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诗文集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据考证,“集”之名最早始于东汉,其后日益兴盛,数量繁多,并最终得以跻身传统目录学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之一。其中,辑集一家诗文作品者称为别集,汇集诸家诗文作品者则称为总集,而尤以别集亦即个人诗文作品集最为盛行。在历代进行诗文创作的庞大作者群中,有一个不太为人注意的特殊群体,尽管其人数不是很多,但其地位却绝不可忽视,这就是中国历朝历代的帝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刘蕊 《图书馆杂志》2022,(9):130-136
1935至1939年间,王重民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整理和编纂《伯希和A藏B藏目录》,并就目录体例、编纂方法等问题致信伯希和,商讨交流。这些书信保存在巴黎吉美博物馆伯希和档案Pel.D38号卷宗中,合计11通,尚未被披露。通过考释信件内容,可知《伯希和A藏B藏目录》的具体编纂过程,这也是研究王重民生平和目录学思想的重要资料。同时,也为了解王氏与伯希和的具体交往、中法学术交流提供了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3.
郭琪 《历史档案》2017,(4):F0002-F0002
腰牌,是清代广泛使用的身份凭证之一,有船户、关隘、仓户等腰牌,其中尤以宫中为多,至溥仪小朝廷时仍有使用。  相似文献   

4.
清代科举状元研究中,114名文状元的籍贯、地域分布等问题已基本明晰,但109名武状元的籍贯和地域分布问题仍未完全清楚。以往学者对武状元籍贯和地域分布问题的研究,多根据清人朱彭寿《旧典备征》中的"武鼎甲考",但该书对清代武状元的记载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缺载14名武状元籍贯;二是对一些武状元籍贯的记载不准确。本文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武会试录、武登科录和小金榜等档案,对《旧典备征》"武鼎甲考"中缺载和记载不准确的武状元籍贯进行考订,并在此基础上对清代状元的地域分布问题试做分析。  相似文献   

5.
漕运水手是清代漕粮运输的主力军,多为运河沿岸州县通过地缘、血缘关系招募游民到漕运水手队伍中来。以往学者多着眼于漕运水手不法行为的性质及对社会之危害性的研究。本文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中记载的漕运水手不法案件为基础,以漕运水手本身环境需求为出发点,探究引发此类案件发生的内在因素,指出此类不法行为的发生原因,揭示了漕运水手对经济待遇的需求与国家政策取向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清代的雨泽奏报开始于康熙初年,康熙后期基本形成,但作为一项常规事宜则正式确立于乾隆年间。雨泽奏报存在经常奏报和不规则奏报两种形式,经常奏报要经过州县到行省层层上报的一套程序。州县等地方上的奏报有旬报和月报之分,且旬报、月报都有不同的格式,基本上都要逐日书写每天的天气情况,如遇雨雪则详写起止时辰和入土分寸;而督抚上报中央则是按月奏报,以奏折、清单、夹片三种形式并举,没有固定的格式要求,或繁或简,对通省雨雪情况进行说明。不规则奏报则没有固定的奏报人员、程序、时间和格式。对于清代雨泽奏报制度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清代卷》一书,2017年4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8.
龙圣 《历史档案》2017,(3):108-112
彝族是中国境内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川、滇、黔、桂四省。关于何时开始用“彝”称呼彝族这一问题,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认为用“彝”称呼彝族最早见于清嘉庆年间王谟所编《汉唐地理书钞》①;第二,用“彝”取代“夷”是解放后所创②。那么,如何认识上述两种观点?本文以清代档案为中心,拟对此问题进行考论,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清代的司道府官员,位于文官体系的中上层。这一群体对上辅佐总督、巡抚,对下为州县官员表率,承上启下,责任重大。司道府的优劣贤否,直接关系地方吏治的清浊。清代重视对司道府官员这一群体的考察,清前中期,对两司道府的考核制度有考满、朝觐考察、大计等;乾隆后期,形成了针对司道府官员的"年终密考",体现了清代官员管理制度的不断探索、发展、完善的过程。在不同的考核制度下,考察文本的内容亦有所不同。对司道府官员的考核监督,是清廷整顿地方吏治的重要内容,通过定期的考核,及时升迁黜陟,保持中层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本文利用档案史料,关注司道府考核制度的变迁和相关考察文本,以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深入。  相似文献   

10.
殿试是清代科举体系内最高级别的考试。殿试结束后,读卷官将开展阅卷工作,并将其中优秀的10份试卷列入荐卷内,其名次等待皇帝的最终裁决。在这些殿试试卷判定过程中,读卷官会以圈、尖、点、直、叉等标识符号在试卷上标注以别优劣,并在"弥封官关防印"边上写下他们拟定的名次。由此可见,清代殿试阅卷的标识符号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也是清代科举阅卷制度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1.
刘源 《中国出版》2018,(9):40-44
学校作为传播知识、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组织机构,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东方还是西方,都受到统治者和社会各个阶层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其作为传播统治者意识形态的机构设置,具备社会教育、意识形态传播和文化传承等媒介功能特点。清代满蒙官学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点的官办教育机构,其特殊的传播模式、组织结构、传播内容对清代的民族社会结构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8~19世纪的广州有这样一群商人,他们被西方描述为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商人,几乎亚洲、欧洲、美洲的所有主要国家或地区都与之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在广州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这就是广州十三行。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乾隆帝下令让广州成为中国唯一海上对外贸易口岸,广州十三行从此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唯一主角,在中罔经贸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梳理广州十三行从兴起到衰败的历史入手,研究广州十三行的历史沿革、性质、行商职能、兴衰原因等,在阅读大量档案史料的基础上.进行纵向和横向研究,对广州十三行展开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韩伟 《历史档案》2014,(2):118-121
中国自古就十分重视用兵之道,而用兵首先需讲究令行禁止。所以,作为约束军队纪律的军事法很早就出现了,甚至可以说,中国传统法的起源就与军法、军律的使用有关。《尚书》中的“甘誓”、“汤誓”、“泰誓”等等,都具有早期军律的性质。周《易》中有“师出以律,失律凶也”的记载。清代战争频发,统治者更是十分重视作战和行军纪律的重要作用,先后几次制定和修正军事法,使得清代的军事法律逐渐形成一定的规范性与可操作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4.
1961年9月,一位中等身材、略带青年稚气、穿着一件衬衣的高中毕业生拎着简单的床帐被褥、肥皂牙刷脸盆及一网袋书籍,走进了复旦大学学生宿舍7号楼115室;49年后的2010年9月,一部三卷本《丁法章文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文集见证并记录了这位当年复旦新闻系的“新同学”、如今的高级编辑和教授丁法章先生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新闻教育工作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15.
16.
王重民先生的《书目答问》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60年代王重民教授在北京大学所开“书目答问”课的有关原始文献,提出重开此课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赵增越 《历史档案》2017,(4):106-106
由刘铮云所著《档案中的历史(清代政治与社会)》一书,2017年6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华学人丛书》之一种。刘铮云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曾长期负责史语所藏内阁大库档案整理工作,负责建置了内阁大库文件数据库,将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三个清代档案典藏机构的数据库整合到一个检索平台上,使研究者可以同时检索三个数据库的内容,并得工作之便,从事清代政治与社会史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日,由杭州市档案馆编辑整理的《清代大运河全网》长卷,由浙江卉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该长卷根据绘制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大运河全图》原图仿真复制。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  相似文献   

19.
赵增越 《历史档案》2017,(2):122-122
由当代著名清史、满族史专家庄吉发所著《清朝奏折制度》于2016年12月由故宫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20.
《历史档案》2017,(3):4-29
咸安宫官学,原系雍正年间为教育内府子弟而设,后亦于八旗子弟中选俊秀者入学,是旗人进入官吏体系的培训机构和重要途径。咸安宫官学的兴衰变革,反映了清廷人材标准的变迁、官方教育制度的沿革,是清代文教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雍、乾两朝是咸安宫官学建置之初,从课程设置、师资选拔,到学生考试、教习议叙,各种制度在摸索中逐步成型。嘉庆以后,咸安宫官学的各项事务已有成规,然而师生多有敷衍,规章日见废弛,教育质量大不如前。现从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军机处上谕档、内务府奏案、内务府奏销档中选辑相关满汉文档案,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