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4)
"幽灵"是一种在场与不在场、生命与非生命之间无处不在又无所不知的精神存在。本文试图分析《广岛舞伎》中幽灵叙事的不可靠性,以及产生的反讽效果,深入解读维兹诺于小说中寄托的本土裔生存之道,以期本土裔人民经由反抗与解放的力量实现与主流文化的融合,治愈创伤重获新生。 相似文献
2.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5):40-42
《广岛舞妓:原爆五十七年》是美国当代著名印第安族裔作家杰拉德·维兹诺的代表作品,小说以广岛原子弹爆炸为叙述背景,刻画了原爆伤者、二战退伍老兵、美日混血儿及麻风病人等多个饱受创伤的社会边缘人的形象。本文基于创伤理论,对二战造成的战争创伤及社会对边缘人的漠视所产成的个体创伤进行解读,并试图找到走出创伤阴霾的修复之路。 相似文献
3.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12):49-50
《热线疗伤师》中维兹诺结合部落传统,用其犀利的笔触,对部落主权、美国政治和种族研究等问题进行了尖锐的社会评论。本文试以巴赫金狂欢化为角度,将从生存、反抗与救赎三个方面再现印第安居民在生活和文化中所具有的解放意识,引发人类对当代印第安人生存现状和人类未来发展的严肃思考。 相似文献
4.
陈宝剑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2,(6):57-62
广岛之行,让大江健三郎亲身体验了核战争及核武器的巨大危害,也让他的灵魂有了深深的触动。大江健三郎在广岛与原子弹爆炸的受害者相遇时,对原子弹爆炸造成的惨状感到震惊。《广岛札记》一书就是大江健三郎在广岛多次采访后所写的诚意之作。通过对作品中出现的“真正的广岛人”的分析和解读,读者能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和平意识——他们坚强努力、脚踏实地、从不妥协、决不气馁、充满自信,虽身陷困境,仍满怀希冀、勇敢前行。这对大江健三郎文学作品中和平意识的形成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丁文莉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7(2):28-30
作为混血少数族裔作家,杰拉德·维兹诺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呈现当代印第安人的生存状态及身份诉求。维兹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熊心》吸纳了印第安口头文学中的恶作剧者形象,一方面,他强调小说主人公身上传统恶作剧者的某些特征,如流浪者、拯救者、现实改变者和变形者,另一方面又把部族文化和现代社会背景相结合,赋予人物鲜明的价值观念和时代特色。这种写作策略体现了维兹诺对当代印第安人生存境遇的严肃思考。他在某种程度上为美国少数族裔在现代社会生存指明一条可借鉴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安鲜红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33(1):65-68
创伤研究是文学批评的一种视角,是当代文学批评理论中新近出现的一种文学研究方法。从创伤的视角解读劳伦斯短篇小说的代表作《菊花香》,可以发现这部小说的深层蕴意:男女主人翁沃尔特和伊丽莎白的创伤既是个体的,也是群体的;矿工们的苦难是工业文明畸形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生存困境的真实写照;同时,文学创伤的书写也为创伤的治疗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8.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一生都在探索黑人的种族文化与矛盾,其作品中许多关于暴力,种族冲突和黑人悲惨人生的描述,都透露着浓浓的创伤情节。《天堂》回顾了黑人种族百年来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情感,再现了他们充满艰辛磨难的创伤历史,深刻表征其心理创伤和文化创伤。该文从种族的集体创伤和以女性为主的个体创伤两个部分来解读,探讨如何帮助创伤个体或集体走出创伤,开创崭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一生都在探索黑人的种族文化与矛盾,其作品中许多关于暴力,种族冲突和黑人悲惨人生的描述,都透露着浓浓的创伤情节。《天堂》回顾了黑人种族百年来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情感,再现了他们充满艰辛磨难的创伤历史,深刻表征其心理创伤和文化创伤。该文从种族的集体创伤和以女性为主的个体创伤两个部分来解读,探讨如何帮助创伤个体或集体走出创伤,开创崭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内心景观:自传神话与隐喻》是杰拉德·维兹诺的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不同年份发生在作者身上的重要事件。本文通过对维兹诺自身经历的分析,探究其"内心景观"及形成原因:白人压迫印第安人使其形成"维护印第安人民权利"的价值观;他辩证看待种族关系,形成"扬弃印第安传统"的观念。印第安民族身份认知取决于种族关系及印第安人民的成长经历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张玥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2,29(4):46-49
作为创伤亲历者的纳博科夫,在其代表作《洛丽塔》中创造了两个同样遭遇创伤的人物——亨伯特与洛丽塔。创伤给三者的身心均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由于三者以不同的姿态面对创伤,最终拥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积极应对创伤,便可获得美好人生,反之,创伤很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特别响,非常近》在"9·11"事件背景下,讲述了九岁小男孩奥斯卡丧失父亲后疯狂寻锁的经历。拟在创伤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解读小说中不同时期各色人物的创伤体验以及创伤复原,呼吁更多人关注身边的创伤群体。 相似文献
13.
《漫长的旅程》是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的自传性剧作。奥尼尔一生坎坷,生活的创伤使他痛不欲生。他的创伤主要是由其不幸的家庭造成的:童年的孤独、母爱的缺失以及父亲的吝啬。面对创伤,奥尼尔选择了逃避:航海、酗酒和自杀。但是逃避只能使他获得暂时的解脱并不能使心灵的伤口愈合。最终奥尼尔通过创作《漫长的旅程》把自己的家庭创伤记忆变成了创伤叙事,从而使自己的心理创伤得到了治疗。 相似文献
14.
《寒夜》反映了小人物艰难的生存处境,时代的飘零,家国的破碎,情感的无所归依.这一切构成人物的心理创伤.甚至在梦中,依然不能实现片刻宁静.叩问个体创伤性的命运,从个体到集体、审视创伤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特质,以此实现心理重建和创伤救治. 相似文献
15.
库尔特·冯内古特是美国当代文坛最有影响力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五号屠场》因其艺术上的突出个性及显著成就而令他获得大众及评论界的广泛称赞,并由此奠定其在美国文学史的地位。基于冯内古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亲身经历,《五号屠场》通过非线性叙述的方法讲述了比利·皮尔格里姆在遭遇二战和德累斯顿大轰炸后如何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物质社会中生活及最终通过时间旅行和奇异想象来逃避现实的故事。文章旨在采用创伤理论的视角并结合文本细读来分析小说中叙述者,比利及整个国家的创伤及愈合,通过残酷战争迫害人性的事实,来表达反战思想,批判美国二战后的利益至上的社会现状,显示人类屈从于荒诞世界却又不乏改良希望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16.
17.
18.
张祥晶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3)
南非的种族隔离历史不仅给被殖民者带来了创伤,也给殖民者留下了难以泯灭的创伤。文章通过分析库切小说《耻》中主要人物的创伤性经历,比较他们所表现的创伤性症状,来解读处在南非后种族隔离时期的黑人和白人其身份如何发生置换,以及面临生存困境的白人有无创伤复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你可以不喜欢她,但你绝不可以忽视她”,因为这句话我才开始慢慢地走进杜拉斯的学世界,初读杜拉斯,我本能地拒绝她那灰暗和忧伤的字,跳跃和不连续的思维使我的解读遇到了障碍。在杜拉斯描绘的世界和我的理解之间有一种无形的距离让我无法靠近。不过一旦越过了本和读之间的距离,就会发现和杜拉斯的字之间有了某种默契。所以,要么读不懂杜拉斯,要么就爱上了她。 相似文献
20.
汤婷婷是著名美国华裔女作家,她的成名作《女勇士》展现了华裔女性在美国面对性别、种族与文化的多重创伤下寻求自我身份的挣扎与探索。该论文准备从创伤理论视角切入,揭示文中华裔女性面临的沉重创伤,及新一代女性走出创伤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