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8年前.在南昌师范学校读书时,我便在桌上竖起了一道座右铭:“人文日新.从青年起;青年日新,从晨读起;晨读日新,从《江西教育》起。”这“情结”.伴我走过学生时代,走过教师生涯.走上教育局副局长岗位……28年.晨读之际。沉浸其中,慢慢感悟.渐渐成长。乐之不疲……受父辈的熏陶.高中毕业后,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下青年亚文化逐渐脱离"嬉皮士"、"光头仔"、"摇滚乐"等特征,从对抗式行动演变为温和式表达,从自我抒写转化为公共参与,由娱乐狂欢取代先锋抵抗。相对于主流文化,青年亚文化的自身特点和价值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高校学生工作者结合青年亚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引导大学生科学认知青年亚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综合能力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晨读文化形成性特点。方法:采用走访、问卷、网络等调查形式,面向部分高校大学生通过匿名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晨读文化形成性特点是自主性与依赖性并存;具体性与现实性突出;校园文化与多样文化之间的矛盾。明确晨读目标、激发晨读兴趣、养成良好晨读习惯、利用高校底蕴与资源是构建晨读文化形成性特点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伟大中国梦的践行者,他们的诚信直接关系到国家两个百年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诚信是德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因此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增强青年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对构建社会的诚信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对福州市三所高等本科院校的部分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分析数据了解当前青年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具体表现,发现青年大学生诚信形势堪忧,应对诚信危机刻不容缓。因此,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探析诚信危机的原因,并有针对性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对青年大学生诚信体系构建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婚恋观的改变以及当前青年群体的特殊心理机制影响下,当前大学毕业生中出现了"毕婚"一族."毕婚"对青年的发展存在复杂的矛盾影响,既满足其物质和情感需要又存在一定消极之处.广大教育者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加强婚恋观教育的同时,对其增加关爱和服务.  相似文献   

6.
青年群体在对偶像崇拜中形成固有圈层并衍生出的一种青年亚文化,是当今流行文化和互联网文化的重要组成.青年群体的追星行为从零散化往组织化发展,经历了"追星族""粉丝文化""饭圈"形成、"粉丝经济"四个阶段,是时代与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对偶像崇拜方式和媒介的变化.粉丝经济的形成,是以商业资本运作为主导,通过网络技术赋能,实现粉丝与偶像的良性互动,吸引青年群体自发参与.随着偶像、明星的影响力扩大,也凸显其存在的瑕疵与不足,并衍生如拜金主义、过度消费、盲目崇拜等不良价值观念,对青年群体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对青年群体的思想引导,需要从价值观、消费观、是非观三方面加强,在保持多元文化的同时,引导青年亚文化往积极健康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思想教育研究》2021,(2):F0003-F0004
北京工业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班(学生)(以下简称"学生青马班")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以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的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为学校事业发展作贡献的重要力量、培育契合学校发展特色的"青马"育人文化为建设目标,努力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筑牢青年大学生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凝聚广大学生的思想共识,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治理和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从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出发,围绕文科高职院校"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整合资源,开发项目,逐层对接,积极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的研究与实践,搭建起"志愿服务在社区、人才培养在社区、就业创业在社  相似文献   

9.
宣传画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都起过巨大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教的主要载体,"中国梦"框架下的系列宣传画与新时代党和国家、人民的愿景有机结合在一起,对解决当代人们的"道德危机"和"信仰危机"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青年大学生是国家最宝贵的人才资源,在高校艺术设计课程中融入"中国梦"宣传画创作,既体现了高校为培育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程体系建设上的努力,又是对现有"中国梦"宣传画的一种剖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就业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在经济快速发展、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中等职业院校青年学生的就业环境、就业观念、人际关系和职业选择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采用访谈法了解中等职业院校青年学生的就业现状,以马克思异化理论为基础,从劳动报酬、就业环境、就业观念和人际关系四个层面讨论中等职业院校青年学生就业异化的具体表现;从国家、社会、学校以及青年四个维度出发,探讨缓解中等职业院校青年学生就业异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高校非主流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社会转型期中,我国高校文化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时代的运作特征,其中非主流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凸现出来。本文通过界定非主流文化的科学内涵,突出高校非主流文化"社会性、变迁性、自发性、发展不平衡性"等内在特征,着力分析非主流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寻求应对高校非主流文化的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12.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以来,具有一定的成效,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其中以"青马工程"学员缺少实践机会和实践渠道尤为突出,在互联网环境下应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模式、实践渠道、实践方法,运用互联网的云服务、多渠道、信息化的特点,为互联网环境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践开辟新渠道.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参与是青年教育与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青年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由于专业性与校园文化的特点,在社会参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通过调查研究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社会参与的现状(包括方式、程度与效果),有针对性地在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进行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积极性、巩固学生专业技能与专业归属感、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形成现代的青年公民素养等多重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提出“文化自信自强”的概念,文化自信自强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支撑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青年大学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关键力量,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是思政课的使命。文化自信自强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文化自信自强,要从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夯实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主渠道、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三个方面入手,以更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相似文献   

15.
高校是青年人才聚集的中心,注重发展大学生党员,就是注重从青年和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高校是主阵地之一。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在高校,青年的价值观刚刚确立和形成,这一过程尤为关键。中国共产党倡导和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大学生党员的特殊性质,决定了他们能够更加适应从青年中来,到青年中去。大学生党员在高校青年的学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正确的青年价值观,是大学生党员的使命与责任。  相似文献   

16.
"家文化"建设和医院党建是高等院校附属医院服务社会、践行公益的两大重要思想保障。青年职工是高校附属医院医疗服务的生力军。本文从医院"家文化"服务理念、党委组织政治核心作用、青年党建的三者关系入手,着力研究文化助推医院党建带团建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使之为广大青年所接受和信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从"马克思主义青年化"这一角度出发,探讨当前我国实现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为在新形势下继续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就业同轨的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从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偏差、二者的内在联系探讨了同轨模式的基础.结合江苏大学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就业的实践操作,从"志愿式"就业模式的在校培养和毕业后培养两个层面,提出在新形势下推进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就业的同轨运行,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9.
"00后"青年大学生已经进入大学,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主流文化的影响熏陶和感召下,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是仍有部分青年大学生故步自封,沉寂在自我的愉悦和狂欢中,学习功利思想比较突出,生活消费主义较为普遍,社会责任感存在缺失,文化价值观取向偏差,造成青年大学生亚文化与高校主文化的冲突,这直接导致高校人才培养出现困境。青年大学生亚文化的形成与大学生面临的时代背景、高校教育、同辈影响和自身选择都有莫大关联。进入新时代,通过坚定确立高校主文化育人阵地、扩大高校主文化辐射影响范围、合理转化青年大学生亚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实现青年大学生亚文化与高校主文化的调适与整合,从而充分发挥高校主文化的实际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青年人才是企业人才队伍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和突击队.青年人才队伍的建设决定着整个人才队伍的前景.当前,许多企事业单位对青年人才的选拔、使用和培养等方面存在误区,只有对青年人才队伍的培育机制和动态发展予以推陈出新,及时转变观念,树立"三个第一"理念,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加大宣传力度,以人为本、创断并完善各种保障机制.合理适当加压培养,努力提高党管人才的科学化水平,才能扎实推进青年人力资源向青年人才资本转变.促进青年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