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进行有效创新,提出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指明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部署、新观点及新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发展推到了一个全新高度。这预示着十九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真正步入一个崭新时期,将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作出更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通过CiteSpace软件,对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年度发文量、高产机构、核心作者群、研究热点主题等可视化分析,旨在厘清当前乡村振兴的研究现状、发展脉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导向。结果显示,乡村振兴研究成果迅速增加,乡村振兴学科研究较为固定,学科倾向较为明显,未形成核心作者群,未来需深化问题研究,加强各学者、机构、主题间的交流合作,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增强研究成果的衔接性。  相似文献   

3.
红色资源蕴含了党的革命传统、优良作风、革命精神,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财富。党的十九大以来,学界围绕红色资源的内涵、红色资源的功能、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红色资源的继承与传播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未来,对红色资源的研究还要从加强习近平关于红色资源重要论述的整体性、深化红色资源理论的关联性、推进红色资源传播主体的大众化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以来,围绕建设高素质善保教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党和国家颁布一系列重要政策,体现如下价值导向:坚持党对学前教育的全面领导,确保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之方向;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职业行为规范,铺就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之底色;强化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培训,夯实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之根本;增加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补齐幼儿园教师队伍发展之短板;推动解决“同工不同酬”问题,增强幼儿园教师队伍权益之保障;深化教师评价制度综合改革,激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之动力。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力推动了新时代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了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5.
《莆田学院学报》2019,(6):26-32
以中国知网收录的"乡村振兴"主题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议题研究的总体状况、研究热点及其演进趋势进行分析研判。结果表明乡村振兴的研究热度不断上升,研究议题不断深化,研究热点聚焦在农业现代化、乡村治理、精准扶贫、乡村旅游等4个领域。进一步总结与思考未来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以期为乡村振兴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意识形态工作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部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正确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大局,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意识形态工作方针和政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意识形态安全、互联网、网络意识形态、网络舆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在内涵、挑战、“三权”、建设等方面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新时代、治理、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等成为持续研究热点,更深入的研究应该着重于提升研究的理论性、实践性及合力性等,以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纲领。通过细读党的十九大报告、选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借力“第二课堂”的方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不仅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夯实语言基础,更有利于学生深刻地领会十九大精神,提升中国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
十九大以来,党的自我革命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文章围绕这部分研究成果的基本概况以及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自我革命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进程中,党的十九大具有划时代的开创性和奠基性意义。它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依据、理论和实践主题、指导思想、发展主体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所作的新概括和新阐释,勾勒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理路,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基本规律,堪称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  相似文献   

11.
12.
意识形态工作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总起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采取综合措施应对国内外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取得了较大成就,从而提高和彰显了党的执政能力。然而,客观地讲,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使意识形态工作陷入了一定的困境,而且也阻碍了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因此,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破除防碍党的执政能力提升的意识形态工作因素,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之中,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并随着时代和青年工作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继往开来的历史时刻召开的,不仅描绘了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和实现路径,还对新时代青年的地位和作用、历史使命、青年工作的主线、对青年的要求作了进一步地阐述,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征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之后的一个首要政治任务就是深入学习和领会十九大精神,十九大精神也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校园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从而探析进一步推进十九大精神进校园的有效路径。本文以内蒙古师范大学法学、艺术、理工等不同学科的1281名本科、302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力求探索出提升党的十九大精神校园融入度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何以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是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视角。总的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从正本清源入手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以及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展现出的高超工作能力和水平,共同构成了这一转变的主要推动因素。总结梳理这些因素,对于在新征程上以更高水平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飞燕  柴红艳 《教师》2023,(36):24-26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越加凸显,在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显得极为重要。文章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为出发点,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为着力点,采用文献研究法了解前沿思想,结合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特色,提出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职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三原则”“四相融”和“五路径”,为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提供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并论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科学的依据,是在"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的理论命题基础上而创立起来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具有八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和十四条需要贯彻落实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文献,是增强"四个自信"的重要理论文本。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彰显了"四个自信"的丰富内涵,清晰地表现出"四个自信"的鲜明特征,明确启示了增强"四个自信"的基本路径。深入研究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四个自信"内涵、特征和路径的新表述、新观点、新要求,有助于在新时代更加自觉地增强以"四个自信"为本质要义的中国自信。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彰显出党中央对于青年一代的深切期望,阐明了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地位。做好党的青年工作,积极探索前行,不断改革创新,是坚守马克思主义政党伟大业绩的基本要求,是巩固青年群众力量的重要保障,更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是完成党的中心任务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