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儒家传统重人伦、权威化等价值取向及其重直觉、重整体等思维方式对当代教育的学生观、师生观、教学质量观等各方面产生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当代教育既要继承和发扬儒家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要善于弃其糟粕,吸收和创造先进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是科学发展观的起点和归宿。坚持以人为本既要重视人民,又要重视人人;既要重视“群体”的量的价值,又要重视“个体”的量的价值;既要关注国民生产总值,又要关注国民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3.
西方哲学大体经历了五种思维方式,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思维方式的确立,标志着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实践论思维方式将哲学的主题和使命由“解释世界”置换为“改变世界”;它实现了探索本体论问题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它将合理性追求融入本体论问题的探索之中,强调事实与价值在社会历史中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课程的基本价值,要求我们尊重生活,尊重生命,尊重个性,用事业的标准来衡量高等教育课程,强调人性、人情、人文关怀,整合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超越固定课程内容,实行人性化管理.这是高等教育办学精神、教育观念、培养目标之所在,也是高等教育课程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改革的思维取向和价值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既是指导改革的重要理念,又是改革的基本目标。就当前情况而言,在改革的思想保障上,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保改革的人本方向;在改革的方法选择上,完善工作方式和工作思路,在体制转型、机制转轨中实现以人为本;在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上,全方位多层面把握当前的社会矛盾,在改革中落实以人为本;在改革的价值取向上,从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要求出发,在改革中体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当代社会的本质和核心,也是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我国成人教育存在目标定位的功利化倾向、价值追求的片面化倾向、教学方式的单一化倾向等价值取向上的偏差.为此,需要在以人为本的视域下对我国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予以矫正,即成人教育要实现目标定位的科学性、要体现成人的主体性、要关注成人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7.
思维方式是一定文化的特质,是一定文化之所以成为该文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重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于和谐价值的追求,就应该了解为什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于和谐价值的追求是那么恒久。决定这一点的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整体思维方式,即讲求一元、天人合一、注重整体、追求和谐的独特思想;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尤为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家、人与国之间关系的和谐,由此衍生出独特的中华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公共政策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表现为:公平与效率失衡;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城乡、区域发展失衡;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失衡。只有将"以人为本"作为我国公共政策的核心价值取向,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效率与公平并重,更加注重公平"转变,才有望摆脱困境,赢得经济和社会的长足发展和进步,使和谐社会的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新闻传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体现人文关怀;珍视社会责任,贴近民众情感;注重民生报道,关怀人的社会本性;协调基本关系,构建和谐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哲学基础.文章针对我国现行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忽略"以为人本"理念的表现,分析其成因,并对"以人为本"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定位与完善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具有丰富的内涵。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的价值观和评价尺度,主要表现为尊重人、依靠人、解放人、塑造人等。坚持以人为本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学思维是文学研究一个难以回避的课题,情感取向应该是文学思维的核心因素。从远古的神话到现代的荒诞派文学,离开了情感就无法进行解读。情感取向不仅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同样体现在文本内涵以及读者解读等整个文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全党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哲学之思的历史传承,是唯物史观的现实体现,更是社会发展的未来内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教学价值的幸福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塑造幸福的人,是教学的重要目标,重要的教学价值取向。教学价值的幸福取向意味着教学关注、给予与实现学生的幸福。学生的幸福可以解释为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其生理、心理和伦理都能得到满足的心理体验,是这三者的统一体。因此,教学目的应追求学生的身体、心理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伦理需求;教学过程应是知识教学与学生的身体发展、伦理发展相统一;教学关系应塑造"关心型"师生关系;教学评价应该体现"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当代写作学研究经历了从"文本主义"到"人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其间有三次重要转向。由"写作过程论"向"写作主体论"的转向最具深远意义,但也存在重要缺失,主要体现为研究主体构成上的失衡、静态固化的思维方式与发生学视角的缺席。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满足个体发展需要的内在价值及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外在价值,其内在价值的定位在于:为具有实践能力优势的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其外在价值的定位在于:将认识方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大学阶段道德教育思想定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就近年来日益上升的大学生罪错行为,从自我意识、需要追求、兴趣追求、不良环境、情感意志等方面系统地剖析了其心理成因,并在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是由多元价值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其价值取向分社会、企业、学校、个人等的价值取向,比普通教育更为复杂。职业教育要满足多元价值主体的各种合理需求,就必须优化调节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确定导向性的价值目标;科学合理地使用职业教育资源;目标定位于创业型职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体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是现代化的主体对自身根本利益的追求,是主体行为的根本动机,也是主体进行价值评价的根本标准,这种价值取向就是学校体育的目标价值。文章从学校体育的核心价值和学校体育现代化价值取向的定位及定位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等方面对学校体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基本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