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如何让学生喝了这一瓢而喜爱那浩瀚的大海?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时,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我觉得首先得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汉语古诗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中学古诗文教学的很好的方法。如何拉近古人与今人的距离,更有效地进行中学古诗文教学呢?我觉得首先得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中学古诗文的诵读训练呢?  相似文献   

3.
孙丽 《甘肃教育》2009,(10):43-43
诵读经典诗文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诵读经典诗文,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那么,教师该如何开展诵读古诗文的活动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作文》2007,(12)
初中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古文经典。如何让学生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更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我觉得首先得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呢?  相似文献   

5.
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如何让学生喝了这一瓢而喜爱那浩瀚的大海?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时,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我认为首先得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呢?  相似文献   

6.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诵读经典诗文可以让学生们养成高尚的品德。在经典诗文诵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诵读内容,耐心指导学生深入理解经典古诗文的内容,积极地帮助学生将古诗文精髓内化心灵深处的精神食粮。在教学中要努力避免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理想化,让传统文化精华在学生的身上焕发出无限的生机。  相似文献   

7.
从让学生在经典诗文中欣赏大自然四季的美、让学生在经典诗文中发现生活中的美两方面论述了诵读经典诗文的有益之处。在经典中浸润,在经典中徜徉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精神乐园,引领学生诵读经典更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那么古典诗歌阅读教学中唤起学生审美直觉的方法是什么呢?是诵读。诵读是“变文字符号为可感的视觉和听觉最有效的办法”。要想使学生品得其中真味,这就要求教师教读古诗词应在指导学生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  相似文献   

9.
申亚娟 《学周刊C版》2014,(6):162-162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能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诵读课是指以诗文,尤其是古典诗文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求解,在诵读中积累语言,最后达到将古典诗文变成自己语言习惯的一类阅读课型。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诵读课得不到重视,实效不强。针对这一现象,笔者特别对诵读课的特点进行了简要梳理,希望能对优化小学语文诵读课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优秀古典诗文意存高远,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中还蕴含着极深的美学、哲学意境,是一把开启学生心灵智慧的钥匙。本文就如何指导学生正确诵读,如何寓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于古诗文诵读教学之中,如何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学生内心世界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古诗诵读往往因缺乏得力的指导而显得苍白无力,学生读不出古诗特有的音律美、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以读传情、以读启智、以读传韵呢?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增加了优秀诗文背诵篇目,推荐背诵的优秀诗文篇目有240篇(段)。篇目的调整,不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是新课标基本理念的一种具体体现。学生大量诵读经典诗文,对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培育审美情趣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那么,如何有效落实背诵优秀诗文的要求,让经典诵读浸润学生心田,让经典之花在学生心田绽放呢?本人反复研读新课标,结合平时教学,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经过几年的教学摸索,我觉得古诗词课堂教学要将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本人按照三个步骤教学古诗词,效果相当不错。  相似文献   

14.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瑰宝,经常吟诵古诗文,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想象,使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因此,在古诗文诵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读通诗句,读出情感,读出诗韵,还要充分利用古诗文诵读这块阵地,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那么,在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挖掘古诗文本,陶冶学生性情  相似文献   

15.
李燕燕 《广西教育》2010,(16):46-46
如何让每一节经典诵读课都成为学生的愉快之旅呢?我的做法是:一、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诵读内容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而经典诵读课应从关注学生的兴趣入手。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兴趣较难持久,只有让诵读经典充满情趣,才能让他们"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6.
王小红 《学苑教育》2023,(10):37-38+41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古诗文诵读所占据的地位比较高,且其教学量也比较大。通过开展古诗文诵读教学活动,会让学生的文学品位变得更高,但是其整体教学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部分学生会产生抵触或者厌烦的情绪,这就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古诗文诵读能力应当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这样学生才能够较好地体会并感悟古诗文所蕴含的深意,但是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仍旧会存在着弊端性的问题,教学效果也会比较差。对此,教师必须要及时改变当前的古诗文诵读教学现状,解决其教学阶段所遇到的各类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怀,探索时代的轨迹,进而培养发展学生的感情体验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7.
璀璨的中华古经典诗文,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精神的结晶。近年来,嘉峪关市长城路小学开展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学校以"精耕传统沃土,让校园诗飘词舞"的校本活动为依托,扎实开展了"诵古经典诗文,营造书香校园"的活动,使学生受到心灵的熏陶。主要做法是:一、激发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首先,激发学生诵读古经典诗文的兴趣,以能吟诵千古诗文为荣。为此,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古经典诗文诵读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18.
黄爱琴 《广西教育》2012,(25):35-36
中华经典诗文源远流长,语言简练,意境优美,蕴含哲理。“经典是人类社会最有价值,最有用的知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要求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实践证明,诵读经典诗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如何引导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古典诗词歌赋在其间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辉。这些历经几千年岁月淘洗积淀下来的优秀经典诗文,不但是我们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蓄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和品格。作为语文教师,弘扬传统文化是一项神圣而美丽的事业。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要求学生不仅能诵读古典诗文,更要能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真正研读文本,细读文本,借助对细节的品读来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做到对诗文的意境和内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笔者就《与朱元思书》一文的课堂教学具体谈一下语文教师如何才能做好对文章的"细读",如何让学生的思维飞得更远。  相似文献   

20.
诵读经典诗文,是小学语文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识字量,丰富学生的文学底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指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其一,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做好诵读指导;其二,以课外教学为支撑,创设诵读环境;其三,以实践活动为契机,塑造展示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