础、领袖基础和实践基础,是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萌芽的重要标志。以新民学会作为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萌芽的标志,达到了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黎·穆塔里甫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登上中国文坛的一位杰出的维吾尔族诗人,由于生活的地域、特定的文化语境以及相似的文化心理,使得穆塔里甫对俄苏文学采取主动接受的姿态,在俄苏文学“为人生”的文学观念的影响下,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时代,穆塔里甫突出文学的宣传教化作用,把文学创作作为改造社会的有力武器,创作出大量激情的、战斗的诗篇。  相似文献   

8.
布里亚特长篇小说作为当代布里亚特文学的重要体裁,自其诞生起就同历史之间存在天然联系,使其成为理解俄罗斯布里亚特人历史进程的一种渠道,展现布里亚特人在多元文化历史语境下的成长经历。在新历史主义看来,历史不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一种可被人阐释、修改的话语,而身份则是借由文字和话语所构筑的“想象共同体”。布里亚特长篇小说既是连接客观历史与作家主观阐释的桥梁,也是表达布里亚特作家有关“布里亚特人”这一想象共同体的文本载体。从苏联到后苏联时代,作家笔下的文学主人公身份的历史嬗变,不仅体现出作家创作观念的时代变迁,也体认了历史语境对作家创作的影响,由此勾勒出俄苏文学镜像里“布里亚特人”想象共同体的书写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9.
萧三翻译了相当数量的俄苏文学作品,评介了众多的俄苏作家,及时传递了诸多苏联文坛的新信息。萧三与俄苏文学的紧密关系,充分体现了他选择外国文学的期待视野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具体体现为择取对象的单一性、选择标准的功利性和评判话语的非文学性。萧三对俄苏文学的情有独钟,既是时代的选择,也是个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8,(2):F0003-F0003
该课题主要研究新疆各少数民族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受的俄苏文学的影响,包括影响的方式、途径、影响的过程以及表现,力图从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的宏观阐释和对具体作家的微观分析中,考察俄苏文学与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专注于70后女作家成长主题研究,结合大量的文本,主要从童年、青春等方面展开论述,考量了70后女作家在表现成长题材方面的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12.
武汉大学文学院陈国恩教授等所著的《俄苏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下文简称《俄苏文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出版),作为"中外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丛书及武汉大学十五"211工程"项目,自出版以来就在学界产生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实践,为思政课提供了许多重要素材。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数量多、贡献大,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杰出代表。通过高校思政课,可以用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实践、理论成果和精神品格影响、教育、感染当代青年学生。融入过程存在一些阻碍因素,必须认真对待、科学应对、精准破解,探索出一条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事迹融入思政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蓝岚  张旭 《外国语文》2022,(1):100-106
抗战时期中苏文化交流事业的兴盛和俄苏文学翻译事业的繁荣离不开桂林俄文专修学校师生的贡献.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下,该校培养了许多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俄文翻译人才.抗战时期该校师生在大后方从事军事、文学和时事翻译,发表了大量译文,并协办、创办翻译刊物;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在国家重要出版部门为我国俄苏文学翻译和编辑事业作出过...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在俄苏文学教学中,首先应该注重学生的基础及能力,采取俄汉兼顾的教学方法,在阅读原著之前首先阅读中文版译文。本文还强调了对作家生平了解的重要性。俄苏文学教学中还应多应用电化教学手段欣赏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6.
俄苏文学的接受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经历了三个阶段:蜜月期、疏离期和深化期。蜜月期的影响表现在中国文坛紧随苏联文学的步子,苏联文坛的事件大都在中国有及时的回应;中、苏作家互访频繁;全方位译介俄苏文学作品;影响了一批中国作家。疏离期的影响:别、车、杜现实主义美学的中国化接受;民间传阅和对“文革”的“地下文学”的影响。第三阶段影响的“深化”体现在:从政治价值取向转向文学自身的价值;突破主流话语的限制,力求全面系统把握;对中国新时期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2):120-123
孙犁对俄苏文学的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孙犁以现实主义和典型创作为基础的写作风格,同时也促使孙犁在作品中致力于对人性人情进行阐发和探讨。学界关于孙犁对俄苏文学的传承研究多集中在阐释屠格涅夫、果戈理、契诃夫等作家对孙犁现实主义风格的影响方面以及肖洛霍夫、法捷耶夫等战争作家对孙犁战争小说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同路人"作家,如绥拉菲靡维支、聂维洛夫等对孙犁的文本构思及人物塑造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文学中,各民族文学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借鉴的现象。作为黑土文学代表的东北作家群在生成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从中国传统文学中汲取养分,一方面也受到了邻邦俄苏文学的文化滋养,形成了东北作家群独特的民俗性、地域性、多元性的文化特征。俄苏文学对东北作家群的影响是多途径、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现代性形式的接受,主题和题材的模仿,艺术上的学习和探索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启蒙时代》在文革空间里进行人物精神成长的探索是很有意义的。嘉宝的女性经验在南昌的青春成长中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同时,她也在被启蒙。和《动物凶猛》中的米兰的比较,同是“文革”空间里的青春女性,米兰是欲望勃勃的符号,嘉宝则是青春成长的伤痕。  相似文献   

20.
“青春中华”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提出的社会理想,他从三个维度阐发了其实现的可能:在理论维度,宇宙青春无限的规律是“青春中华”实现的理论支持;在历史维度,德国等国的再生是“青春中华”实现的榜样参考;在现实维度,广大中国青年是“青春中华”实现的现实力量。创造“青春中华”的理想让李大钊实现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向。李大钊对“青春中华”的追求启示广大青年要发扬求真精神、创新精神、奋斗精神,投身民族复兴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