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育文萃     
说的是素质教育 抓的是应试教育 邬志辉在《教育参考》 2001年第 1期撰文指出,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采取的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一方面要“应试”,另一方面还要“应素质教育”,即应付素质教育。所以在实践中出现上午应试教育、下午素质教育,课内应试教育、课外素质教育,一般学校素质教育、重点学校应试教育,白天学校素质教育、晚上家里应试教育等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搞来搞去,人人都在高喊素质教育,可人人都自觉和不自觉地践行着应试教育。在我看来,把所…  相似文献   

2.
本具体分析了“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教师、家长对考试的错误认识和错误做法,同时深刻分析了“应试教育”的危害。通过比较分析,论指出广大教育工作必须更新观念,初稿素质教育,也只有推行素质教育才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高举起素质教育的旗帜”、“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尽快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等等诸如此类的主张或口号,不绝于耳,这给我们的启发是,新时期十七年来(1977-1995)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实施过程(以下作“基础教育”),现在到了一个需要认真回顾的时候了。不过,可以肯定地说,设定这十七年来的基础教育主流或“本质上”、“基本上”、“‘根本上”是“应试教育”,不妥。但对所谓‘位试教育”的诉讼,已经有了权威刊物的判辞:“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4.
当前素质教育“误区”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分析目前素质教育讨论中,普遍存在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完全对立和互相排斥、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当作并列补充以及对素质、素质教育概念理解的偏差等系列“误区”,阐明了产生这些“误区”的具体原因,并指出了这些误区给教育改革带来的弊端。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新探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孙惠卿实施素质教育,不是对“应试教育”全盘否定,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应试教育”也有素质教育的因素,不能说“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没有好的素质。“应试教育”的问题在于“偏”,即偏重智育,轻视德育和体育...  相似文献   

6.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主要差异高天顺针对原来“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现在提倡“素质教育”。这种提法、这种导向,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而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素质教育”,这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教改课题。那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应试教育”中存在的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德育缺失现象,并对德育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阐述,从而提出了一些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切实加强德育工作,努力改变德育缺失现象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8.
反思“素质教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搞“素质教育”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成效甚微,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对“应试教育”存在认识误区,没有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真正把握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各自的内涵。而且,有时候,经常出现“素质教育”理论与“应试教育”理论相交叉、难辩清的情况,这就使得“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理念于实践中的实然相矛盾。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开展了一场深刻的改革——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10.
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应试教育”日益成为科教兴国战略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严重障碍;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已成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立足于教育模式的转变,探讨了素质教育概念的涵义,阐述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各自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本质特征,从“应试教育”诸多弊端的分析中,得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文检课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的作用朱雪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改革的结晶,是把学生培养成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文检课属师范教育的能力课范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起着显著作用。文献检...  相似文献   

12.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江苏省射阳县新东初中吴运友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界开始了对“应试教育”模式的反思,教育理论界针对教育领域中“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了教育应从根本上改变指导思想,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命题。当今,发展素质教...  相似文献   

13.
时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似乎已铁定成了一对“亲密敌人”。说它们是敌人,是因为许多人总认为,只要有“应试教育”就无法实现“素质教育”,而一提“素质教育”就得马上把“应试教育”踢开,永远别让它回来。说它们亲密,是因为人们一谈“应试教育”就必然提及“素质教育”,而一谈“素质教育”又绕不开“应试教育”,二者亲密得如同连体婴儿,相互都不愿连着,却暂时还分不开,可又必须得分开,分开了,又依然是同母手足,对立中有着统一。目前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似乎更像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李宁 《农村教育》2005,(6):34-35
自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来,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文章可谓是铺天盖地.确实也有不少就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做出了深入地阐述.笔者就自身的理解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总得来说就是:应试教育不能全盘否定.但原有的模式一定要改:  相似文献   

15.
“人本”与“经本”博弈——素质教育何以步履艰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登华 《教育导刊》2007,(12):12-14
素质教育彰显“人本位”的理想追求,体现了对人的人文关怀;应试教育则反映中国现时“经济本位”的实际需要.适应了现代化先行国家自19世纪初以来的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在素质教育的理想追求与应试教育的现实适应性二者之间,存在跨越世纪的发展鸿沟。这种鸿沟,导致在“人本”与“经本”的博弈中,应试教育占有明显的阶段性优势,加之素质教育自身存在着先天和后的缺陷,从而使素质教育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16.
实施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应处理好几个关系。一、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作为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应试教育”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改变这种教育模式已势在必行。但“应试教育”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由素质教育所取代,所以实现由“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举措。这就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要学会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以自己的创造性激发和带动学生的创造性,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  相似文献   

17.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本文试图从遵循素质教育四项原则的基本点出发,联系“应试教育”的弊端,探讨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杨银付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不是对立的?回答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不是对立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理解“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这两个前提性概念。在前提性问题上认识不一,就去争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  相似文献   

19.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存在着对举对立的联系,找准二者之间的这种联系,才能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估体系、教育环境和教育者素质要求六个方面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调查发现的问题与思考黑龙江鹤岗市教育学院毕今贵在“八五”期间的这一轮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任务完成后,我市举办了一期以提高中小学校长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认识,推动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目的的中小学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