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友言在先     
胡莹 《兰台世界》2019,(8):10-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近1/3。各具特色的民族生活创造了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档案、少数民族古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相似文献   

2.
友言在先     
近些年来,数据挖掘、档案文化创意等词频繁地刺激着我们的眼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些高频词的背后实际上反映了各界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问题的重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一直以来都是档案工作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是连接资源和用户的关键环节,也是彰显档案工作者实力的表征。在不同历史时期,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呈现出了与社会发展、社会热点紧密结合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友言在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广泛,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需求日益提高。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档案是文化的"母资源",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载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
友言在先     
档案既是历史的原始记录,也是人类宝贵的信息资源、知识资源和文化资源。档案文献编纂既是开放、公布档案的重要形式,也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档案文献编纂成果是用户获得系统化档案信息的重要途径。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工作面对的社会环境、技术条件、工作方式、用户群体及其需求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研究与探索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与成果的利用不仅是学术探索,更是通过理论研究推进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友言在先     
《兰台世界》2018,(11):16-16
2006年5月28日发布的《2006年—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勾勒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框架,我国信息化经历了“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快速发展迈入“十三五”规划。在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下,档案数字化也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全国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永久档案数字化的比例,分别达到30—60%、40—75%和25—50%”。随着“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推进,为进一步规范档案数字化工作,国家相继出台了《文献档案资料数字化工作导则》(GB/T20530-2006)、《数字档案信息输出到缩微胶片上的技术规范》(DA/T44-2009)、《录音录像档案数字化规范》(DA/T63-2017)、《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DA/T31—2017)等标准,各省市为了适应区域范围的档案数字化工作也出台了相应标准。这些标准的出台和实施深刻反映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各行各业档案信息化的重点。一个行业的档案数字化如果缺乏标准必将步履艰难,信息的共享也将困难重重。工程设计档案作为工程施工和后期维护的重要参考凭证,其价值已为工程设计领域各方所充分认可。在工程设计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由于缺乏标准,将可能造成各自为阵的局面,也将可能出现一个个新的信息孤岛。为了避免惨剧的出现,如何研制、选择标准,对于工程设计档案数字化成果的长期保存和信息共享都将是巨大的考验。基于这样的考虑,对国内主要档案数字化标准进行一定程度的梳理,归纳其中可供工程设计档案数字化资鉴的部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友言在先     
从目前来看,学界对于档案价值的阐述有多个维度,但在众多的维度中,档案与权利的互动关系是较为令人关注的一个。公民的生产、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权利的实现和维护的过程。在权利的实现和维护中,需要更多真实的、可靠的证据支撑。档案作为证据体系中的一类,在各种业务活动中被广泛使用,发挥着重要证明力,为公民的权利保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2020年6月20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将档案开放的时间从30年缩短为25年,从国家层面上规定了档案归档的范围,这些法律的规定从档案管理的层面上助推了我国民生保障工程的前行。  相似文献   

7.
友言在先     
2018年下半年以来,以“局馆分离”为核心、强化档案馆文化事业机构性质定位的地方档案机构改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积极、高效、深入地挖掘档案资源的价值,讲好档案故事,拉近档案馆与年轻一代“数字原住民”间的距离,或许是机构改革后的档案馆打造更具亲和力的文化事业机构的新契机。2019年8月,科技部、中宣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坚持需求导向。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用先进科技手段,助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服务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8.
友言在先     
自我们课题组关注并致力于《黑图档》的整理与研究,已经有近三年的时间,我们发表的研究《黑图档》的第一篇论文是《从〈黑图档·咸丰朝〉看清代盛京内务府官员的选拔》(《山西档案》2019年第4期),截至2021年12月份发表的《〈黑图档·嘉庆朝〉所见营缮官员行政处罚初探》(《中国档案研究(第十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课题组围绕《黑图档》共发表学术论文48篇,围绕《黑图档》撰写硕士学位论文6篇;围绕《黑图档》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黑图档·档案房》档案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1BTQ0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1项嘉道咸三朝《黑图档》研究(项目编号:20JHQ012)、省级科研项目5项、市级科研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2项。  相似文献   

9.
友言在先     
孙大东 《兰台世界》2019,(11):10-10
全媒体时代,档案用户的需求不断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2012年,毛天宇、常杰在《档案管理》杂志上发表了《全媒体时代档案宣传的新思路——以BTV“档案”栏目为例》一文,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专门探讨档案全媒体应用和传播的文章。此后,相关研究逐渐丰富,研究深度及广度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从档案全媒体的具体应用到全媒体在档案、图书情报领域信息资源的整合策略,从全媒体背景下电子档案管理和档案管理平台建设到信息传播中的档案受众,从全媒体在档案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到全媒体档案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服务……全媒体为档案信息资源、档案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方式,在这种背景下,用户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未来,如何满足用户的多元性、个性化需求将成为档案全媒体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友言在先     
赵屹 《兰台世界》2020,(2):15-15
本组约稿的主题为“数字档案馆的多样态——国内外档案工作进展及启示”。随着网络环境、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档案的急剧增长,数字档案馆成为未来档案馆发展的新形态。在数字档案馆建设过程中,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新技术的产生、每种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将会对数字档案馆建设产生重要影响。档案工作选用不同的技术、执行不同的策略将会塑造出不同的数字档案馆。  相似文献   

11.
友言在先     
“把握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政协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会上着重强调了学术研究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辩证关系。学术研究的历史性,即以历史眼光把握学术发展的源流与脉络,以求对中国学术历史进程予以深入关注和深切解读;学术研究的时代性,即以发展眼光把握学术发展的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以求深刻反映时代历史巨变、描绘时代精神图谱。历史性与时代性相辅相成,共同助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友言在先     
数字人文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包括图情档在内人文学科的研究范式。数字人文试图依靠数据化的资源,解放人文研究者在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方面的工作,以一种全新的知识表达方式去诠释、证实、发现新的研究成果。如同其他任何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一样,数字人文在与档案学科融合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批评和质疑。这种质疑的声音主要是出于对技术和数据的不信任,是人文精神和工具理念的又一次交锋。尽管有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但是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范式,数字人文研究已经开始在档案学领域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友言在先     
公共档案馆社会影响力是指公共档案馆作为社会构成的一种客观存在对社会生活中的个人、团体、组织等社会主体的认知、情感、意见、态度、信仰以及行为等方面所产生的效力。这种使社会主体发生态度、情感甚至行为改变的影响力是说服性的、潜移默化的,其直接表现为在社会主体心目中的知名度、重要程度以及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等层面。  相似文献   

14.
友言在先     
宋雪雁 《兰台世界》2022,(12):25-25
档案文献资源蕴含丰富的知识和社会记忆,是人类文明传承与发展的载体,为跨时空的文化传播与交流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数字技术推动了数据化知识组织模式的发展,为知识构建以及更高效的知识服务提供支撑,为人文学科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档案文献资源知识构建与知识服务研究中,知识地图、本体等技术与方法的应用,推动档案文献在数据层面的组织,通过知识构建深入揭示档案文献知识内容与知识特征,构建各类档案文献知识间的语义关联,实现知识导航与知识发现。  相似文献   

15.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和地理环境的特点在意识形态中的反映,是该民族智慧的结晶,凝聚着该民族的感情、意志和追求,体现着民族精神,是民族的标志,对民族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民族档案是反映本民族历史面貌的真实记录,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文化建设中亦占有一席之地。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好各民族档案,并促使民族档案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不断提高民族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是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档案工作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一、民族档案在民族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民族…  相似文献   

16.
清朝是由少数民族满族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1644年清军入关建都北京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一百九十余年的书和档案立法活动,基本上是我国封建主义档案管理活动的延续,主要继承了唐以来特别是明朝制定的档案法规。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由于西方列强相继入侵,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一方面顽强地保留了档案法制建设方面优秀的民族遗产;另一方面,也开始吸收资本主义国家在档案管理、保护诸方面先进的制度,实行一定程度的改良。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少数民族档案也称民族档案,是我国档案宝库中的-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档案法>对"档案"的定义,民族档案也可以表述为:少数民族政权、个人和历代中央政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反映少数民族政治、历史、经济、军事、天文、历法、医药、教育、哲学、伦理、宗教等方面情况,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18.
浅谈少数民族档案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玲 《云南档案》2003,(2):20-21
少数民族档案的概念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少数民族档案是少数民族地区机关、社会组织以及土司、家族和个人在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军事、社会生活、民族习俗等各种活动中形成的以文字、图表、声象为符号的各种载体和形式的文件村料。有的又认为凡是反映少数民族历史、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等方面的档案文件就是少数民族档案。有的则认为少数民族档案是用少数民族文字书写的文件材料和其它载体形式的原始记录。概括起来:少数民族档案是少数民族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反映其社会活功的各种载体的原始记录。它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产…  相似文献   

19.
档案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客观地记载和反映社会发展的真实面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真实见证。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真实地记载于各个历史时期形成并保存下来的档案之中。档案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档案法》明  相似文献   

20.
档案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活动的真实记录。档案不仅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原始性、真实性、权威性更使之成为其他各种信息产生的基础和源泉。政府是社会生活中最大的信息制造者和档案拥有者,目前各级政府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