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科苑》2018,(6):5-6
戈敢,男,1936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员,江苏如皋市人,1954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宁夏国营农场、农垦局农业生产处、科教处从事农业技术工作;1978年起,先后担任渠口农场场长、党委书记,农垦局生产处处长、科教处处长、副局长、宁夏农科院院长等职务,2000年2月退休。2006年担任自治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2011年至今担任自治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先后主持参与重大项目调研40余项,建言献策30余件。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苑》2017,(8):9-10
张志林,女,1933年1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张志林倡议、策划、亲自组织的“科普论坛”报告活动到目前为止已举办数千场,遍及大江南北20多个省市区,听众达50多万人次,获得多项奖励、多次表彰,受到各界的好评和听众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苑》2018,(6):13-14
李必湖,男,194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研究员、教授,土家族,湖南沅陵人,原湖南安江农校党委书记,怀化市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怀化市人大副主任,现为湖南怀化市老科协顾问。李必湖作为袁隆平院士的得力助手,是我国籼型杂交水稻“野败”基因的发明人,研究杂交水稻40多年,获得23项获奖成果,特别是“野败”的发现为杂交瓶颈技术保持系的突破做出突出贡献,是我国第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生物领域著名科学家。2010年退休以后,在身患绝症的情况下,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情系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苑》2018,(6):11-12
刘继南,女,汉族,1939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先后担任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1983—1989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校长,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院长(2004—2010年);现任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院长、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组委会主席、中国传媒大学名誉校长、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名誉校长、国家电影审委会委员,因对中国电视艺术评论30年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而荣获“荧屏守望者”称号。  相似文献   

5.
《今日科苑》2018,(6):15-16
何远光,男,汉族,194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广东肇庆人,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局长(退休后在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任副理事长、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何远光同志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政策水平,处事果断,勇于担当。善于团结同志,密切联系群众,倾听不同意见,作风民主,清正廉洁。参与老科协工作十八年来,工作积极,成绩突出。一是积极推进协会科普工作。  相似文献   

6.
《今日科苑》2018,(6):19-20
欧阳绍仪,男,汉族,生于1935年11月,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原江西省林业厅厅长,退休后先后担任江西省老科协副会长和江西省老科协林业分会会长。2001年以来,他率领老同志科技队伍,深入农村和林场开展科技支撑和科普宣传工作,开展技术咨询和建言献策活动,为政府提供科学决策服务,被广大群众誉为江西林业的一棵长青树。在老科协任职期间,欧阳绍仪每年都会提出一份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今日科苑》2018,(6):17-18
林尚杨,男,1932年3月出生,汉族,福建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焊接专业,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原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退休后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秘书长、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黑龙江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第一副主席等职务。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获得授权国家专利25项,主持或指导标准制修订12项,出版学术专著1本,培养博士5人、硕士4名。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苑》2017,(8):5-6
何秉贤,男,汉族,1931年1月出生(如今已86岁高龄),中共党员,大学本科。1955年毕业于甘肃兰州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志愿申请到新疆工作至今,坚守岗位,孜孜不倦地为新疆医疗卫生事业默默奉献。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苑》2018,(6):1-2
马怀新,男,194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汉族,教授级高工,四川省苍溪县人。他于1961开始先后在重庆大学工程物理系、热能动力专业学习,后于1969年开始在四川自贡发电厂工作,后于1990年任四川省电力工业局副局长,四川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2003年正式退休,退休后,结合工作实践,撰写了《循环流化床技术是我国劣质煤燃烧技术的必由之路》、《从多种脱流方式看CFB技术比较优势》、《世界首台超临界CFB锅炉研发的创新点》、《电力改革路漫漫》、《512汶川大地震对水电开发的启示》、《四川水电50年》、《新能源和新能源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0.
《今日科苑》2018,(6):3-4
王性炎,男,1933年生于成都,中共党员,教授。1956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并留校任教,曾任西北林学院院长等职,现任陕西省林业厅元宝枫高产示范建设项目首席专家。王性炎从七十年代至今,主持完成了9项国家攻关和省部重点科研项目,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省部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星火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6部。从1970年开始研究元宝枫这个中国特有树种,成为中国第一位研究并开发利用元宝枫的专家。  相似文献   

11.
《今日科苑》2017,(8):1-2
石书济,男,194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7年9月,石书济由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毕业分配到第四机械工业部第十研究所(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以下简称十所)工作至2001年12月退休,退休后仍由十所返聘工作至2012年12月。他先后被评聘为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1年批准为“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相似文献   

12.
《今日科苑》2017,(8):17-18
祖静,男,汉族,1932年9月出生,大学本科,共产党员。他是我国“存储测试技术”奠基人,山西省省劳动模范、科技功臣,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和发明三等奖各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他开发的数据存储记录器,成功运用于“神舟一号”、“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等航天项目,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地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今日科苑》2017,(8):7-8
吴甘美,女,1945年8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先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中国科协国际部、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工作。近50年来,她倾心促进国际交流,热心服务科技人员,甘心做科学家的服务员、对外合作的铺路石,退休后关心老科学家健康和中青年科技人员的成长,受到广泛好评,在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全力服务科技人员方面做出了突出地贡献。  相似文献   

14.
《今日科苑》2017,(8):3-4
朱平风,女,1941年9月出生,林业专业。她曾在陕西省林业厅造林处、西北农业科技大学经济林研究室工作。一位资深专家评价她:“朱平风有两个了不起,一是把亚热带水果栽培区向北推移1个纬度就难能可贵,而她却推移了3-5个纬度;二是她到目前已经审定了4个引种选种课题,多少人一生才能搞出一两个引种选种课题。”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苑》2017,(8):27-27
杨新潮,男,汉族,1947年7月出生,大学本科,中共党员。2013年广东省老科协换届后,杨新潮同志担任广东省老科协常务副会长,主持协会全面工作,团结带领班子同志,认真贯彻中办发[2017]9号文精神,主动接受上级的领导,不断明确办会宗旨、开拓工作思路、制定发展战略、规范协会管理.  相似文献   

16.
《今日科苑》2017,(8):13-14
陆懋曾,男,汉族,192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陆懋曾担任山东省老科协会长以来,陆续在山东全省开展“四级联动创先争优”活动,率先在全国开展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评定工作,积极探索新兴经济和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试点工作,2010年山东省科协成立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活动服务中心,在全国属首创。  相似文献   

17.
《今日科苑》2017,(8):23-23
李恩,男,汉族,1929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中共党员。李恩离休后,离休不离岗,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仍在科研、著书、关心下一代、医疗第一线工作。完成了《健康长寿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和基因表达》流行病学调查课题,以及《限酒量与健康的实验研究》等;编写专著和科普图书四部,达470万字。  相似文献   

18.
《今日科苑》2017,(8):19-20
秦裕琨,男,汉族,193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热能工程、燃烧学专家。84岁的秦裕琨始终坚持在科研第一线。他仍在承担一些重大项目科研的专家或技术顾问。他坚持跟踪国内外燃烧技术发展的前沿信息,引导开展科研项目,指导和带领年轻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攻关。  相似文献   

19.
《今日科苑》2017,(8):11-12
张春林,男,1938年2月出生,大学本科。曾参与国家低压电器“八五”至“十五”项目指南制定,是5项国防及重大工程配套产品的主设计。他现任天津市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天津市老科协科技咨询委员会主任、天津市技术市场协会科技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20.
《今日科苑》2017,(8):25-25
李庆鸿,男,汉族,1945年2月出生,大学本科,中共党员。李庆鸿退休后著书立说,建言献策,乐此不疲。接连出版51万字《新建时速200公里铁路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技术》、64.5万字《线路养修工作探索与实践》两部专著,对我国铁路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针对我国高铁运营后出现的疑难问题,多次接受各地铁路单位邀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