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一位五十多岁的老教师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过,“带好学生,四个字‘惑哄吓诈’”。当时的我哈哈大笑,这句话贬义太多啊!但经过这几年的探索,我越来越发现这句话反映出了处理学生问题时工作方法的复杂多变。“教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应该是“善变”的。  相似文献   

2.
在“欺骗’’这一义位上“诈”、“欺”、“骗”三个词有历时更替的关系:“诈”、“欺”两词在先秦已经出现,东汉以前文献中“诈”占据优势,魏晋南北朝时期口语中“欺”已经取代“诈”占了主导地位;“骗”产生于宋,明代以后逐渐取代“诈”、“欺”成为此义位的核心词。  相似文献   

3.
信以为真     
徐莘媛 《小读者》2010,(11):36-36
弟弟不喜欢洗澡,每次都得连哄带骗。有次骗他说:“如果你再不洗澡,就跟路边的流浪狗一样,脏兮兮的没人爱,你要当流浪狗吗?”  相似文献   

4.
刘粉莉 《中国德育》2012,(23):72-73
朋友跟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她那读小学的儿子吃东西总是挑三拣四,嫌弃这个不好吃那个太难吃。每次吃饭,大人都是哄、骗、吓、打、骂,用尽“十八般武艺”,孩子才勉强吃上一小碗米饭。久而久之,孩子厌烦,大人懊恼。有一天,夫妻俩联合起来对孩子开展“吃苦教育”,告诉他说:“我们小时候家里很穷,只能吃玉米窝头,不仅难吃,还吃不饱。...  相似文献   

5.
人们总认为幼儿不懂事:他们会提许多不合理的要求,会有不适当的行为;若对他们讲道理,又因他们不理解而常常行不通。于是,就有了“哄”小孩的做法。如小孩趴在河岸边很危险,家长又不能直接上去把他抱回来,便哄孩子:“多危险呀,快上来!妈妈带你上街买巧克力,还有肉包子……”这里,“哄”是为了逗引、劝诱孩子离开危险的地方。可是,家长许的愿不能全办到,“哄”在这里也就有骗的意思,有些地方,哄小孩就叫骗小孩。教育青少年,或在成人的交往中,大家都不赞成哄骗;唯独对幼儿,哄骗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在幼几园中,每天都要遇到哄孩子的问题。如初入园的幼儿小刚,缠着妈妈不让她上班,定要妈妈答应中午接他回家吃饭。妈妈急于脱身,连连答应。中午,老师让小刚吃饭,他偏不吃:“妈妈讲好接我回去吃中饭的。”孩子没见到妈妈来接,十分伤心。显然,这样哄孩子的效果不好。家长这种  相似文献   

6.
唐敏英 《班主任》2011,(4):50-51
5年前,为了挑战自己,我主动向校长请缨带了高一最"刺"(纪律差、学习差、问题生多)的班。同事们当面戏称我为"仙人掌"(刺儿头班的掌门人),学生们跟着起哄也这样叫。接班伊始,我是"哄、吓、骗、拐、堵"(赏识、惩罚、鼓励、诱导、预防)各种招数齐上阵。两个月后,班级纪律、卫生刚见成效,科任教师们  相似文献   

7.
《计篇》作为《孙子兵法》的首篇,起着提纲挈领、总揽全局的关键作用,它关注的是怎样筹划战争,即战争开始前的“算”,和怎样指导战争,即战争进行过程中的“骗”。孙子主张依据“五事七计”来算计,依据“诡道十二法”来骗诈。通过大量的军事实例证明只有作到算得高明、骗得巧妙,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8.
《马背上的小红军》记叙了在长征路上,一位小红军战士牺牲在马背上的故事。课文既没有波澜壮阔的长征场面,也没有刻画叱咤风云的人物形象,只是通过小红军“骗”陈赓这一事例。从侧面反映了长征的艰险,以及上下两代人对革命的忠贞不渝的精神。在教学中我紧扣“骗”字设计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全文,从中去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找出“骗”的原因 1.从全文入手,让学生细读全文后思考:课文写谁“骗”谁?一共“骗”了几次? 2.小红军为什么要“骗”陈赓呢?(先因为陈赓两次要他骑马;接着是因为陈赓要与他同行;然后是因为陈赓要给他“一小包青稞面”)。3.文中对小红军的外貌描写以及对环境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分析中了解到:小红军“黄黄的小脸”说明他十分瘦弱;“一双大眼睛”告诉我们小红军  相似文献   

9.
推开那堵墙     
王某属于典型的让人头痛的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欺负同学、考试考得一塌糊涂。老师找他谈话,他就一副可怜样,老师刚离开,他就“原形毕露”。作为班主任的我,恐、吓、诈、骗皆试过,但仍无济于事,多次向其家长“告状”,也以失败而告终。一次在学校食堂里吃饭,我坐到王某的对面。他一看到我,就飞快地扒饭,样子惶恐又可怜。忽然,一股柔情涌上心头,我轻声地对他说:“王某,陪范老师慢点吃好吗?”他迟疑、惊诧地抬起头看着我,随即低下头慢慢地吃起来。“多吃点肉,慢慢吃,别噎着。”我从自己的碗里夹给他几块肉…  相似文献   

10.
宁杰 《班主任》2010,(3):42-43
班里出现敲诈勒索问题时,班主任要谨慎对待,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不良后果,并且影响自己的威信,助长班内的不良风气。我曾用“一敲二诈三引导”的方法来纠正学生这种不良行为,效果不错。“敲”即旁敲侧击;“诈”就是诈称有其事实;“引导”就是引导学生认识错误,走上正路。  相似文献   

11.
曾学红 《四川教育》2006,(10):29-29
[案例] 一位教师上《草船借箭》,在就课题质疑时.大多数学生都围绕“是谁借,怎样借.借到没有”等提出问题.唯独一个学生提出:“《草船借箭》这个题目不准确,因为‘借’是要经人同意的.而这个故事中是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我认为题目应该是‘草船诈箭’或‘草船骗箭’。”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搞闹起来。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学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课堂教学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教师除了要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外,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两发挥、四把握”。“两发挥”就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四把握”就是把握好教纲教材;把握好教学对象;把握好教学方法;把握好教学时间。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诈用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课堂教学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则是…  相似文献   

13.
小志妈妈的烦恼:小志15个月了,刚学会走路,我和他爸一边为此感到欣喜,一边却为他的一日三餐犯难。每到吃饭时间,我们一家三口就要上演一 场饭桌“三人转”。喂小志吃饭,我们往往要好话说尽,连哄带骗,一个端着饭碗在后面追,一个张开双手在前面堵,一顿饭下来,小家伙饭没吃几口,我们却累得喉咙冒烟、腰腿酸疼。  相似文献   

14.
美丽的谎言     
索菲·蒙特娜是音乐天才。3岁时在微型木琴上模仿弹奏电视广告曲,父母连哄带骗才把她从高高的琴凳上抱到饭桌前。她的父母在中国工作过,经常给她讲“狼来了”的故事,教她要减实,不说谎话。  相似文献   

15.
孩子不愿吃饭,是父母最焦虑的问题。有的爸爸妈妈急得没办法,对孩子又哄又骗,结果呢?大多是没有作用。因此,一旦孩子出现没有食欲、吃不下或不想吃饭时,靠哄和骗是不行的,首先要搞清楚孩子是不是生病了?孩子感冒发烧时,大都就不想吃东西;有胃炎,孩子会出现食欲不振;肠道有病变时,开始就表现不想吃或较平时吃得少,一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时也会影响到胃口。总之,孩子食欲不好,  相似文献   

16.
《将相和》(六年制十一册21课),讲了“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和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教学本文,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抓住文中“骗”、“逼”、“避”三个字,来突出人物性格特点,帮助学生巩固相应的训练项目,全面理解课文内容。一、抓住“骗”字,教学“完璧归赵”,突出以“骗”应“骗”“完璧归赵”这则故事,首先揭示了秦国自恃国力强大,设下骗局,说用十五个城换取赵国的“和氏璧”。  相似文献   

17.
在东滩初中视导时,我们发现学生的作文上错别字比较少。他们究竟是怎样帮助学生减少错别字的呢?听老师们说:“要想学生少写错别字,教师自己必须先注意,要把正确的字教给学生,教师写错了,学生也会跟着写错。”这话很对。我们在别的学校就看到过这种现象:语文老师在黑板上把“欺骗”错写成“期骗”,学生在笔记里也就写成了“期骗”;物理老师把“电量”写成“电(?)”,学生的作业里也写了“电(?)”。东滩初中的校长告诉我们:“过去我们总是强调语文老师要注意消灭错别字,语文老师也的确做了不少  相似文献   

18.
扇子的启示     
虽然我儿子已十四岁,是南大少年预备班的学生了,但他小时候的许多趣事给我的启示和教育至今还记忆犹新。孩子四岁时,有一次,我带他到商店里去,买了一把纸制的折迭扇。扇面上画着两只正在嬉戏的小熊猫,孩子非常喜欢,在公共汽车上还不停地打开、关上,可是,突然一个急煞车,扇子撞到车椅上,破了。孩子哭了,我哄他说:“不要紧,妈妈以后再给你买一把就是了。”但我的话毫无作用,他还是不停地哭,并且呜呜咽咽地诉说着:“我不信……你肯定又在骗我……你以前答应给我买好多好多东西都没买……你骗我,你骗我!”这样一闹,车上的乘客都望着我,弄得我很尴尬。下车后,我憋着一肚子气,真的  相似文献   

19.
她叫龚玲娟,是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卫民村幼儿园一位普通女教师。(一) 1979年,年仅18岁的龚玲娟高中毕业,就回村任幼儿园教师。开始时,小龚什么也不懂,既不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也不懂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她只有一个心眼:把孩子管牢,千万不能让孩子出事。至于教育方法,她只知道“哄”和“吓”两个字。由于教得枯燥、单调,一些孩子不愿上幼儿园;班里  相似文献   

20.
后进学生在学校班级里普遍存在。如何对待后进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严肃问题。转化后进生,是当前中小学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工作。针对部分教师对后进生采取哄、捧,吓、辱、罚、甩等错误作法,很有必要学习和借鉴马卡连柯转化后进学生的一条重要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相结合原则。马卡连柯是苏联杰出的教育家。他先后创办了“高尔基儿童劳动教养院”、担任了捷尔任斯基公社(儿童教养院)的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