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子童 《家教世界》2023,(18):46-47
<正>“双减”政策的内核是让教育回归初心,寻求更长远的发展。在此形势下,幼儿教育应如何从实际出发,开展适合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呢?我们从“双减让幼儿回归学校、双减让幼儿回归家庭、双减更需家园合作”三个方面,探索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过程,让幼儿可以逐步发展成为身心健康、充满学习力的人,努力成长为最好的自己,让幼儿教育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2.
明刚 《辽宁教育》2022,(20):59-61
<正>“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营口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把“双减”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按照“尊重教育规律、激发内生动力、五育融合发展、家校社共参与、实现减负提质”的总体思路,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发展素质教育,统筹校内校外双向发力,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这是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使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大决策和长远之举。  相似文献   

4.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课堂是生活的缩影 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其言行的养成很多得益于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每一个道理、养成每一种良好行为习惯的摇篮,他们的很多行为认知习惯雏形,来源于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来自于同学之间的交流,得益于课堂的品德教学,之后从而形成习惯,习惯内化为德育素养。  相似文献   

5.
<正>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课堂是生活的缩影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其言行的养成很多得益于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每一个道理、养成每一种良好行为习惯的摇篮,他们的很多行为认知习惯雏形,来源于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来自于同学之间的交流,得益于课堂的品德教学,之后从而形成习惯,习惯内化为德育素养。一、认知的课堂,如缕缕春风吹拂童心教材图文并茂,以图说理,深入浅出地用图画勾勒出生活的道理。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这些直观的  相似文献   

6.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教师要教好数学课,必须认真领会新课标的数学生活理念,必须要做到:让数学回归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引用现实生活案例,把教材资源开发整合为教学资源;用生活和生产实例还原数学,模拟设计活动方案掌握数学知识,借助数学活动获得真实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7.
小学思想品德的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形式“生活化”,教学时空“开放化”,使思想品德教学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8.
笔者应邀担任市里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的评委,听评优质课20余节,颇有收获,既为多数执教者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而惊喜,特别是为他们精彩而高效的课堂而折服,同时也为少数执教者的缺陷过失而遗憾.这些遗憾让我们去回味,去反思,避免重蹈覆辙.本文拟以几个教学片段为例,剖析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虚假与真实,无效与有效,与同行磋商.  相似文献   

9.
10.
孙启国 《考试周刊》2012,(18):132-132
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罗曼·罗兰曾说:"唯有健康快乐的生灵才是真正的生灵。"可见教学的过程应是适宜生命成长、生态和谐地育人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回归生活本真呢?  相似文献   

11.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面对这一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考虑数学教学中能不能把现实的问题与之相联,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13.
<正>人在课中央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我们的日常课堂教学回归本真,回到人的教育和培养这个原点上来。起始于16世纪西欧一些国家创办的古典中学的班级授课形式,也即今天的课堂教学,在教育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它不仅在教学内容、时间上有了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同时也增加了学科门类,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扩大了教育的规  相似文献   

14.
面对相依为命的文字,我们常常显得无所适从。这是因为文字的疏狂与精致弥漫在我们的天空,我们的一举一动无不在其俯瞰与照耀之下。我们没有办法走出或摆脱这种无所不在的占据与控制。经过数千年的积久熏化与几经锤炼的政治教化,我们的语言或话语已经深陷共性泥沼而不能自拔。作为造化垂青的生命个体,其最为显性的外在表征的独有话语表达已经或正在遭逢缺席或沦丧的厄运。我们不得不拷问我们自小至大广泛的自主独立的人格范畴所经历的逼仄与矮化的教育。这样说并不是有意追究教育的责任,而是试图从宏观的层面洞悉我们民族失语与强势语言霸权…  相似文献   

15.
王宏伟 《教书育人》2014,(10):34-35
目前,课堂改革已全面启动,每个教师都身不由己地被改革的大潮推到前沿阵地,课堂教学为什么要改?改什么?怎么改?这是实施课堂改革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回顾小学课改历程,我们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为切入点,先试先行,攻坚克难,已形成独具特色的课改体系,但在实践中还会遇到很多新问题,因此在课改中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地创新和完善,才能更有效地推进课堂改革。  相似文献   

16.
<正>阅读是语文教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多年来,受到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影响,阅读教学中"得意而忘言"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这引起了语言教育领域有识之士的警醒,他们大声疾呼:让语文阅读教学回归本真,既要得意,更要得言。具体到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该怎样落实呢?一、立足于读,让阅读本味化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渐渐变得鲜活、灵动起来。但同时,许多矫枉过正的东西电在迷惑着我们:过多过杂的教学内容、花里胡哨的教学形式、一味迁就的评价方式……笔者听过各级各类的研讨课、展示课以及竞赛课,  相似文献   

18.
<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先乎情者,莫过于真"。所谓"真",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文后能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使感情的流露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真情是文章的灵魂,抒写真情实感则是学习语文的成功所在。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在学习了语文后能去抒写真性情呢?我就自己执教的一堂细节描写的作文课为引,谈几点看法。一、巧用下水作文,激发学生抒写真性情那节作文课的目标是通过细节描写,训练学生写出  相似文献   

19.
正让评价回归本真。何为本真?我们认为,评价的本真就在于真正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和进步。这份本真源于我们的几个基本信念:我们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发展的需要;我们相信每位学生的发展需要是多元的;我们相信每位学生需要终身发展。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慢慢"生发的过程。教育要在期望中等待,要在欣赏中引导每位学生成长。在我们看来,每位学生都有发展的需要,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需要。学生评  相似文献   

20.
王海燕 《考试周刊》2013,(78):37-38
2011版课标强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了语文课程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目标。文章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聚焦"语言文字运用",提高语文教学实效:一是咬文嚼字,挖掘语言训练点;二是二次开发,捕捉语言表达点;三是关注篇章,寻求语言内容共生点。只有精研文本,关注"语用",才能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才能构建真正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