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婚姻是男女两性的合法结合。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基础之上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组成的共同生活的亲属团体。在这个团体里容纳了各种年龄的男人女人,如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孙子女、外孙子女等家庭成员。按照法律的规定和道德的要求,这些家庭成员...  相似文献   

2.
赵楠 《时代教育》2013,(15):174+176
我国在立法上赋予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法律地位,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非婚生子女的法律权益保护、法律地位以及法律制度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本文通过对非婚生子女的权益状况及保护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来探讨如何通过具体的措施对非婚生子女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3.
浅析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完善立法措施,使非婚生子女合法权利和婚生子女一样得到全国的法律保护。本文主要是通过比较来找出两者的差别从而论述对非婚生子女应当如何进行法律保护,其次借鉴外国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的立法经验,完善我国在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方面的立法不足。  相似文献   

4.
科技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人工生育技术的进步,它的广泛应用对解决人类不育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对人类传统的生育观念乃至家庭关系的维系提出了挑战,并使得经这项技术生育的子女的法律地位变得扑朔迷离。运用亲子关系的种类、区别以及生育权的主体、性质等理论分析同质人工生育子女、异质人工生育子女的亲子关系性质和法律地位,并考查我国在人工生育子女法律规定方面的不足,可为我国加强对人工生育子女法律地位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学习内容分析【课标要求】选择性必修课程之模块2《法律与生活》2.1熟知监护、抚养、扶养、赡养、继承等民事关系,培育家庭责任意识。【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思想政治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5“家庭与婚姻”第一框内容,分为两目。第一目“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介绍了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抚养和教育的义务、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赡养扶助和保护父母的义务以及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试用社会课本第一册(江苏省教研室和中国地图出版社编著)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的家庭》中谈到家庭的组成时叙述“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是组成家庭的基础。”顺其意,课上,笔者列举了两种家庭形式让学生辨析明理。比如:一对适龄男女登了记领了结婚证办了婚礼喜  相似文献   

7.
古代法律将父母等长辈面向子女后代开展的教育活动称为“教令”,并且形成了明显偏袒于长辈的法律制度。根据古代法律规定,父母等长辈在家庭教育活动中具有绝对权威,子女等后辈违背“教令”是犯罪行为。在这一法律体系之下,子女不遵从父母教育,动辄触犯法律。在古代法律影响下,传统家训涉及道德规矩、伦理思想的内容也得到广泛尊重与传播。当涉及古代家训的现代价值讨论时,必须充分考虑古代法律背景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伦理背景。  相似文献   

8.
论非婚生子女权益保护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相关案例的基础上,提议我国应该丰富非婚生子女的相关立法,同时应该通过规定认领制度.使非婚生子女在法律上和现实中能够真正地实现和婚生子女相同的法律地位。此外,我国在非婚生子女的户口申报问题上,应该进一步简化程序,满足非婚生子女户口申报的需要,维护其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9.
由于人类对婚姻关系以外的两性行为的排斥,非婚生子女历来都受到社会的歧视。另外,家庭财产应由嫡亲继承的传统观念,也导致了非婚生子女的社会地位、法律地位及其在家庭中的地位都十分低下。直到20世纪初,人类对非婚生子女的态度才转向宽容。在现实生活中,非婚生子女虽然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但还没有得到完全落实。因此。建立准正和认领制度,促使非婚生子女取得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法律资格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家庭法制教育是指在家庭环境下,家长运用法律教育的方法.向子女传授法律知识,培养子女遵纪守法的习惯。我国的法制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历了向广大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形成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等阶段。家庭法制教育作为全国普法教育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少年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社会规范的学习,家长通过对子女教导法律规范这一社会规范中最具强制性的规范,  相似文献   

11.
父母出资为子女购置房屋带来一系列法律问题,本文着重阐述其法律性质、产权归属等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2.
修订后的《婚姻法》确立了离异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但在现实中此主体范围明显过窄,考究其立法目的及我国的国情,应扩大探望权的主体范围,(外)祖父母、兄姐等其他亲属均应享有探望权。此外,探望权不仅是父母的权利,更是子女的权利。法律应明确子女在探望权法律关系中的核心地位,以切实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不具备事实婚姻构成要件的各种男女间的同居关系,已经成为较常见的一种社会现象,由此而带来关于子女及财产关系方面的纠纷不断出现,因此,有必要对同居关系进行法律上的规制,以减少各种纠纷的出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于如何完善同居关系的有关立法,作者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在汉代,子女"告"父母的"告"字有两种含义,一为告发,二为诉讼。法律允许子女告发父母所犯的严重危害皇权统治和社会公共秩序等罪行,针对父母对子女的人身、财产侵害,禁止子女行使诉权。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是否拥有教育平等权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文章从教育平等权的三项内容:教育内容的平等、教育的机会均等、教育资源的平等展开阐述,针对我国教育平等权方面当前存在的问题,如高考分数、民工子女、父母身份、男女性别存在的机会不均等的状况,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加大教育投资等以此来维护教育平等权的履行。  相似文献   

16.
保障农民子女的受教育权是社会公正的需要,也是依法治国的体现。保护农民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法律思考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着力发展经济,夯实物质基础;二是完善立法,建立相关的法律体系;三是重视执法,保障农民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实现;四是转变观念,提高农民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问题是一个涉及教育、经济、社会、法律和政治等各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多年来重视却一直未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构建有效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法律保障机制,是彻底长远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试图就此提出初步框架。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当前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湖北及其他省市的调查研究,对目前农民工子女的数量规模、分布结构及教育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认为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现行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化政策的产物。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必须立足于城乡平等和城乡统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和制度,消除对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歧视,建立城乡一体和公平的义务教育体制。文章就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工子女教育权益保护,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问题是一个涉及教育、经济、社会、法律和政治等各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多年来重视却一直未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构建有效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法律保障机制,是彻底长远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试图就此提出初步框架.  相似文献   

20.
交还子女权系亲子权被侵犯后产生的一种请求权,事关被诱拐儿童是否能够顺利返回其原惯常居住地,并恢复其正常生活秩序,与儿童利益息息相关。但在家庭诱拐的语境下,我国现行法律未明确规定交还子女请求权,父母藏匿、滞留子女的而产生的纠纷通常被认为是纯粹的"私事",因而交还子女权的实现困难重重。省思交还子女权与监护权、探望权关系,应当在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指引下,完善该权利的时效、执行方式、除外事项等具体法律规范,在权利相对论的限制下,提高交还子女权制度安排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