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的一流大学建设研讨会(2007),围绕大学内涵发展、对大学的制度创新和大学文化等事关一流大学建设进一步推进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富于积极意义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10月10-12日,国内首个顶尖大学联盟C9联盟的9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齐聚复旦大学,围绕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模式、大学内部治理等议题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本次研讨会还邀请了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澳大利亚部分一流大学的校长参加。  相似文献   

3.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出台,我国理论研究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展开了对我国建设一流大学的探索和尝试。作为一个重大而又全新的问题,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理论研究取得许多重大的、有意义的成果,本文概述其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4.
一流大学建设研讨会(2008),立足于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形势,着眼于大学的教育本质和文化内涵,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事关一流大学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富于积极意义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2008年10月13—14目,“一流大学建设研讨会——2008”在杭州举行。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首批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的九所高校的领导——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南京大学校长陈骏,浙江大学校长杨卫,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许武、校长侯建国,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科技司以及国务院学位办的负责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6.
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教育模式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更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举措。当前,我国一流大学的个性化教育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方式不够合理、教学制度体系亟待健全、教学管理模式刚性过强、教学评价方式亟待改革等。为改革个性化教育模式,实现教育模式创新发展,一流大学还需要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方式,着眼大学生个性发展,健全教学制度体系,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服务大学生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苏高教》2005,(4):47-48
由九所高校共同发起和参与的第三届“‘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与会代表紧密围绕当前我国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所共同面临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一流大学的机制与制度创新这一主题,集中研讨了一流大学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一流大学建设的突破口,一流大学建设的立校之本,一流大学建设需要的校际联系和合作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流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江泽民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明确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们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加入WTO之后将更加开放,为我国建设一流大学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而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是高等教育界无法回避的责任。它不但会促进和加速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而且将丰富和充实中国的高等教育理论。为此,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和政策研究室于2003年3月29-30日在清华大学联合举办“一流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十几所重点大学的校长、著名教育学者、教育部有关司局的领导等6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近日,“一流大学建设研讨会——2006”在中国科技大学召开。教育部领导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九所高校的领导,围绕“一流研究型大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责任与使命”等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东亚经济奇迹的出现,东亚高等教育逐步崛起,进而形成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东亚模式。东亚模式强调政府主导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这种模式遵循人为建构逻辑,主张通过有效的战略规划实现卓越之目标。遵循建设逻辑只能产生指标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难以形成哲学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哲学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遵循自然演化的逻辑。  相似文献   

11.
从2005年起,中国科学评估研究中心每两年对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现状进行综合评价。2011年,在此前多年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第四次对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进行了评价研究。本研究的原始数据来自美国汤姆森科技集团出版的《基本科学指标》(ESI)和《德温特创新专利引文索引》(DⅡ)数据库。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我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通过仔细比较和分析,我国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相当差距,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仍很艰巨,特别是在建设世界高水平的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型成果方面差距还很大。从自身来看,我国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各个评价指标上,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明显进步,但是在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建立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吸取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先进理念,同时又必须立足本土自身,积极发掘和发扬中国高等教育的优秀传统,在新时代真正确立我们自身大学发展的理念和品格。  相似文献   

13.
在探索近代中国创办大学的基础上,通过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西南联大等著名大学改革与变迁的反思和解读,发现近代一流大学建设兼具学贯中西的大学校长、学术自由的办学方针、一流师生的精英教育以及充足的经费来源,为大学的现代化发展注入活力。结合近代一流大学的发展经验,在国家“双一流”工程的大力推动与兼具有教育情怀与管理能力的校长带领下,在崇尚学术自由与民主的氛围中,扎根民族文化,通过多元化科研经费的加持,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14.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非清华、北大的一时冲动,它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是综合国力的反映,是中国大学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反映了我国高教界跨入世界舞台的勃勃雄心。而且,这一响亮口号的提出,不只是一种口号,更是一种目标;也不只是一种构想,更是一种行动。因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应该如何“行动”,这是摆在中国人特别是大学人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急切解决的问题。但无论怎样急切,弄清“行动”的逻辑起点是首要的,也是必要的。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究竟有什么,还缺什么,如何来建设。为此,我们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特征的分析来予以回答——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方略。  相似文献   

15.
我国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与世界 顶尖一流大学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当前最首要的任务是找到差距所在,通过分析比较当前三 个著名的世界一流大学排行榜的特征及我国部分高校的排名情况, 指出当前我国高校的建设重点 应是大力提升大学的学术研究能力及传播学术成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当下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已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因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多来于民间,其内部治理必然也成为学界探讨的焦点。通过对民国时期中国的私立高校的研究与思考,尤其对在这一时期私立高校内部监督机制的分析,发现私立高校对资金的投入、使用、资金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都有较完善的明文规定。这些都为我国解决民办高校内部治理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实证研究表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受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课程体系、教学制度、环境氛围等多种因素影响。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树立先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观、创建全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完善系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提供良好的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一流大学和我国公办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一流大学和我国公办大学在组织机构的层次结构上具有共性,组织机构的构成则存在差异.美国一流大学权力的分层分布相对均衡,内部管理的市场化、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特征明显;我国公办大学权力配置集中,管理机制开始实现制度化、现代化,但规范化程度不高,民主化特征不明显,市场适应性不强.适当借鉴美国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有利于增强我国公办大学活力和提高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