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育霞 《学苑教育》2022,(3):32-33+36
历史人物在学科教学中有重要地位,教师围绕历史人物展开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人物的成长、思想、功绩、精神,无疑能够形成更多人文教育契机。历史学科渗透立德树人教育是大势所趋,教师有意识展开历史人物专题教学,能够让更多学生获得学习、体悟、感知,形成崭新的思想观念,成长学科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围绕量感培养目标展开教程安排,教师需要有整合创新意识,对学生量感认知基础有清晰把握,以提高教学设计适配性,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量感体验认知存在较大差距,教师对学情有客观分析,针对性组织学生进行量感方向的学习,能够给学生学科素养成长带来更多直接帮助。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以生为本,注重学生学习情感和兴趣激发的一种教学策略。历史学科重在以史为鉴,通过对历史上的人、事的学习和认识,获得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人文素养的熏陶与培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施教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在历史认知、理解和感悟中培养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4.
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中一门,它有着重要的认知功能,好的历史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懂得唯物史观的重要性,将其合理运用在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找寻矛盾中的本质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础认知和能力。将唯物史观巧妙运用在高中历史教学,可以高效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辅助学生进行理性分析,以古观今,知其利弊,取其精华,实现历史学科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5.
历史学科教学有自身规律,教师适时引入审辩思维方式,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深度思考的机会。审辩有明显的互动探究的意味,教师针对性做出组织,为学生提供辩证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辩论活动,能够成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围绕学生展开教学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讨论,能够及时唤醒学生学习思维,在深度交互中建立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传统艺术文化与美术教学展开多点融合,能够创造更多探索性学习机会,教师需要有传统艺术传承意识,对美术学科教学有深度的研究,确立传统文化切入点,推出更多美术鉴赏活动,鼓励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美术创作学习,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在实践性学习中建立学科认知。学生有一定生活认知基础,教师在具体对接设计时,要做好教学调研工作,确保传统艺术文化的顺利渗透,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成长学科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对于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有了具体的阐释,主要包括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每个方面在高中历史学习中 都需要重点培养。通过在历史教学中,围绕各项历史学科核心 素养,展开系列教学活动,只有深刻认识到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的重要性,才能够真正教会学生了解历史,学会历史,读懂 历史。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学与时空观念高度契合,初中生的历史时空观念认知相对薄弱,对此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历史学习任务,既可为学生带来更多实践性学习机会,又可创造丰富的学习动机。历史本身带有时空特点,教师从时空观念培养的角度展开教学,既要考虑学生的生活认知基础,又要借助多种辅学手段进行对应组织,如此可为学生顺利建立时空观念认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正>唯物史观是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应养成的五大核心素养之首。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只有了解其形成过程,清楚其基本内容,方能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此素养的达成。一、唯物史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文本解读有多种方法,教师以实用性任务群为助学手段,组织学生围绕任务群进行对应阅读和探索,能够创造丰富的阅读和思考契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满足学生学科探索的需求。教师要做好创新设计,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实用性阅读学习,在任务探索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79):24-25
汉字的认识和书写是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小学语文低学段格外受到教师的重视,因为此时学生学习的自制力差,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更加重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识字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汉字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但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指导方法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本文主要围绕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展开分析,讨论了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有段使识字教学的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呈现。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提升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需要基于不同的素养内涵应用不同的策略: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历史解释意识;关注学科知识内涵的相关探究,完善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对策;强化唯物史观引领,提升学生历史学习水平;培养学生时空观念,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脉络。一、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历史解释意识在传统的学习观念影响下,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都停留在记忆知识等基础认知阶段,这样的认知会阻碍学生历史解释意识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包含很多内容,比如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中 心要素,它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理论起点,更是历史 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重点。在历史教学中唯物史观要求学生 正确地认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中外历史 发展有一个客观的认知与理解。本文就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 教学中的培养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生物发生律认为个体发生是种系发生短暂而迅速的重演.迁移到教学领域,这条法则意味着个体知识的发生过程遵循人类知识的发生过程.有效的学习要求学习者追溯正在学习的主题在历史中演变的主要步骤.围绕这条法则,人们展开了经验的论述、实证的检验、理论的探讨.这条法则为用教育取向的数学史发展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奠定了理论基础.以教育取向的数学史为指导,教师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科教学知识,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实现认知的历史发生原理的教学工程化。  相似文献   

15.
项目学习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对项目内容、项目任务做规划设计,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和探索,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体验和思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来源有多种渠道,教师围绕课程内容做项目学习设计和规划,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展开学习和研究,势必能够形成鲜明的学习体验和认知。  相似文献   

16.
何小敏 《天津教育》2020,(13):107-108
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唯物史观是教师解释历史现象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历史教学观念,能够有效地贯通中学阶段的历史教材内容,从而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和视野去把握历史事件的发生以及具体进程,并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且积极的历史学习观念、历史学习方法。新课程教学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历史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方式方法。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唯物史观理论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本文针对唯物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支架式教学模式带有依存性、临时性的特点,与地理学科教学高度匹配,教师根据学情展开具体设计,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辅助,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构建能力。支架式教学模式大多是围绕知识展开设计的,让学生在知识框架下展开学习,在自主、独立、合作学习中形成系统性的学习认知,建立完善的学科能力。教师对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概念、设计原则、支架类型、执行步骤、实践时空展开深入研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支架教学模式的助学功能,满足学生学科学习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8.
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体现潜心阅读深度思考的精神,与深度学习有太多对接点,教师需要在教学知识储备、任务设计、鉴赏引导、读写推演等方面展开探究,规划出崭新教学路径,推动深度学习进程持续前进,让学生在深入研读文本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深度学习是一种教学机制,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教师有意识展开教学创新探索,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能够为学科教学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9.
历史课采用问题研讨法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围绕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有一定深度、广度的探索、讨论,让他们在独立思考、教师引导、互相启发或争辩中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问题研讨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取得认知思维的高效率,利于培养学生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能力。虽然中学历史教学的课时有限,难以经常性地在课上展开较长时间的思考与研讨,但是,这种方法确实不失为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好方法,值得我们在中学各年级特别是高年级的历史课上探讨与运用。  相似文献   

20.
实践与反思在学科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要围绕学生学习主体展开教学设计和组织,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反思的机会.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有自身特点,教师借助合作学习形式融入实践反思理念,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启迪,促使学生自然进入实践环节,在广泛互动交流中形成学科认知.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