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于1963年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言语学习理论。他将人类的学习分为有意义的学习与机械的学习两大类,它们的条件和心理机制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机械学习的心理机制是联想,它产生的条件是刺激和反应接近、重复和强化等。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它产生的条件是:在客观上学习的材料本身要有逻辑意义,在主观上学习者本身要有学习的心向,同时其认知结构中应有可用以同化新知识的原有观念。这一学习过程的实质是使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正>同化的基本意义是接纳、吸收和合并为自身的一部分.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吸收并固定要学习的新知识的过程,这种旧知识对新知识的作用,被称为同化.同化的结果,新知识被掌握,而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运用同化论指导数学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促进保持与迁移大有裨益.本文以整式概念的教学为例,具  相似文献   

3.
奥苏伯尔说,有意义学习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学习者头脑中应具有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按照认知心理学派的理论,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主动建构的过程,不断用旧的、已有的认知结构同化新知识,建立新的更高质量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建构过程的本身就是再创造。如果我们把学习者头脑比做一片港湾,新知识比做一条轮船,那么所谓的适当观念就是固定和栓住轮船的“锚桩”,我们称之为认知停靠点。适时、准确地设置认知停靠点,对于快速突破旧知、创造新知、促进有意义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学习中的认知停靠点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一、几个相关概念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Ausubel)将学习分为两大类,即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有意识的努力,在新知识和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现存的相关概念或命题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固定的联系。与之相反,机械学习是将新知识生硬地、肤浅地栽植到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去,当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不具备相关概念时,就会产生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需具备两个条件:1.学生要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把新知识和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概念  相似文献   

5.
进行有意义学习具备的几个条件: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就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就是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同时不断建构自身的认知结构,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主动探索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激发有意义学习心向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心理条件。美国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让学生进行有意义或有心理意义的学习应该是教学的首要任务,而有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之一就是学习者应处于  相似文献   

7.
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它是研究课堂教学这个复杂系统的一项智力工程,是实现教学目的有力保证,是连接先进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是使教学实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的有效途径,是课堂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认为,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应是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基本点,归纳起来有如下四点: 一、认知停靠点 有意义学习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如奥苏贝尔所说,有意义学习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学习者头脑中应具有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如果我们把学习者头脑比做一片港湾,新知识比做一艘轮船,那…  相似文献   

8.
意义学习即理解学习,是理解学习内容的意义的学习。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学习材料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体系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学习材料本身具有内在联系,二是学习者必须理解这种联系。意义学习能发展、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学生智力的发展。因此,创设条件。使学生的学习尽可能地成为意义学习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一、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内涵意义言语学习理论是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他认为,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把学生的学习进行分类。一种办法是将学习分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另一种办法是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意义学习就是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是新的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学习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也就是积极把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内容建立实质性联系的心理准备状态。二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的深化,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自主构建,关注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对于高中政治课教学而言,必须从学生学习心理和生活环境出发,才能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一、先行组织者的概念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是著名的美国学习理论专家奥苏伯尔根据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他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是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是新知识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建立非人为  相似文献   

12.
蔡萌 《地理教育》2001,(6):43-44
奥苏贝尔曾指出,所谓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非任意)实质性(非字面)联系的过程;简言之即是符号和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学习材料必须具备逻辑意义;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3.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正因为如此,如何使教学尽可能地满足上述三个条件,这是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必然时时面对必须随时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奥苏伯尔的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地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取最有联系的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使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变化,重新组合,从而把新知识融合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这种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的学习,就是有意义学习。笔者结合奥苏伯尔有关“有意义学习”的理论,总结出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四个基本点,即认知停靠点、情感激发点、思维展开点和心灵交流点。一、认知停靠点有意义学习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如奥苏伯尔所说,影响有意义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的认知结构。所谓认…  相似文献   

14.
认知结构同化理论(以下简称同化理论)是美国现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来的一种学习理论,近年来,这一理论越来越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并被广泛应用。 一、同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1、同化理论对人类学习的分类 同化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两大类,这两大类学习的条件和心理机制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机械学习的  相似文献   

15.
一、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的一般条件美国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认为 ,知识的习得过程是以文字或其它符号表征的意义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相关的观念 (包括表象、概念、命题 )相联系并发生相互作用后 ,转化为个体的意义的过程。奥苏贝尔把个体习得的意义称为心理意义 ,把材料所反映的人类共同认识的成果称为逻辑意义。所以 ,知识学习过程是材料的逻辑意义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相互作用 ,从而产生个体的心理意义的过程。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的一般条件 :1 学生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相应…  相似文献   

16.
同化理论与化学概念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概念是人们对物质及其化学现象本质属性的认识,掌握化学概念不仅是发展智能的核心,而且也是解决化学问题和进行化学创造活动的基础。因此,化学概念教学在化学教学中一直处于中心地位。同化理论是美国现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学习理论。本文拟在介绍同化理论的基础上,探讨这一理论在指导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一、同化理论的主要论点1.同化理论把人类的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两大类,这两大类学习的条件和心理机制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机械学习的心理机制是联想,其产生的条件是刺激和反…  相似文献   

17.
有意义学习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认知学习理论。他根据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学习内容对学习者的意义,将学习者的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而有意义的学习又包括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对学习者系统掌握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促进其智力发展和终身学习探究的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有意义学习的理论要义对于学习者而言,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将新知识与其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旧知识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自然的和实质的联系,进而使所学知识内化为其认知结构的一部分。奥苏伯尔认为…  相似文献   

18.
奥苏伯尔的同化论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与其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旧知建立实质性的联系,把新知同化后纳入认知结构,进而内化为已有观念,扩建认知结构。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强、高度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储备少,思维正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心理学研究中 ,人们往往习惯于从认知维度探索教材的优化处理策略 ,而对情感维度上的研究则相对薄弱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针对“讲授教学”提出了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 :一是学习者有同化新材料的认知结构 ;二是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虽然注意到了认知、情感维度对学习的交互作用 ,但他本人也仅从影响学生认知结构的角度 ,提出教材的认知处理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 ,而未从影响学生心向的角度 ,提出教材的情感处理策略 .事实上 ,这两个维度上的探索分别涉及学生对教材的可接受性和乐接受性问题 ,是从整体上提…  相似文献   

20.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使之扩充分化或者是新知识使原有认知结构发生"顺化"使之得以整合构建的过程,"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地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习得意义的保持。实施此策略的前提是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考察其认知结构中的新知识"固着点"是哪种类型,并以此为根据确定"先行组织者"及其实施方案。本文以高中牛津英语教学为例对如何根据学生认知结构确立"先行组织者"以及成功地运用此教学策略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