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孤独症学生的课堂干扰行为不仅会影响其自身课堂学习效率,而且会扰乱教师的正常上课秩序。文章通过梳理积极行为支持的实践研究,发现孤独症学生课堂干扰行为主要有离座行为、语言干扰等;课堂干扰行为的功能评估主要有描述性评估和间接性评估两种方法;问题行为功能可分为正强化、负强化和获得自我刺激。在功能评估的基础上,干预策略主要为基于情境和前奏事件的干预策略,基于行为的干预策略和基于行为结果的干预策略。研究发现,积极行为支持能有效减少孤独症学生的课堂干扰行为,由此结果为干预孤独症学生的课堂干扰行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旨在对一名11岁智障儿童的打人、大喊"安静"这两项课堂干扰行为进行干预,采用单一个案研究法(ABA设计),以积极行为支持方案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干预。研究发现:个案课堂干扰行为的功能是引起他人注意;积极行为支持能有效减少个案的课堂干扰行为;积极行为支持能增强个案正向行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例典型孤独症儿童进行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研究,探讨应用行为分析(ABA)疗法对孤独症儿童干预的效果。结果表明:该个案经过2年零4个月的ABA疗法训练,在感知觉、躯体运动、交往、语言和生活自理能力五个维度均有大幅提升,ABA疗法对本文研究的个案长程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讨轮滑运动对孤独症儿童主动沟通行为的影响.采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在固定的时间和相对封闭的场地对2名孤独症儿童进行轮滑干预.研究设计立足于孤独症儿童的特点,采取集体与个案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轮滑运动教学.结果表明,经过8周的轮滑运动干预,孤独症儿童的主动沟通行为次数显著增加,沟通技能有所提高,说明轮滑运动对促进孤独...  相似文献   

5.
家长参与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有助于干预效果的长期保持和迁移,可以促进孤独症儿童症状的改善和能力的发展。辅助提示是通过给予适当的提示,引发孤独症儿童的正确行为,帮助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康复训练技能。江西省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通过加强家校合作,指导孤独症儿童家长在家中运用辅助提示来帮助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有效提升了教育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关键反应训练是一种基于应用行为分析、具有循证实践支持的孤独症儿童干预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方法,对2001年至2021年发表在国外核心期刊上有关关键反应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干预效果的14项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分析,检验关键反应训练对孤独症儿童沟通技能、社会互动技能、日常生活技能、问题行为及运动技能等五大领域的干预效果。研究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关键反应训练能够显著提升孤独症儿童的沟通技能和增强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互动能力;(2)与对照组相比,关键反应训练在提升孤独症儿童日常生活技能、运动技能及减轻问题行为方面并无显著优势;(3)机器人辅助的关键反应训练显示了巨大的干预优势。结合研究结果,文章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孤独症学生存在明显的情绪问题。为满足孤独症学生教育康复需求,基于应用行为分析的原理,案例通过巧用学生偏好、改变固定游戏模式、增加教学灵活性、采用共同游戏等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法,对一名有情绪问题的孤独症学生进行个案干预,引导学生走出情绪困境,达到良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向行为支持法干预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法,对一名孤独症儿童表现出的两种带有刻板和自伤性质的问题行为进行了干预,旨在验证该方法对干预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有效性,并对干预的过程进行实践探讨。治疗小组基于前期行为分析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干预计划,运用了前提控制、消退、区分强化等行为矫正策略,进行为期约三个月的干预。总的研究过程包括行为功能分析和干预实施等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通过问卷和观察等形式收集数据,最终通过数据对比得出结论,认为: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应注重外部因素也就是从环境因素中寻找其原因;采用正向行为支持法的策略来分析和处理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是有效的;在孤独症儿童干预中应关注其身心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9.
时间延迟是在孤独症儿童教育和行为干预中被广泛应用的循证实践。通过梳理国外近十年运用时间延迟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干预的实证研究,总结其在干预对象、实验设计、干预目标、提示类型及强化、干预效果等方面的现状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以期为我国后续开展相关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孤独症儿童缺乏生成性技能,生成性技能受重组泛化能力的影响,矩阵训练是提高孤独症儿童重组泛化能力的有效措施。本文对国外将矩阵训练应用于孤独症儿童言语行为干预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其在被试情况、干预人员、干预环境、评估工具、矩阵特点、实验设计、干预目标、干预措施、干预效果等方面的现状和特征,探讨矩阵训练的优缺点与影响重组泛化效果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为矩阵训练在我国孤独症儿童干预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游戏治疗实践中探讨指导式和非指导式游戏治疗对改善某孤独症幼儿沟通行为及减少刻板行为的效果.采用单一被试研究中的交替处理设计(A-B-C-B-C)的方法,观察某融合幼儿园的一名孤独症幼儿在指导式和非指导式游戏治疗过程中沟通行为及刻板行为的表现,结果发现:游戏治疗阶段个案的沟通回合增加;非指导式游戏治疗能有效减少个案的刻板行为,有利于增进孤独症个案的沟通意向,提高其沟通主动性,并且可以有效减少其刻板行为.  相似文献   

12.
在普通小学数学课堂中,孤独症儿童的有效参与比较困难。为了使1名六年级随班就读的孤独症儿童更好参与数学课堂学习,为将来适应普通初中学习生活打下基础,针对其问题行为,通过实施前提干预策略和综合教育策略,包括功能性干预、回合实验干预、画图训练干预、类别配对干预、学习情感干预等,提高其多项能力,帮助其积极融入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3.
采用音乐治疗干预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的方法,研究了音乐治疗对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的效果。将具有语言障碍的孤独症儿童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的儿童进行音乐治疗干预,经过三个月的干预治疗后,测试治疗组与对照组儿童的语言能力。结果显示:经过三个月的音乐治疗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4.
视频游戏干预是一种现代辅助技术治疗方法,是通过用户在视频设备上进行游戏互动,并产生视觉反馈的干预方法。归纳和梳理近年来国外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采用视频游戏干预的实证研究发现:其主要采用严肃游戏和虚拟现实视频游戏的干预方式提升孤独症儿童认知能力、运动能力,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在干预效果方面,认知训练的干预效果低于社会性发展和运动技能的干预效果。我国未来应重视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认知行为的干预,鼓励学校合理使用视频游戏干预法并防止儿童游戏成瘾,同时注重视频游戏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5.
游戏对儿童的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孤独症儿童由于游戏技能缺乏,加深了其社交和沟通障碍。本研究采用多基线跨被试设计,使用视频示范对三名孤独症儿童的象征游戏技能进行干预,将被试观看视频示范后的脚本语言、脚本行为以及非脚本语言、非脚本行为的出现数量作为观测指标,探讨视频示范对孤独症儿童象征游戏的干预成效。结果表明,视频示范能够有效促进孤独症儿童象征游戏技能的获得与泛化,但干预效果表现出一定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6.
探究团体社交干预对4名孤独症儿童的共同注意和情绪加工的干预效果以及共同注意与情绪加工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有3名被试在共同注意以及情绪加工上取得了中等以上的干预效果,另1名被试的干预效果较小,孤独症儿童的共同注意与情绪加工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语言沟通障碍是孤独症儿童核心特征之一。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动态评估比传统的静态评估更能发现儿童的发展潜能,同时,孤独症儿童比较易于接受电子设备,所以文章提出基于人机交互游戏的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动态评估方法,以便及时发现儿童的语言发展潜能并给予个性化干预。研究选取37名3~7岁不同能力水平的儿童,通过孤独症行为核查量表将其分为:非孤独症组、疑似孤独症组和孤独症组。探索以不同中介提示的动态评估范式发现人机交互环境下动态评估的可行性与潜在价值,并揭示孤独症儿童与其他群体的语言发展潜能及差异性。研究发现,相较于静态评估,动态评估中介提示可以帮助教师捕捉儿童的更多潜能信息;非孤独症儿童和疑似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潜能明显高于孤独症儿童;中介提示对于实际语言能力低、学习潜能高的儿童能力提升更为明显。研究认为,人机交互式动态评估对儿童语言潜力的挖掘具有可行性,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干预计划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因其成因不同,他们的需要、学习能力及行为模式也有较大差异。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同时用在两个学生身上。因此,指导者必须仔细进行个案分析,因人而异地制定适当的方案,处理问题行为。处理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大概有以下十项原则:  相似文献   

19.
交互式语言能力的表现包括发起互动、恰当地回应他人的互动行为、进行双向会话、维持互动等,是提高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技能。语言行为法作为应用行为分析的一个分支干预方法,强调语言的功能性,可以有效提高孤独症儿童的交互式语言能力。文章以一名中重度孤独症儿童交互式语言能力的干预为例,探索提高中重度孤独症儿童交互式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情绪行为问题是孤独症个体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其在融合环境下学习、生活乃至就业都会产生消极影响。正念干预是一种针对心理及情绪问题的干预方法,在孤独症个体情绪行为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且取得了显著效果。通过对国外有关正念干预在孤独症个体情绪行为问题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分析,探究该领域在干预对象、干预方法、干预形式及干预效果方面的特点,能为我国孤独症个体情绪行为问题干预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