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数字新闻情感转向的背景下,情感因素已经融入短视频新闻生产实践的每一个环节。带着个人情感走进网络公共空间的公众,在社交平台上进行各种社交行为的同时,也在寻求一种情感上的认同和共鸣。目前,主流媒体的转型进入深水区,众多主流媒体将短视频纳入传播矩阵,主流媒体短视频日益重视情感传播。作为主流媒体探索抖音平台的先行者,人民日报于2018年9月正式入驻抖音平台,  相似文献   

2.
殷樱 《新闻战线》2023,(24):80-82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短视频平台已成为主流媒体进行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主流媒体纷纷入驻各类短视频平台,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11家主流媒体在抖音平台的传播为例,探究主流媒体抖音号的内容生产策略,以期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多样化移动终端设备的出现为主流媒体带来机遇与挑战,人民日报搭乘短视频蓬勃发展的快车,率先进驻抖音短视频平台。研究新时代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人民日报”抖音号作为主流媒体短视频的成功典范,其传播策略紧扣移动互联网时代高速发展和多样化移动终端的特性。本文采用随机抽样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人民日报”抖音号发布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个例,总结出“人民日报”抖音号短视频作品具有“正能量的主题选择”“平民化视角”“共情式呈现”三大特征。进而将其置于“5W”视角下考察,得出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必须遵循的三大策略:明确主流媒体的定位、创作高质量视频内容和密切关注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4.
张志安  林功成  章震 《传媒》2019,(5):15-18
2018年,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成为继微博、微信后互联网又一“明星产品”。截至2019年1月,抖音国内日活跃用户已经突破2.5亿,月活跃用户突破了4.5亿。抖音不仅成为年轻人进行日常表达的重要平台,也预示乃至引领着中国互联网的视觉化传播趋势。面对抖音短视频如此迅猛的发展趋势和庞大的用户基数,从2017年3月份开始,主流媒体纷纷入驻抖音平台。从数据上看,媒体抖音号开设时间短、涨粉快,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
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到9.34亿,用户使用率为90.5%[1]。这意味着,短视频已成为国内互联网的底层应用。短视频新闻通过微观化叙事及视听一体化的传播优势,将传统的图文和视频新闻以更直接简单的方式呈现,日益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新习惯,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也发展成为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新阵地。本文从短视频新闻传播实践出发,以湖北日报抖音号为研究对象,分析目前主流媒体爆款短视频新闻的基本特点,并提出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移动化、碎片化、娱乐化、视频化的互联网传播语境下,主流媒体面临着众多挑战。中国主流媒体如何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重获关注度与话语权,找到更易于当前用户接受的内容及传播方式,更好地传播主流价值、引导舆论,是应该探讨的重点。自抖音平台出现后,为更好地占领“民间舆论场”,中国主流媒体与抖音平台的深度融合发展成为主流媒体转型的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全面梳理主流媒体抖音账号内容传播的特征,深入探讨主流媒体抖音账号内容传播的问题,为主流媒体与抖音号实现进一步深度融合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也为主流媒体的未来发展提供路径思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短视频传播形式的兴起,抖音短视频成为受众面最广的短视频平台,各类图书馆开始创立官方抖音号,开展信息发布、读者互动等服务。以18个各类图书馆抖音号为调查样本,采用网络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对调查样本的发布内容、互动效果及其显著特点等进行分析,探讨图书馆抖音号的运营流程,并针对现阶段图书馆抖音号的运营状况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郇安妮 《今传媒》2023,(2):39-42
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级媒体意识到转变传统媒体内容生产思维方式、拓展传统媒体内容分发传播渠道的重要性。县级融媒体为了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抢占新兴舆论阵地,纷纷加入了短视频行列,在抖音等平台开通了账号。本文针对县级融媒体短视频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以江阴市融媒体中心抖音号的运营实践为例,从基本情况、运营优势、运营缺陷三个方面探究县级融媒体抖音号的发展路径,并就县级融媒体抖音号存在的运营乏力问题提出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柯晓 《东南传播》2021,(9):127-129
近年来,各种短视频平台迅速崛起,抖音平台以规模庞大的日活跃用户基数吸引了不少地市级党报开设账号,成为地市级党报进行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本文以莆田市湄洲日报社(抖音号为"莆田新闻")为例,浅析地市级党报如何利用抖音平台促进信息传播,扩大自身影响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促进媒体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接丹丹 《传媒》2019,(11):46-49
伴随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短视频的传播形态日益流行。作为短视频领域的热门应用,抖音凭借其内容基调的娱乐性、表达形式的生动性等特点,逐渐成为传播城市形象的重要平台。普通市民通过抖音成为城市形象定义者,多元用户群体参与城市形象传播,从不同视角深入到本地饮食、方言等市井内容,组合成立体的城市形象。针对抖音短视频的传播规律,笔者提出城市形象传播的GHOST(鬼才)策略,即政府官方背书、跟随舆论热点、优质原创内容、专业服务外包、全方位传播矩阵策略。  相似文献   

11.
袁理 《新闻前哨》2023,(1):11-12
在新一轮的媒体浪潮中,以央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步入短视频这个新的战场,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信息,为受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新闻内容,从而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提升主流媒体的竞争力。本文将以“央视新闻”抖音号为研究对象,分析短视频新闻的优势,以及主流媒体在短视频平台的内容特色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谈沪豫 《青年记者》2020,(11):80-81
目前,抖音已经成为企业、媒体、政府机构重视的传播平台.在城市形象传播的过程中,抖音以其独特的产品特性发挥着显著的作用.抖音:城市形象传播的载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城市形象的传播要求发生了变化.移动端短视频替代传统互联网图文传播成为主要模式.同时,城市形象传播的主体也相应发生变化,从政府单一宣传到以政府为主导,联合社会力量共同传播.因此,立足城市文化和城市居民,以用户需求为驱动,以用户生产为内容来源,以短视频为载体的手机App,更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城市形象传播的要求.抖音既为城市形象传播提供了平台,又为其制造了话题热度,承载了城市影像呈现与文化表达,在城市形象传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短视频的出现及盛行,无疑给各大主流媒体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不少主流媒体也纷纷开设其官方抖音账号,以求在短视频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本文通过分析《新闻联播》抖音号的传播内容及特点,探寻主流媒体短视频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4.
游祯武 《传媒》2021,(2):49-51
抖音短视频以其内容丰富、适合移动观看、生产效率高及平民展演等优势,在移动短视频领域脱颖而出,吸引了众多主流媒体纷纷入驻,以适应新的媒介环境,提升自身影响力,探索转型路径.本文基于目前主流媒体在移动短视频领域的发展现状,结合"央视新闻"抖音号的实际案例分析,探析主流媒体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策略创新,以期为其他主流媒体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江素珍 《中国出版》2022,(10):35-39
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抖音账号上涉及国家形象的短视频为例,研究其功能特征,并从结构特色、主题分布、叙事特点、内容表达这四个方面探究主流媒体如何利用社交平台建构国家形象。重点对主流媒体国家形象短视频叙事风格的多重转变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些转变更契合短视频的传播特点。最后从语言讯息、图像讯息、价值观讯息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主流媒体短视频中的国家形象建构问题,以期多维度呈现社交短视频中的国家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16.
短视频传播已成为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的重要抓手,通过各类商业媒体和社交媒体搭建的传播平台,网络用户不仅可以获得海量的短视频信息,还能成为创作者和传播者。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倒逼传统媒体必须开展融合转型,利用抖音、快手及微信平台的短视频功能,实现主流媒体新闻信息的短视频化,已经成为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的转型主流模式。但受到采编思维和传播模式的限制,传统主流媒体在内容娱乐性、传播互动性和选题开阔性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本文以山东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创办的视频号“弄潮+”为研究对象,探索广播电视媒体应如何转型短视频传播,重塑短视频时代的主流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李霞  陈耕 《传媒》2020,(2):49-52
轻松娱乐的短视频平台抖音,正在逐步介入科技传播的领域,这不仅为抖音增加了新的内容类型,也让科普借助短视频进行科技传播成为可能。以用户为中心的科普信息化为科普内容与普通公众间更广泛、深入的连接创造了机会,为科技传播提供了更多样化的传播生态。本文以抖音为例,关注社交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深入探析信息传播技术在科普中的应用,从而在未来发展中建立更加成熟的互联网+科普的服务形态。  相似文献   

18.
邓醒  黄泓森  张常逸 《东南传播》2021,(11):124-126
随着5G网络用户数量的激增,抖音成为大多数数字用户内容消费的平台和端口.当前,抖音日均视频搜索次数突破4亿,政府机构入驻抖音已成为抢占短视频舆论引导阵地的必然手段.在后疫情时代,数字用户的虚拟与现实生活界限更加模糊,抖音不仅是大众文化生活的消费平台,更是普法内容传播的合理路径,政府、县级融媒体中心以及地方网络红人等使抖音普法内容生产与传播主体个更加多元化且复杂化.本文尝试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以地方政务抖音号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抖音普法内容在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提升政务抖音号普法效果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9.
欧阳丽  王玥 《传媒》2024,(2):65-66+68
<正>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流量红利的消退,短视频内容生产开始向垂直化方向演进,新闻内容生产者在生产优质内容的同时,如何通过有效的黏合机制维持与受众的强关系,深耕互动传播以提高传播力,就成为未来传播制胜的关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我国广电领域的权威主流媒体,在整个国家话语体系内处于核心地位,也是主流媒体融合转型的先行者、示范者。截至2022年3月30日,央视新闻抖音号粉丝量达到1.5亿,作品数7575个,总点赞77.0亿次,飞瓜指数1264.3,凭借优质内容、创新形式、多维互动等,赢得了受众广泛好评与认可。而在流量红利消退的当下,央视新闻抖音号依然有着粉丝增量22.5w的不俗表现,除了其品牌、  相似文献   

20.
抖音短视频作为新媒体时代的社交传媒平台,以全媒体、即时传播、即时反馈为特征,近年来成为塑造地区、地方形象的创新途径,成为展现少数民族地区风采、提升区域形象的重要平台.在部分境外反华媒体借新疆议题污蔑新疆形象、中国形象的背景下,本文通过梳理抖音短视频所传播的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形象内容,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形象在抖音平台上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