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贺 《新闻窗》2013,(6):96-96
《梅兰芳》上映后遭致了过多文艺理论家的批评。但个人认为,除对章子怡、黎明二人过于矫揉造作的京剧扮相难以接受外,就人物塑造、人性剖析、故事展开来讲,其实《梅》还算得上一部可以与《霸王别姬》相提并论的影片。不是《梅》输给了《霸》,而是黎明输给了张国荣,不是陈凯歌艺术修养的腐化,而是文艺输给了市场。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影《梅兰芳》和法国电影《玫瑰人生》,分别拍摄各自民族一位著名艺术家的人生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尤其在主要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更是具有不可多得的比较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汇聚了黎明、章子怡、孙红雷、陈红、安藤政信等巨星,剧情被分成“死别”、“生离”、“聚散”三部分。第一部分以梅兰芳初露锋芒和老艺人十三燕梨园争霸的故事为主;第二部分主要是梅兰芳邂逅红颜知己孟小东,但因为种种原凶不得不分开的情节;第三部分则是本片讲故事的线索人物、梅兰芳的好友邱如白在抗战时期以及梅兰芳逝世前与他的恩怨纠葛。  相似文献   

4.
电影《梅兰芳》开头,邱如白对着梅兰芳说,“你的时代到了。” 背景后面,那是一个世事纷乱的年代,黄马褂被嵌入了镜框,大总统走马灯地换。前朝遗老们冲北一报拳,算是向既往的传统和生活方式诀别。  相似文献   

5.
近期,随着电影《梅兰芳》公映期临近,与梅兰芳有关的文化事件均成为热点,而有关他的婚恋故事更是重新成为话题。近日,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梅兰芳和孟小冬》刚上市,便引起媒体和读耆的强烈关注。本书为梅兰芳研究专家李伶伶的最新著作,书中首次撩开孟小冬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6.
北京培育了梅兰芳的梅派艺术,但他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和最高荣誉的获得却来自上海。尤其是《申报》对梅兰芳持续的、大规模的新闻报道,使梅兰芳与他的京剧艺术脱颖而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梅兰芳也不再仅仅是一位戏曲艺人的名字,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符号意义,而上升为一种艺术境界、一种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7.
北京培育了梅兰芳的梅派艺术,但他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和最高荣誉的获得却来自上海。尤其是《申报》对梅兰芳持续的、大规模的新闻报道,使梅兰芳与他的京剧艺术脱颖而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梅兰芳也不再仅仅是一位戏曲艺人的名字,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符号意义,而上升为一种艺术境界、一种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8.
陆大伟 《文化遗产》2013,(4):34-40,157
《戏考》是民国时期最大最有影响的京剧剧本集子。它1912-1925年分40册陆续由上海中华图书馆出版。1912-1925年,正是梅兰芳头几次去上海,改良旧戏,尝试演时装新戏,创造古装戏,尝试给外国观众演中国戏的在他艺术发展的路途上一段十分重要的时段。《戏考》每一出剧本前有述考该剧的情节内容,故事来源,与舞台上演出史的序言,很少有学者研究或利用它。《戏考》每一册前面有十页的名伶小影。本文考述梅兰芳在《戏考》的名伶小影,剧本述考,和剧本选择这三部分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郭家 《视听》2022,(4):109-111
戏曲电影《白蛇传·情》一经面世就获得大量关注,并圈揽了一大批非戏迷观众.该片打破了大众对戏曲以及戏曲电影的刻板印象,创新性地融入数字化技术,迎合观众追求大场面、视觉奇观的口味.同时,创作者致力于复原古典意境之美,用电影语言来追求水墨画的美学思想和"隔与不隔"的空间境界,且巧用空镜头来加深影片的诗情画意,最终完美地实现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和受众审美需求的不断发展,电影栏目也由原先差别分明的赏析类和资讯类栏目逐渐糅合,变为多个种类的混合体。互动化、娱乐化、平民化的特征越来越凸显,草根内容生产模式、网络互动等新时代因素也为电影栏目增添了新的色彩。  相似文献   

11.
这几年来,单机游戏呈下滑趋势,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些比较有创意的游戏,这会让资深玩家想起牛蛙当年的《地下城守护者》和《上帝也疯狂》。自从牛蛙被EA解散后,总设计师彼得·莫利纽兹(Peter Molyneux)在英国建立了新的工作室……Lionhead studios,他们的第一部作品《黑与白》在两年前获得了成功,上个月刚完成XBOX版的《寓言》,如今他们又把精力投入到《黑与白2》和《电影大亨》的开发当中,相信大家会对后者感兴趣,它到底与普通的模拟经营游戏有什么不同呢?  相似文献   

12.
许姬传先生是杰出的前辈梨园文人.他从1933年起即与梅兰芳先生合作,在以后的数十年间,他不仅全力辅佐梅兰芳,在梅派艺术的发展道路上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与梅兰芳及其全家始终保持着亲如一家的友好关系,成为艺坛的一大佳话.  相似文献   

13.
脱贫攻坚题材电影《十八洞村》以杨家兄弟等基层民众为表现主体,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以人民为导向”的叙事方式和独特的民族元素,鲜活地展现出了少数民族人民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自立自强与贫困奋战。《十八洞村》从平民化的叙事视角出发,立足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深刻地揭示了人民面对贫困的态度,从“小叙事”中构建出脱贫攻坚进程中的“大历史”全景,为中国主旋律影片在主题和叙事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纵观中国艺术史,戏曲和电影在一开始就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即是1905年由谭鑫培主演的京剧电影《定军山》.戏曲艺术一直与时俱进,彰显着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自中国电影史的开始直至今日,戏曲也一直在尝试以电影为载体进行艺术表达.1956年的京剧电影《荒山泪》是新中国初期戏改的成果,用电影将中国故事进行国际表达,该...  相似文献   

15.
很久之前,梅葆玖早有一个心愿,就是为父亲拍一部能够真正体现其艺术生涯和艺术精神的电影。电影《梅兰芳》的底本(回忆录《我的父亲梅兰芳》)由梅葆玖的哥哥梅绍武写成之后,从2002年开始,梅葆玖就带着它四处奔走,导演见了无数位,却没有一个能让他感到放心。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周刊》2001,(11):80-80
一部摄制完成于1999年的美国影片,却一直没能排上档期,为什么? 这是一部关于篮球的电影,它很暴力,而且它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名著《奥塞罗》,它的名字叫《O》。 《O》把奥塞罗的故事搬到当代的美国中学,主角成了一名高中篮球队员,这部戏中的四个主要人物在一场血腥的枪  相似文献   

17.
《夜宴》中,那场血腥的鞭笞老臣裴洪的戏,并不是“乱棒”,而是有计划、有章法的。那些没有面孔的士兵,每一棍打过去,必击中要害,但并不是即刻要了这个人的命,而是从不同角度增添和延长这个人的痛苦。将人支在半空中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这样他就失去了可以支撑他痛苦的一小块地面或者一堵墙,也可以让他带着痛苦像一种飞去来器似地飘来飘去,在翻飞的棍棒指挥之下翩然起舞。  相似文献   

18.
"文革"爆发后,"样板戏"一花独放,自1966年到1970年,全国只生产了4部可看电影,其中以《地道战》影响最大。这部影片以"流畅的手法,高超的技巧",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成为人们百看不厌的"经典之作"。电影《地道战》是怎样诞生的呢?  相似文献   

19.
张锐颖 《今传媒》2014,(7):103-104
电影作为一门语言,通过运用具有约定性的一种符号系统,塑造人物、讲述故事。本文将运用符号学的观点,结合再现、互文等媒介研究理论,对电影《芙蓉镇》进行分析,主要针对其人物塑造、语言对话、画面色彩等方面,解析《芙蓉镇》是如何成功地展现情节、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  相似文献   

20.
现在看来,作为1937年当年的7部贺岁片之一,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压岁钱》既不是左翼电影,也不是国防电影,而是多少与此相关联的另一种电影类型,即新市民电影。新市民电影特征是最大程度的强化歌舞元素,注重叙事策略,更强调电影视听语言的娱乐功能,在反映现实人生的同时,保持温和的政治批判立场。换言之,1937年的国产影片,已经只剩下新市民电影一种类型、一种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