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国外知名大学(以美国为主,兼及英国、日本、韩国)的语言学课程体系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并与中国研究型大学中文院系的语言类课程体系作了比较。对国内大学语言类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如丰富知识内容,增加课程类型,拓展国际视野,凝练学校和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2.
创业教育作为年轻人应该拥有的第三本护照,是大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与职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创业教育课程是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前提条件,是决定创业教育实施效果的核心要素。美国研究型大学在本科生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及其管理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其明确的课程设置目标、专属多样的课程管理机构、独特的课程结构以及科学的课程内容对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趣味性是趣味语料的本质属性,用趣味语料来进行语言知识的讲授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趣味语料的收集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使用时也要选取切合知识点的语料,课堂上不能单纯追求趣味性,要注意使用具有时代特色和内容健康的语料。  相似文献   

4.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困难,而另一方面有些就业岗位却无人能够承担。目前用人单位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外语要求比较高,除了要求有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外,还要具备真正的听说交际能力。立足北华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实际,调整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在应用提高阶段开设英语技能类、英语应用类、英语文化类及专业英语课程,努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竞争能力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熊耕 《高教探索》2012,(4):47-51
课程设置模式是影响通识教育乃至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有三种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模式:基于学科的模式,基于能力的模式以及混合模式。这三种模式各自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它们在同一所大学中存在着一个演化过程,在不同大学的分布也存在不同。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应该关注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模式,将所有通识教育课程纳入统一的课程设置模式,积极推动基于能力模式以及混合模式的发展,同时加快基于学科模式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课程改革在高校教学适应社会需求、培养高等教育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系统分析高等理科教育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宏观视角考察中美两国高校理科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与变革,从中观层面聚焦传统三大理科之一的物理学科,通过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的典型案例,即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目标定位、学习内容的规定、课程体系构建的深入比较,透视两国高等理科教育的发展特征与存在问题,为寻求未来高等理科教育改革路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教师职业发展的共同趋势。教师教育类课程是培养合格教师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基。通过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改革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成为当今各国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主要措施之一。这里首先揭示了教师专业素质内涵,再以西藏大学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为例,分析我国高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优化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地理科学类专业目前办学特点以及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并根据本校近5年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实践,提出了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设置参考方案。该课程体系主要特点是重基础、宽口径、注重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设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笔者以《计算机应用与管理》专业为例 ,介绍了高职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原则及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港、台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语言及文学专业作为本土的文学专业,正像其他各语种的语言及文学专业一样,是现代大学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另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本土的语言及文学专业的国际化问题是一个必须予以特别关注的话题。在大学国际化的大语境中,本土的语言及文学专业,需要打造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学生的外语学习,更新课程设置理念,及时开出反映国外先进知识、先进文化并以外语主讲的课程,还要更新教学方式、作业方式及考核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语言文化类选修课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其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使其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大学英语语言文化类选修课应该致力于构建全面合理的课程设置,编写具有本校特色的教材,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以及采取客观公正的课程考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使学生的语言文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2.
新建本科院校中文专业语言类课程设置不能照搬老牌本科院校,而应体现自身特色。具体来说,应该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调整必修课开课时间,增加实用有趣的选修课程。  相似文献   

13.
王东波 《广西教育》2011,(21):51-52
针对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问题,职业院校应以社会需求和学院办学特色为导向,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设置、专业定位、实训内容和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打造具有院校特色、满足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14.
高师中文专业课程主体是语言类课程和文学类课程,语言类课程是文学类课程的基础,文学类课程的目标是发展语言,所以,语言类课程在高师中文专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学科课程体系及教师观念的影响,语言类课程在中文专业办学中并没有发挥与其地位相应的价值,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根据语言类课程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师范生从业需求,对课程进行整合,构建语言类课程模式,是必要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学生不断提高的英语水平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明确大学英语选修课的教学目的,积极调整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并对其进行管理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文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介绍了大学英语选修课的问题和现状并了解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希望能使大学英语选修课在英语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艺术院校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是教学活动的命脉,我们不仅要对本国的课程设置情况充分了解,还应该具有国际化的视野,这样才能达到"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的目的。根据中国发展与建设的需要提高我们的设计教育水平,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教学模式,引进国外的先进教育资源融到国内大学的本科教育教学中,使学生得到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培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议题。  相似文献   

17.
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培养的师资,必须适应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而目前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方面与培养适应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求的师资上有很大的不适应之处。因此,必须对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进行改革调整。  相似文献   

18.
要改变中文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重文学、轻语言的消极学习现象,提高语言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仅需要建构合理的语言类课程体系,而且需要不断改进课程的教材及教学内容,注意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多样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当代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设置改革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类课程的设置 ,是教师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设置存在门类少 ,课时少 ,师范性不明显 ,对教育实践课不够重视等弊端。参照部分发达国家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成功经验 ,提出对我国职前教育类课程改革的构想 :加大教育类课程的比例 ;教学讲求实效 ;课程的开设和评价多式多样 ;重视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实践教学是汉语言专业语言类课程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汉语言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语言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应包括三方面:点面联动、逐层递进的实践教学环节;丰富多样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