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是以生命为本的活动,离开人的生命教育就无从谈起,然而今天的教育却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对生命价值的漠视甚至吞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界开始对传统教育中生命价值的异化现象进行了反思,对教育的返魅也变得势在必行。教育是对生命的“唤醒”和生命意义的建构,教育要回归真实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2.
人的生命的价值是在“实然”与“应然”的矛盾运动中提升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个体生命的“应然”提升有极大的能动作用.为了人的生命价值的“应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所作为:唤醒学生个体的超越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情感、引导学生对人的生命意义作不懈的追求、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以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是践行生命教育理念、开展生命教育实践的重要依据。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生命教育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在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上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该文从生命成长层次的角度,重新审视了生命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认为生命教育的目标应包含三个层次,即“懂得珍爱生命”、“促进生命发展”、“引导自我实现”。相应地,应开展“珍爱生命教育”、“生命发展教育”、“自我实现教育”三方面内容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4.
形塑乡村教师以生命价值为取向的教育情怀,与教育的“人本”理念高度契合,并对于建设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下教师的工作任务指向工具性价值、学校的生命关怀氛围淡薄、教师的生命自觉意识的缺失、教育情怀生成机制残缺等阻碍了乡村教师以生命价值为取向的教育情怀的生成。基于此,教师的工作任务应回归生命价值之本;重构学校生命关怀氛围;教师增强自身的生命自觉意识;完善以生命价值为取向的乡村教师教育情怀生成机制,是推动乡村教师生成以生命价值为取向的教育情怀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生物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挖掘教材,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从“知我”“知人”“知物”“知天”四个层次上,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关注生命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从人本位和教育的最终目的出发,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提高个体生命质量的过程。生命教育应成为教育永恒的主题。生命教育包括生命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3个层次。这3个层次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和相互提高的。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生存教育”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生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正确的生活观,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促进生命成长和完善的过程;生命的意义体现在生命成长与完善的过程之中,而这一过程需要教育的关怀和引导。教育以“人”为研究起点,理当关注生命、尊重生命、完善生命。  相似文献   

9.
幼儿生命教育是指以3—6岁幼儿为教育对象,从对生命本质的探求开始,让幼儿认识和尊重生命,肯定自我价值,培养一颗感恩的心,勇敢面对挑战,努力关注并照顾自己、他人和世界。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渺小与脆弱。习近平总书记亲赴武汉视察疫情时提出了“要把人的生命和安全摆在至高无上位置”的重要思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可见,对幼小的儿童开展生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饶兰兰 《教书育人》2009,(10):30-31
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一个个自身和谐的生命体。现代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体现生命的意义。如果把教育的内容作个分解,“生命教育”无疑是最重要、最迫切的教育。因为即使“生命教育”以外的一切教育都完成得非常优异,若因“生命教育”的缺失而酿成悲剧,那么,一切教育都会失去意义。可以说,教育的起点是人,而“生命教育”则是教育的基点。然而,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育中,“生命教育”却是缺席的。  相似文献   

11.
从台湾生命教育到华人生命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源生于一所天主教中学的伦理教育和宗教教育,具有深厚的西化倾向和宗教色彩,倘若普及推广于各地华人社会,有可能出现不相应状况,有待进行本土转化扩充与在地落实扎根。台湾生命教育偶然走上以哲学为核心学问的道路是其特色,转化后的“华人生命教育”将据此发展以中国人生哲学与生死哲学为中心价值的生命学问。这种“生命的学问”反映出传统儒道思想与民俗信仰的智能结晶,具有“后科学、非宗教、安生死”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生命化教育是“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受“工具性价值”思维的影响,教育(包括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遗忘与漠视生命的现象。生命化教育要求我们要关注儿童的生命,直面儿童生命的完整性与独特性,尊重每个生命,为每个生命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与存在形态,其蕴藏着广博而深刻的哲学内涵:生命教育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它关涉一切“有生之命”;生命教育以“人性向善”为基本的价值预设,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超越与提升;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它不仅是纯粹的理论或理念,而且是涵盖了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在当下中国,以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为目标的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生命教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研究大多是从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等角度探讨生命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或是驻足于对西方“生命教育”的引进与诠释。主要研究涉及“生命教育”的内涵、目的、内容、实践等方面,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培养生命意识,生存能力,生命意志;尊重生命生长规律,唤醒生命主体意识;提升生命意义,创造生命价值,生命责任感之养成。生命教育乃生活教育之基石1.陶行知生命教育摘录:“教育的使命是什么?不是放茅草火!不是灭茅草火!是依照烧煤的过程点着生命之火焰,放出生命之光明。(《从烧煤炉谈到教育》)。”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生命教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研究大多是从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等角度探讨生命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或是驻足于对西方“生命教育”的引进与诠释。主要研究涉及“生命教育”的内涵、目的、内容、实践等方面,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17.
生命课堂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澜教授曾说:“应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几年来,我结合自己的管理和教学实践不断思索这个论断。我认为,只有当一个时代有了关于人和生命价值的神圣意识,才会有从生命意义的角度看待课堂教学的教育思想和呼声。课堂是什么?课堂应该是什么?我的回答是:课堂是生命的。因此,我们提出“生命课堂”概念并努力建构“生命课堂”。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学家朱小蔓先生是中国情感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开拓者和实践者。她认为情感教育是基于幼童生命之根的培育,在幼儿精神发育、道德成长中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价值。朱小蔓幼儿情感教育思想的独特性表现在三个维度:1.“生命观”:始终坚守人道主义关怀以情感之眼看教育;坚信情感于“完整人”培育的生命价值;坚持情感是人类生命的主体力量;2.“情感观”:高度重视幼儿情感发育的德性价值,结合哲学思想架构与复杂科学文明综合考察生命早期情感培育的基础性、联结性与德性价值;高度珍视生命最初自然情感的创生、呵护、接续与滋养;阐释早期基础性道德情感的发生、发展与教育;3.“教育观”:挖掘幼儿情感发育的特征及人文主义路径;建设情感性环境与关系的教育策略;关注亲子情感关系的人文建构与爱的联结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生命既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又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生命教育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取向,近几年来生命教育成为了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从生命教育的研究历程、内涵界定、内容、层次、目标以及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等方面展开研究,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意义集中体现在目的的“为善性”、过程的“主体性”、方法的“道德性”等方面。这是一项被称为“教育”的活动的根本规定性。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价值教育、科学教育以及人文教育在教育的目的和过程上是高度一致的,由此而创建的各种教育学派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对教育进行考察,既凸显了教育的意义,又紧密结合教育实践,是对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