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MOOC、翻转课堂等的出现和全球范围内的教育革新,教材数字化、多形态化、差异化等特点日益凸显。高校教材关系着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在数字技术与出版行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如何立足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做好高校教材建设,为学生、教师和高校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是当前教材出版的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2.
智媒技术革新与“四新”学科建设是当前出版传媒业和高等教育领域共同面对的两种新趋势。在加强“四新”学科教材出版的过程中,大学教材出版机构不得不转变理念与思路,加快前沿技术融入与应用,进行业务结构和出版模式调整,推进“四新”教材出版智媒化转型。当前教育出版机构在“四新”教材出版的智媒化转型方面以基于传统教材形态的数字产品更新,瞄准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教材开发,紧跟用户需求与习惯的使用场景营造为主要举措,试图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现有的“新型教材”智媒应用“只达其表、未进其里”,智媒应用过度依赖外包技术公司,“四新”教材建设发展不成熟,缺乏业界公认标准,“四新”教材智媒化转型对“四新”教材建设拉动力不足。“四新”教材出版应推动人员结构和生产模式“双转型”,提升内容挖掘和知识服务“双能力”,制定新型教材技术应用和质量保障“双标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四新”建设。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大学出版多应用场景的融合出版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大学出版社在新技术的应用上也逐步体现场景化、功能化、流程化、个性化和用户导向化等特点。不同的出版载体形态界限逐渐模糊,用户导向下内容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使得大学出版从内容生产到用户反馈的全流程都发生着变革。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材工作,立足于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推进教材建设。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健全国家教材制度。2017年7月,国家教材委员会成立,这是我国在中央政府层面建立的第一个统筹指导管理全国教材工作的组织机构,必将为在新时期进一步做好教材建设工作提供重要的指导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概述大学出版社的职责和使命,阐明主题出版与学术出版的辩证关系;分析大学出版社有高度、有温度的主题出版实践,说明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的主题化和主题出版的专业化、大众化方面可有所作为;最后提出大学出版社进一步做好主题出版的几点建议,包括寻找主题出版与学术出版的结合点、物色具有专业积淀的主题出版物作者和以学术类主题出版引领主题阅读。  相似文献   

6.
林佩 《科技与出版》2022,(9):149-155
我国出版教育近年来出现信任问题,问题的根源包括“对‘出版无学’的扩大化讨论”和出版教育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文章对法国出版教育学徒制进行深入、细致考察,发现其学校教育有明确的知识单元和专业技能学习,企业学徒有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外部机制支持保障,两者共同构筑起法国师生和社会之间的良性信任循环。从隐性知识论审视法国出版教育学徒制发现,它对出版专业学生获得整体性知识、构建学校和出版机构间信任合作关系、出版集体智慧的保存和增长都有正面价值。我国出版专业学位如何进行师资配置、课程设计和结业考核,可以从法国出版教育学徒制中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7.
张久珍 《中国出版》2022,(23):14-16
面对时代形势、国家需要、科技进步和人民需求,出版学科建设和高质量人才培养刻不容缓。出版学科因其自身的跨学科特质和时代要求的复合型素养,更加注重深度融合下的高层次人才培育。相较以往传统育人模式,新时代出版学科人才培养更加强调从时代之需、理论之需、行业之需出发培养战略型、学术型和应用型兼备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是政产学研用齐心协力共创共建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新形态教材是高校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也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全国各类出版单位围绕新形态教材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进展,但新形态教材建设依然面临各种问题和困难。为推进和规范新形态教材建设,文章提出新形态教材的建设路径以及具体的建设步骤,即确定新形态教材建设领域、开展课程研究、分享新形态教材建设成果进而实现教材迭代;依据该建设路径和步骤,新形态教材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国家开放大学成立为契机,结合开放大学的特点,就开放大学教材出版应遵循的原则及具体实施,进行了相应的思考。希望能有助于我国开放大学的建设和开放大学教材出版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两会报告来谈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和出版自强的问题。首先从文化繁盛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创造文化精神、文化与文明等方面阐释了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内涵;其次通过对中国出版史上重要出版活动的梳理,说明中国出版业的发展使得中国历史得以系统而完整的记录;最后总结了出版业发展需发力的方向,认为出版业在新时代大有作为,也必须在改革中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的加速融入使得数字出版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高校人才培养虽然从理论上能满足数字出版发展的需求,但受传统思维等因素的影响,在课程设置和培养理念上与数字出版行业发展趋势还存在一定偏离,需要进一步优化改进。鉴于此,文章通过分析各院校数字出版课程体系设置现状,结合数字出版发展趋势、行业人才需求特点及生源情况提出了课程体系优化原则及优化建议,以供各院校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世江 《中国出版》2014,(17):37-38
20世纪末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中教材改革是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改革的最大特点是出版多样化,即一纲多本,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纲,中小学教材出版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丰富了中小学校、师生的选择。作为母语教材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出版尤受关注,在10多年实践检验的基础上,教育部前不久启动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的修订送审工作,以进一步完善现行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13.
蒋京恩 《出版广角》2019,(13):44-46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主题出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而少儿主题出版在时代机遇的强力助推下,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文章从内容层面、选题层面及呈现形式层面入手,论述了新时代中国少儿主题出版的时代特色,分析了当前少儿主题出版的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新时代少儿主题出版良性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出版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出版了一大批优秀的高校美育教材,呈现出内容丰富多彩、院校特点突出、教材体系多元的鲜明特色,并在融合出版中探索出教材+微课、平台互动、慕课积聚等多元化模式。同时,高校美育类教材融合出版也面临不符合美育特点等突出问题,需要在体验性、愉悦性、时代性、形象性、实践性等方面加以改进,以适应新时代高校美育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出版机构如何把握新要求、新趋势、新特征,在推进事业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新型业态上抓住机遇持续发力,是教育出版人应该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大学出版社在数字化时代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一种数字化教材的出版模式。该模式由高校数字资源、出版社数字出版平台、学校科研教学平台等组成,在该模式中,学校的教材出版需求通过校教务处和科研处数字平台反馈至出版社数字出版平台,出版社利用自有资源和学校相关数字资源出版灵活多样的数字化教材。在该模式下,大学出版社与高校的科研机构、教学部门、学生、老师个人之间形成互动,使所出版的数字化教材更加符合教学需求和学生应用实际。  相似文献   

17.
胡立 《出版广角》2015,(10):96-97
在当前网络信息化语境下,立体化教材已成未来出版发行的趋势.如何立足当前数字化发展背景,探索英语教材立体化出版模式已经迫在眉睫.据此,本文基于出版传播视角,首先探讨了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出版及编辑的不足,最后立足于出版社自身,从出版传播视角提出了提升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出版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高校立体化教材出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出版类高校教材是出版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呈现,是引导学生批判和建构自我学科知识、形成出版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文章重新审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版类高校教材的发展轨迹,探索出版类高校教材与出版学科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与不足,与此同时,结合新文科、大数据、数字人文等新情况、新发展,探讨高等教育领域的出版教材建设路径,认为需要在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把握新技术、新范式和新方向,不断推动我国出版学科建设在新时代的迭代升级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出版的本质,也是新时代出版的最大动力。出版在新时代要履行自己的神圣使命,不辜负新时代的期望。历史上出版理念创新对出版实践的影响对今天富有启示意义。新时代出版要打破陈旧观念和因循守旧的惯性,把实现内容创新作为第一要务,使出版真正发挥推动社会发展和思想文化进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结合开放大学自身建设,探究开放大学教材低碳出版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从开放大学教材使用现状入手,分析开放大学教材低碳出版的可行性,并就教材低碳出版路径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