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程度显著,是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重大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家庭环境和学习基础的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存在着明显差距。为了解决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好学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等实质性问题.本人根据任务驱动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理,根据学生的差异成因.提出了分层导学法的教学模式,来改进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从而有力地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等方面的综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教学也在不断普及。要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他们对计算机知识的认知程度、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真正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程度、操作水平、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是从学生的差异来考虑,是真正实施"因材施教"的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等等。即论述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入手,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的方法,具体包括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和划分任务时间、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课后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作业、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即学即用等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学生以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基础。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初中学段,信息技术学科不被重视,使得学生对初中基础的信息技术操作和应用能力偏低,严重影响了初中生的全面发展。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首先分析了当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程具有应用性与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自身创造能力。但是现在初中信息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没有兴趣,对课程投入的精力也不会太多,致使学校的的信息教育质量偏低。将游戏化教学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了教学的质量。针对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应用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合理性应用策略,以期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材也相应的凋整,因各个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主观能动性程度不同,同一个班级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下面谈谈我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分层教学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尹梅 《广西教育》2014,(17):34-34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动机等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存在的差异,因材施教,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有所收获和发展。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实施差异性教学,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睿 《考试周刊》2013,(85):119-120
差异教学理念源于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实践目标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差异教学法,要注重教学目标和内容差异化、课堂练习差异设置、学习评价差异对待三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陈开河 《学子》2014,(11):90-90
初中是学生储备知识、学习技能、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学生兴趣较低、注意力没有集中在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和掌握上、学习效率和效果较低的问题。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注意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出发,帮助学生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本文将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助力推动学生探索能力为出发点,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思考,探讨和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专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但中专计算机教学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教材和新技术脱轨等问题。为有效提高中专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师应在计算机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弥补教材和新技术相脱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教育对初中生学习和发展意义重大,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使命,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有效性是初中信息教育应用实践,并在应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初中数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开展教学,信息技术不光是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学习工具、交流工具、研究工具,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使学校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数学知识的可视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游戏教学的开展、科学因材施教。由此看来,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只有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才能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可以有效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当前,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存在不少问题,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结合时代发展教育理念,通过教学改革和创新,促进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点,是今后人们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之一,初中阶段也要重视并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文章详细分析了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必需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对山西中部X市467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形式主要是:课前教学准备和辅助课堂教学活动.绝大多数教师对于常用计算机技能已基本掌握,网页制作等技能有待培训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龄、学历、学段有一定关系.从低教龄组到高教龄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致呈现出"强-弱"的表现;不同学历组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明显比其他学历的教师强;不同学段组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小学、初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明显强于高中教师.  相似文献   

17.
"分层教学"即教师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依据,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教学,因材施教,促使不同层次和能力水平的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的教学方法.《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数学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求,使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不同的提升.中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这就为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为 提升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和质量,需要强化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效果。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初中信息技术中开展体验 式教学的策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 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 解程度,并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而有效促 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混合式学习的分层教学模式是针对学生存在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分层教学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本文立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对分层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必要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活动中混合式学习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采用"满堂灌",完全忽略了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和计算机水平,整节课下来学生完全是被动的接受课堂知识,这样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导致教学效率不高.任务驱动模式应用到初中信息技术课中提高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效率.这种模式主要以生活实例作为训练理论课和操作技巧的工具,学生能够应用学到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十分的享受,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