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生命课程作为南京市迈皋桥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以“培育活泼儿童”为目标,注重从幼儿生命发展的视角,唤醒幼儿的生命自觉。幼儿参与亲生命课程不仅仅是幼儿成长所需,更是幼儿的权利。亲生命课程以主题活动的项目化实施为方式,随着课程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幼儿参与度低”“幼儿的参与缺乏多元表达”“支持幼儿参与的工具不够丰富”等问题浮出水面,如何更加充分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聚焦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2.
亲生命课程是以“爱”为核心,以“亲”为方式,追求关注幼儿内在需求和终身成长的课程。在实践中通过环境创设、游戏精神的渗透、主题课程的深入,关注幼儿在过程中的参与,强调幼儿的发现与理解,聚焦幼儿的生命本真需要与兴趣,帮助幼儿主动运用亲身经历的经验来联系实践、提高认知,从而获得丰富完整的生活和学习经验,真正让幼儿成为课程的享用者、体验者、创造者。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应遵循幼儿生命成长的基本逻辑,强调生命初期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具身体验以及经验的自主建构。幼儿园课程实践要相信幼儿是主动且有能力的学习者,要促进幼儿生命的完整发展,要基于幼儿的生活世界并尊重幼儿的学习兴趣与个性化学习需求,要鼓励幼儿通过亲身经历去建构经验。其内容的组织与实施要因循幼儿的学习规律与学习特点,通过改造课程环境资源、优化人际互动关系、开展课程审议以及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等方式来为幼儿创设有支持性的课程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4.
课程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载体,它不是静态的用来呈现知识的“课”,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实现意义的“程”。课程既要源于幼儿生活,又要归于幼儿的发展。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幼儿园不仅要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更要关注幼儿知识经验获得的过程,为幼儿提供主动参与活动的情境和机会,让他们在探究和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学习的乐趣,养成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相似文献   

5.
主题活动是幼儿园的一种课程模式。它是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是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础,以活动和游戏为基本的活动形式,以幼儿自主的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的一种课程。活动实施过程中强调幼儿自愿参与、主动探究、自主建构、自由想象、积极创作和大胆表现,幼儿的“学”的主体地位处于显性状态,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中的自然资源都是最好的馈赠,江苏省课程游戏化文件精神指出——要善用幼儿园的园内资源,开展好亲自然园本、班本课程。为此,用发现的眼光和幼儿一起探寻幼儿园内的自然资源成为教师的必修课,幼儿园里的花草、农作物、树木、动物、沙石泥土等都成为幼儿研究学习的对象。幼儿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看见了植物的变化、感受到沙石泥土带来的快乐。种植、管理、收获,并与植物、工具、同伴与教师等相互作用,成为幼儿学习探索的有效载体,每一次在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都是非常珍贵的亲自然教育课程和生命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7.
幼儿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决定了幼儿园课程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因此,幼儿园课程只有生活化,才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我园在实施课程生活化的实践探索中,总结出了几点课程与生活有效整合的经验,即创设生活化的环境;重视幼儿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让幼儿在生活中自主探究发现;锻炼幼儿掌握生活技能;在社区中拓展生活视野;培养幼儿亲自然、亲社会的人文情感。  相似文献   

8.
课程地图既是一种课程理念,也是一种课程实施技术。它在可视化、资源整合和课程管理功能的基础上强调儿童在课程实践中的中心地位,是提升课程实施质量和儿童学习结果的重要途径。利用课程地图建设园本课程,就是要基于儿童的立场建构和实施课程,依据儿童学习规律和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促进儿童的自主学习与核心素养的形成。基于课程地图建设园本课程时,可以把民间文化和生活实践作为课程的基本内容与实施手段,通过创设自主参与的课程学习环境,支持儿童良好学习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要"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而且"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课程内容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们都以"回归儿童生活"为基本理念,都强调课程的内容和实施要贴近儿童生活,儿童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探究生活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朱激文 《生活教育》2012,(18):86-88
田园课程资源是由多方共同参与,让幼儿在幼儿园内外的真实生活场景中,通过现场感知、情境操作和互动交流而进行的一种学习和体验。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田园课程资源可以使幼儿参与实践,得到锻炼;让幼儿走进自然,增长知识;带幼儿积极探索,增长心智;带幼儿亲手行动,创造美景;使幼儿增进交往,塑造人格。  相似文献   

11.
张采多  田鸿 《福建教育》2023,(20):29-31
幼儿是幼儿园课程的直接体验者和主要参与者,幼儿在课程评价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与意义。本文基于我园幼儿参与课程评价的实践,梳理了幼儿可参与课程评价的内容,总结其参与课程评价的可操作性途径以及教师在幼儿参与课程评价时常用的指导方法、策略,以期帮助教师更新对幼儿参与课程评价的认识,提高其组织、指导幼儿参与课程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幼儿年龄小,自身较为规律的学习习惯与意识尚未建立。与此同时,幼儿普遍活泼好动,喜欢在游戏中获得快乐,这也为幼儿阶段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了较为新颖的思路。基于此,教师应当重视课程游戏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将组织幼儿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转变为另一种教育方式,寓教于乐,调动幼儿参与热情的同时,在游戏中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到幼儿的兴趣才是开展课程教学的基础。通过游戏化教学与区域游戏有机融合,既能促进幼儿良好学习与生活习惯的养成,也可以借助教师的引导,加强幼儿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严仲连 《教育科学》2007,23(1):36-40
基于事件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儿童参与的事件,这种课程观点强调课程实施过程中个体相互间的情感、不可重复与过程性。事件不是对活动的悖离而是对活动的深化与超越,事件课程观以现象学、后现代理论以及解放理性作为理论基础,它关注儿童的生活,强调教师与儿童的主体性参与。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实施,我区幼儿园对园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被前所未有地调动了起来。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幼儿本应成为幼儿园课程实施和参与的重要主体,其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价值始终没有被真正理解与落实。教师对课程资源的价值判断是否准确、对课程实施过程的支持是否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程质量,幼儿看似主动、实则被动参与的问题也成为普遍制约课程质量提升的藩篱。  相似文献   

15.
我国幼儿园学科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生命价值缺失,表现为对课程内容的挖掘游离于幼儿生活、对幼儿发展价值的单一化倾向以及幼儿生命的物化等。而“发展一互动”课程对幼儿生命个体的发展价值集中体现在课程目标追求幼儿生命个体的完整性、课程设置追求幼儿生命个体发展的连续性、课程内容体现幼儿生命的个性化等方面。鉴于此,幼儿园学科课程应体现幼儿生命发展的完整性,反映幼儿真实生活,体现幼儿生命发展的本真。  相似文献   

16.
课程评价是提升课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形成性课程评价作为一种过程性评价,可以通过收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各项信息来提升课程的实施水平,促进幼儿对学习过程的参与,优化幼儿园课程建设,进而实现幼儿的适宜性发展。教师是形成性课程评价的实施主体,应学会灵活运用观察、档案袋评价、抽样测评等多种评价手段,并在评价过程中注意把握评价的时机、密度和力度,注重对评价过程的反思和评价结果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林萍 《广西教育》2005,(1A):85-85
全英语教学是现今儿童英语教学流行的一种理念。它认为:儿童英语的学习是在完整的情景、真实的英语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儿童英语的学习应完全与其全部生活融为一体,才能提高幼儿学英语的效率。根据这一理念,对儿童实施的全英语教育应强调让儿童在自然、有趣的情景中有意义地使用英语,使听、说融为一体;强调儿童英语的学习是幼儿主动参与和建构的过程。如何在日常的全英语教学中使这两个“强调”得以贯彻,提高幼儿学英语的效率呢?  相似文献   

18.
<正>“儿童立场的主题博物馆课程研究”是我园参与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是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的延展与深化。它以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基于幼儿视角、幼儿需要和幼儿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课程的开发实施中探寻适宜幼儿发展的课程内容、实施策略及课程评价方式。“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在自然和生活中的学习表征是从自然中发现、分析、问题的过程,在“自然”中幼儿能做笔记吗?  相似文献   

19.
生命关怀理念认为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当前中国幼儿园课程评价存在评价目标封闭化、评价内容脱离幼儿生活、评价过程忽略幼儿的主体性、评价结果追求整齐划一等问题。为了回到教育的原点,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幼儿园课程评价应强调评价目标体现生成性、评价内容结合幼儿生活实际、评价过程彰显幼儿的主体性和评价结果尊重幼儿独特性。  相似文献   

20.
家长能够为儿童的发展构建和谐一致的教育环境。深度参与课程具有以下特征:确立基于家长特定生态关注的课程参与意图、拓展基于幼儿发展需要的课程参与方式、建构基于幼儿学习表现的参与性课程评价。可提供的教师促进策略有情感性支架、信息性支架和方法性支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