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站着教书,躺着看书,坐着写书,30多年来,我虔诚一念,心无旁骛,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读书与教书中,我有感而发,有思而作,写出了《语文教学长短论》这本书。[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作为对长期语文教学有关争论和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整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基于此认识,我在使用语文新教材,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力戒关起门来教书,注意开门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周卫红 《考试周刊》2012,(28):45-46
教书不能不读书。读书,消减了教书生涯的单调与寂寞,使教书成为展示自己人生风采的舞台。教书,因读书而更具活力,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4.
六年前,我在一所小学工作,教语文。因为年轻,也因为赤诚,一直在教学舞台上"冲锋陷阵":连续几年教毕业班,当班主任,一次又一次代表学校参加上级组织的课堂教学竞赛。虽然工作任务繁重,但是深感领导的信任,从未推辞。我知道,教书,或者说教语文,是我今生的职业。我从未想到要丢掉课本,离开讲台。后来,我调到中心学校,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因为不能兼顾教书,要离开讲台,当时的我一直犹豫不决。讲台,是我挥洒青春与激情的地方。多年累积的教学业绩,在地方上颇有口  相似文献   

5.
语文的色彩     
<正>听完赵谦翔教授的"绿色语文"教学的讲座,心里一直翻腾着"教绿色语文,享诗意人生"这几个字。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有多少语文老师能诗意地栖居在语文教学中,像他一样把教书当成了生命的享受,又有多少老师在教书的过程中想过自己的课堂会是什么颜色。匆忙之间,自己在讲台上也走过了20个春秋,前几年学校推行的所谓的教学改革我也是亦步亦趋。我一直感觉到教学无需模式,而一个老师的教学风格与他的性格和学科素养息息相关。所以,我依旧在自己的课  相似文献   

6.
马晓燕 《新疆教育》2012,(8):118-118
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这三条,归根到底是教书和育人的两个方面。教书和育人,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的教育过程。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则是教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学中我从不放弃每个细小的育人环节,寓教育于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吴湘水 《广西教育》2006,(1A):25-25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课程资源观,它要求教师从社会中、生活中、教学中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教活书,活教书。语文学习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让学生接触生活实际,才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掘出更多的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8.
弓人之子常为弓。在我们农村,祖祖辈辈都在那一亩三分地里翻来覆去。可父亲拧着劲儿让我上学,我终于成了村里的第一个师专生,跳出了农门。于是,弓人之子不为弓,农家孩子做了教书匠。张中行先生说职业:"如果环境容许选择,那就有如到餐厅点菜,应该点自己喜欢吃的。"通过努力,我进了餐厅,点了我喜欢吃的。这道菜用"教师"(职业)加"中文"(专业)炒成,熟了后唤作"中学语文老师"。竟然是回母校教书,在一个海滨小镇。  相似文献   

9.
六年前,我在一所小学工作,教语文.因为年轻,也因为赤诚,一直在教学舞台上"冲锋陷阵":连续几年教毕业班,当班主任,一次又一次代表学校参加上级组织的课堂教学竞赛.虽然工作任务繁重,但是深感领导的信任,从未推辞.我知道,教书,或者说教语文,是我今生的职业.我从未想到要丢掉课本,离开讲台. 后来,我调到中心学校,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因为不能兼顾教书,要离开讲台,当时的我一直犹豫不决.讲台,是我挥洒青春与激情的地方.多年累积的教学业绩,在地方上颇有口碑.课堂上,师生情感共鸣、情不能已的"高峰体验",是难得的精神享受.我十分珍视这种不期而遇的感觉,把它当作对辛苦工作的最好奖赏.尽管心中不舍,我还是服从工作需要去了中心学校.管理不像教学工作那样充实而有规律.  相似文献   

10.
许多老师跟我说,我做梦都想把课上好。他们向我讨教,怎样上好一堂课?我想了许久,把我一生教书的体验归纳起来,有三句话。一、每堂课都是金子常香玉演了一生的豫剧,她概括出演戏的要诀:戏大于天。教师上课,传道授业解惑全在课堂上,课大于天。但是,课的内容必须有金子般贵  相似文献   

11.
进大学已两年,虽说我学经济专业,但对语文的兴趣丝毫没有减退。这要归功于我在小学和中学时代老师的教育和家长的指点,他们帮助我培养了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与良好习惯,掌握了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回想在华师一附中六年学习中所取得的成绩,我还是感到很欣慰的。1986年我十三岁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天津,武汉等六家电台联合举办的全国少年儿童“听音响编故事”征文比赛中,  相似文献   

12.
我的教书生涯迄今已十余年了。十余年来,我的朋友们曾问我,你对教书感兴趣吗?开始我直言不讳地回答他们道:从小学到初中又读高中,压根儿没想到我的终生职业是教书,更谈不上兴趣了。的确,我早年的兴趣与教书毫不相干。读小学和初中时,我对音乐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至今这种兴趣也未  相似文献   

13.
积几十年读书、教书、写书之经验,我渐渐悟出一条规律:学习语文,有三个不一样,即对一个问题,想与不想不一样;想了,说与不说不一样;说了,写与不写不一样。  相似文献   

14.
怎样学语文     
我的语文的确学得满好,不敢说打遍天下无敌手,反正从小学到大学各种语文考试永远第一,到高中阶段就已经基本不用听语文课了,闭着眼睛也能得90分以上。可是我的语文本事主要不是从教科书上得来的,而是“功夫在书外”。所以我很怕你们跟我学歪了,我只好把我个人的体会半真半假地告诉你们几句,希望你们别当真,凡事还是听老师的没错。  相似文献   

15.
怎样学语文     
中学生朋友,总是有人不分羊年马年地命令我,跟你们谈谈怎样学语文。这对我说来,实在是个苦差事,仿佛是叫一个老叛徒给青年人讲讲革命道理。我的语文的确学得满好,不敢说打遍天下无敌手,反正从小学到大学各种语文考试永远第一,到高中阶段就已经基本不用听语文课了,闭着眼睛也能得90分以上。可是我的语文本事主要不是从教科书上得来的,而是“功夫在书外”。所以我很怕你们跟我学歪了,我只好把我个人的体会半真半假地告诉你们几句,希望你们别当真,凡事还是听老师的没错。要说怎样学语文,就必须明确你学语文干什么。如果你学语文是为了语文考试…  相似文献   

16.
我爱作文,我以作文为乐。我是怎样爱上作文的呢? 首先,是从小所受的启蒙教育。我爸爸、妈妈都是在大学教书的,姨妈在报社当总编。平时家里对我的教育,姨妈给我借来的中外名作,使我看见了敞开在我面前的文学大门,初步认识了这一美好的世界。家庭的影响,环境的熏陶,使得我从小就养成了爱读文学书籍的习惯,对写作产生了兴趣。  相似文献   

17.
怎样学语文     
中学生朋友,你们总是有人不分羊年马年地命令我,跟你们谈谈怎样学语文,这对我来说,实在是个苦差事,仿佛叫一个老叛徒给青年人讲讲革命道理。我的语文的确学得蛮好,不敢说打遍天下无敌手,反正从小学到大学各种语文考试永远第一,到高中阶段就基本不用听语文课了,闭着眼睛也能得90分以上。可是我的语文本事主要不是从教科书上得来的,而是“功夫在书外”。所以我很怕你们跟我学歪了,我只好把我个人的体会半真半假地告诉你们几句,希望你们别当真,凡事还是听老师的,没错。要说怎样学语文,就必须明白你学语文干什么。如果你学语文是为了语文考试成…  相似文献   

18.
怎样学语文     
中学生朋友,总是有人不分羊年马年地命令我,跟你们谈谈怎样学语文,这对我说来,实在是个苦差使,仿佛是叫一个老顽童给青年人讲讲大道理。我的语文的确学得蛮好,不敢说打遍天下无敌手,反正从小学到大学各种语文考试永远第一,到高中阶段就已经基本不用听语文课了,闭着眼睛也能得90分以上。可是我的语文本事主要不是从教科书上得来的,而是“功夫在书外”。所以我很怕你们跟我学歪了,我只好把我个人的体会半真半假地告诉你们几句,希望你们别当真,凡是还是听老师的没错。要说怎样学语文,就必须明确你学语文干什么。如果你学语文是为了语文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19.
怎样学语文     
中学生朋友,总是有人不分羊年马年地命令我,跟你们谈谈怎样学语文。这对我说来,实在是个苦差事,仿佛是叫一个老叛徒给青年人讲讲革命道理。我的语文的确学得蛮好,不敢说打遍天下无敌手,反正从小学到大学各种语文考试永远第一,到高中阶段就已经基本不用听语文课了,闭着眼睛也能得90分以上。可是我的语文本事主要不是从教科书上得来的,而是“功夫在书外”。所以我很怕你们跟我学歪了,我只好把我个人的体会半真半假地告诉你们几句,希望你们别当真,凡事还是听老师的没错。要说怎样学语文,就必须明确你学语文干什么。如果你学语文是为了语文考试…  相似文献   

20.
我最初在中山大学教书时,主要是教中国社会史。因为每周只有三小时授课,不够一个教授兼系主任应该担任的授课时数,于是加授三小时社会科学名著选读。所选文章有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中的头一章和末了一章,有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的末了一章,有黑格尔《历史哲学》一书的导论,有叔本华《意志世界》一书中论历史的一章,《共产党宣言》一篇,改用了一个题目,也选入了。我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想增加一些史学理论知识,并替少数英文程度较高学生接触一些外文名著,也打算以此作为教世界史的开端。1932年秋,我到暨南大学教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