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验作者激情学会表达方法江苏张勇朱自清先生的《绿》是一篇饱蘸激情的散文。作者以细腻深情的笔调,描绘了梅雨潭美丽醉人的景色──绿,抒发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如果说写梅雨亭、梅雨瀑等陪衬物是作者淡淡的一笔的话,那么在第三段作者对“绿”的正面描写则是...  相似文献   

2.
同是写“绿” 风格各异──朱自清《绿》与宗璞《西湖漫笔》对比谈广西武鸣县教师进修学校潘福坚朱自清的《绿》和宗璞的《西湖漫笔》都是散文中的佳作。前者是高中教材的常选篇目,后者也一度选作高中课文。“绿”是这两位作家在这两篇文章中着意描写的景色。阅读这两篇...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先生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以它独有的清冷、幽静的景色描写,深沉含蓄的情感表白,引起读者的深深思考。  相似文献   

4.
《威尼斯》选自朱自清散文集《欧游杂记》,是一篇优秀的游记作品。朱自清早期散文,被人们赞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浦江清:《朱自清先生传略》)。无论是描写秦淮河上的桨声灯影,还是描写清华园里的月色荷塘,无论是描写梅雨潭的“醉人的绿”、“奇异的绿”,还是描写从寒冬中刚刚苏醒的盎然春意,蓬勃生机,各篇无不观察精细入微,结构严谨缜密,文字朴实传神。三十年代以后写的《欧  相似文献   

5.
朱白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问世己逾八十年,作为白话美文的经典之作,自上世纪30年代起,就被各类语文教科书所选用,其艺术魅力可谓历久而不衰。该文成功地描写了荷塘的月色和月下的荷塘,于景色描写中寄托着作者的真情实感,这种成功,应该归功于朱自清先生本人对古典诗歌手法的精妙运用和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6.
《绿》与《荷塘月色》同是朱自清先生手笔,这两篇文章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描写一样形象细腻,文辞一样秀美可人,笔调一样清新脱俗。但是,过细体味,深入比较,我们便会发现,这虽同是写景抒情的散文,却存在着微妙的差异,差异何在?概括地说,就是前者“浓”,后者“淡”。《绿》的浓和《荷》的淡首先从景物描写的色泽表现出来。《绿》中,作者为了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距离”理论 ,以朱自清先生著名作品《荷塘月色》、《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例 ,对朱自清散文的“距离美”特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荷塘月色》和《绿》是朱自清先生的两篇著名的写景散文.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体会朱自清先生在特定情境下的思想感情,是有一定困难的,教学时应把重点放在理解和学习景物描写的手法和语言上.当然,景以孕情,研究景物描写不可能不涉及景物描写的意义与旨趣,因此,除让学生熟读课文,背诵写景的几个段落,自然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外,在必要时对这两篇散文的写作背景与动机还应作适当的交待介绍。《荷塘月色》导读步骤:拟导语——创设意境  相似文献   

9.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在1927年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他和《背影》一起被誉为朱自清散文中的"双壁"。如果说《背影》通过淳朴的叙事,以美德与真情激动着千万读者的心,那么《荷塘月色》则借助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了情景交融的意境,带给读者是一种美的享受。《荷塘月色》是学生进入高三以来第一篇学习写景抒情散文,学生初中学习过朱自清  相似文献   

10.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文中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意境之美、绘画之美、语言之美。  相似文献   

11.
《绿》是朱自清先生一篇游记体的抒情散文,原为《温州的踪迹》之二,写于一九二四年二月。绿,是个抽象题目,很难写的。但是,在诗人、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笔下,却写得具体亲切、优美、动人。读《绿》之后,我们如同跟着作者一道,游了梅雨潭,不禁惊诧于那醉人而奇异的绿了!  相似文献   

12.
朱自清曾在《歧路灯》一文中说过这样的话:“写得虽简,却能处处扼要,针针见血。这种用几根有力的线条,画出鲜明的轮廓的办法,有时比那些繁琐细腻到使人迷惑的描写,反要直捷些、动人些。”这虽然是朱自清先生在评论清人李绿园的长篇小说《歧路灯》时所说的话,但同样也适合于他自己的作品,其描写父子情深的散文名篇《背影》就是这样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3.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文中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意境之美、绘画之美、语言之美.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先生在散文《绿》中把“绿”描写得生机勃勃,气象万千,令人倾慕与向往,此效应主要得益于努力追求向外伸展出去的辐射艺术的神工,形成了对画面的超越,展示出饱满的立体图,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增添了文章的美感层次。辐射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联想的辐射联想是...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著名文学家朱自清的散文《绿》是一件完美的艺术珍品,那么节选的《梅雨潭》(五年制第八册2课),则是这件珍品中的一颗熠熠闪光的绿宝石。佳作配彩图,可称是图文并茂,相映生辉,给人以美的陶冶,美的享受。一、自然景色的奇异美这篇优美的散文本身就是一幅风光绮丽的山水  相似文献   

16.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以精美的笔触对春作了全面、精细的描写,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走进《春》的世界,你可以领略到它的结构美、形象美、绘画美、语言美、情感美.真是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17.
《绿》是散文中的经典之作。朱自清先生把梅雨潭醉人的、奇异的“绿”描绘得鲜活灵动、淋漓尽致;把“绿”凸现得美貌可人、神韵悠长。我们真为先生的生花妙笔拍案叫绝!那么,朱自清先生为什么能够把梅雨潭的“绿”写得如此美妙而富有神韵呢?  相似文献   

18.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极富美感的散文。朱自清先生通过描写荷塘月色中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渴望自由的情感。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这篇优美散文的内涵。文章以《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为例,对高中语文审美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语文知识》1992.6李学开先生《何谓“女儿绿”》一文,认为“女儿绿”是从绍兴好酒“女儿红”仿拟而来,意在表明梅雨潭“醉人的绿”像家乡名酒“女儿红”那样醇厚醉人。《语文知识》1993.8谢逢江先生《“女儿绿”别解》一文,认为“女儿绿”可能是朱自清先生  相似文献   

20.
1988年秋季开始使用的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一册,除了保留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绿》之外,还选了朱先生的同事、朋友冯至先生写的回忆性散文《朱自清先生》。这篇文章不但对中学生了解朱先生的为人提供了具体的材料,而且对培养中学生如何从为文与为人相统一的角度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与写作水平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