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建安赋风     
东汉王朝的衰微,使汉文学主潮——汉赋的衰微不可避免。东汉末年灵帝以经学为宗旨设立的鸿都门学内客观存在的赋家群落,因多有“无行趣势之徒”及创作上“熹陈方俗间星小事”(《后汉书·蔡邕列传)》而成为汉赋发展最后阶段的显著标志,但它同时是建安这个特殊历史时期赋文学的先驱。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建安赋家大都以方俗间里小事为题材,形成创作上的重要特征。建安赋与建安诗相颉顽。名声则  相似文献   

2.
汉末建安,文人思想获得解放,文坛上涌现出大量作家,他们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求真务实的姿态直抒胸襟,反映社会动乱,抒发人生感概,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以"三曹"、"七子"和蔡琰为代表的建安文人,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以遒劲风骨、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抒写现实,成就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3.
薛瑞泽先生在《三国婚姻重视门第说商兑》一文中已对三国婚姻重视门第说提出质疑,他认为"三国时期的婚姻并非极重视门第,门阀等级内婚仅仅处于萌芽阶段"。实际上,汉末三国时期的婚姻不止是"并非极重视门第",而且是根本就不重门第,通过对汉末三国时期嫁娶不重门第的婚姻案例作一梳理,同时对不重门第的原因作出剖析,特殊的年代门第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才是不重门第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乡间土断又称乡议或乡评,是我国古代选举制度中与察举紧密联系的一种民间人物评议,其源肇自先秦乡党教化。降及两汉,随着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和巩固,郡县制全面推行,政事日繁,用人量激增,如何识拔官吏于广众之中而又能做到有所凭借,便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与此相应,旧乡党教化机制逐步转换成人物品评机制。迨至东汉末年,遂发展为带一定普遍性和制度性的民间政治活动。究其实质,乡间土断处在察举进仕之首察环节,无可置疑地成为官方选举制度的一十  相似文献   

5.
由于新中国的成立,政治、经济制度发生了伟大变革,广大知识分子自身的要求和努力,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加上新型知识分子的培养,使中国知识分子主体的阶级属性在建国初期实现了从小资产阶级到工人阶级的历史性转变,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知识分子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和早年倡导积极备战、平素多训练兵士以待国之不测等军事思想相比,苏轼后期的军事思想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源于朝廷几次用兵结果狼狈的直接刺激,缘于他对战争破坏性和残酷性的清醒认识,以及对历代治乱兴亡规律的总结等。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考察天人观念的历史流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以王符“气”论、仲长统“人道为本”思想,以及曹丕黄初二年废因灾异杀人臣的旧制为代表的汉末天人观念与汉末文人主体意识高涨、众制蜂出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赋体文学的发展史上,建安时期是一个承先启后的重要时期,以“铺张扬厉”、“体物写志”为主要特色的汉大赋发展到这一时期,发生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转变:辞赋创作开始由宫廷走向广阔的社会,注重对作家主观情思的抒发,打破了汉大赋千篇一律,互相雷同的创作模式,显示出作家鲜明独特的个性风格,语言上由汉大赋的深涩凝重转向建安辞赋的明朗刚健、华美自然。这些转变为赋体文学的繁荣发展拓展了宽广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泰述 《现代家教》2000,(12):52-53
东汉末,出了一名大名鼎鼎的“神童”,他就是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孔子第20代孙孔融。孔融(150—208年),其父孔宙官至泰山都尉。孔融在汉献帝时,曾任北海相,因此后世把它称之为孔北海。  相似文献   

10.
汉末魏晋间,北方在军阀混战以及异族入侵的蹂躏下,人民向长江流域流亡,到了江南,和土著居民接触,所引起的政治、经济、民族问题,各不相同。兹按地区分三方面叙述于下: 一、扬州方面中国东南部扬州地方,在汉代所辖的区域,甚为广大,可证明在这地方人烟稀少,土地多未开辟,又有长江之险,兵马不容易渡过,所以是个很好的避难所在。山东河南及江准等地居民,当流末大乱中,一部分流到安徽,出寿春(现在帮县)经合肥而渡江南来。如河南项城的程秉和、在河南南部避难的诸葛瑾等都是为着中原大乱才到江东避难的。至於山东人到江东避难的,可以从泗水流域划一鸿沟,以作当时人民分向南北迁徒的界线。因为曹  相似文献   

11.
教学评价重在建以评促建促转变河南财经学院院长□吴铁军对教学评价,我们的思想定位是“教学评价重在建,以评促建促转变”,通过教学工作评价,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探索培养人才的途径。一、正确定位,促使...  相似文献   

12.
东汉末年,襄阳不仅一度成为全国的学术中心,而且盛行于中原地区的名士清议之风也波及于此,名士荟萃,品鉴人物,风流相尚,蔚成风气。汉末襄阳名士清议的盛行,既体现了荆襄地区的人文风貌,又与江东名士清议互相呼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吴楚文化的密切交融。  相似文献   

13.
张之洞在洋务运动大兴之时跻身倾向保守的清流派,但却在清流党逐步鼎盛之时,出任山西巡抚,逐渐从清流健将转向洋务殿军.在此阶段,张之洞通过与李提摩太的接触,对"西技"、"西艺"开始有了初步认识,这正是他从清流派转向洋务派的契机.张之洞将李提摩太"西化"方案中的兴办实业条款付诸实施,迈出了向洋务派转化的第一步.中法战争使张之洞直接接触到外部世界,战争的曲折艰难和令人愤懑的结局,更加速了他转向洋务派的进程.在督两广任上张之洞在粤兴办洋务,最终完成由清流健将向洋务殿军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汉末三国时期,由于持续不断的军事斗争的需要,中郎将等武官官号,开始被各个势力大量的授予臣下,各种中郎将频繁出现于这一时期的史籍之中。中郎将的大量授予,使得其自身逐渐发生分化,一部分虚化为散阶,成为了当时武散官阶的组成部分;另一部分则因其职责的特殊性而游离于武散官阶之外。三国后期由于各种将军号的大量授予,除了个别职责特殊的中郎将之外,大部分名号中郎将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5.
一、汉末社会风尚和学术走向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公孙弘以治《春秋》由布衣拜相封侯,天下学生靡然乡风。从此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社会阶层——士族。土族以儒生入仕的封建官僚为首,包容了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集团的知识分子,在西汉末年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王莽居摄之际,一部分士族屈志求全,颂德献符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物理概念转变的涵义和模型,讨论了学生物理相异构想的来源,并提出了进行概念转变的具体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授人以渔"是我国历代教学的经验结晶。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来看,"教学"的真正含义应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师只有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让他们掌握打开未来世界的钥匙。所以,教师教会学生  相似文献   

18.
何为观念?观念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形成的一种概括的看法。它在一定的认识阶段内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人们正是靠这种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观念意识去认识世界,并且借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并能动地作用于客观事物,不断推动社会前进。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实践中,也无时不在受着某种教育观念的支配,去从事种种教育实践活动。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激流中,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改变自己的主观世界,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从而使自己的观念意识、思维方式更能积极主动地适应蓬勃发展的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物理概念转变的涵义和模型,讨论了学生物理相异构想的来源,并提出了进行概念转变的具体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