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脉冲星的发现 1967年7月,英国剑桥大学穆拉德射电天文台建起了一座新型射电望远镜。它是一个由2048面天线组成的阵列,占地12 000平方米,目的是观测太阳系行星际空间的闪烁现象。这个阵列昼夜不停地探测天区中的射电波,并把观测结果记录在纸带  相似文献   

2.
李维兵 《新高考》2010,(1):17-17
天文科学学家们不仅用眼睛“看”宇宙,也在用耳朵“听”宇宙.这个“耳朵”就是射电望远镜.射电望远镜(radio telescope)是指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可以测量天体射电的强度、频谱及偏振等量.与接收可见光的传统光学望远镜不同,射电望远镜接收的是天体射出的无线电波.射电望远镜既没有高高竖起的望远镜镜筒,也没有物镜、目镜,而是由天线和接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接收机把从天线传来的无线电波放大,并转变成能用仪器记录的信号或对无线电波进行拍照.从外观上看,射电望远镜都有金属制的抛物面形的天线,该天线能够把来自遥远天体的无线电波会聚起来,从而捕捉来自太空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荷兰天文学研究基金会的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新型射电天文望远镜,据称可将移动电话等无线电通信干扰降至普通射电望远镜的一万分之一至十万分之一。全球通信业务的迅速增长正在给射电天文学不断施加压力。由于很多卫星和通信站天线的工作频谱与一些遥远天体频率接近,而经常会影响到射电天文观测的精度。荷兰天文学研究基金会的科学家们设计的新型射电望远镜,采用了大量小型天线来帮助滤除干扰。据英国性融时报》报道,新型射电望远镜采用的小型天线单元多达数百万个。大量小型天线的采用,使该望远镜能同时接受不同方向的信号而展开观测。…  相似文献   

4.
《中学科技》2013,(1):10-11
坐落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佘山观测基地的观天巨眼——65米射电望远镜,其总体性能名列全球第四、亚洲第一。建设大型射电望远镜系统涉及多个技术领域,是一个国家整体科技实力的体现。该望远镜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射电天文观测设备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5.
射电天文学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天文学分支,它使用射电望远镜系统在无线波段研究来自深空(包括各类天体)的射电波。由于射电天文学课程教学在国内并不普及,相应的教材及其他教学材料比较少,很多都是直接采用国外的英文教材或者翻译而成的,因而直接利用双语教学能更好地使学生掌握射电天文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射电天文学研究的现状。笔者结合双语教学以及射电天文学课程的特点对射电天文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开展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一九九四年七月的北京,酷热干燥,但亲切依旧。远离了欧洲荷兰王国湿润的气候,回到了自己的家。小息数日,便重操旧业,在北京天文台投入到中国第一射电源表的后期工作。此项科研课题已进行了8年,米波天文学和密云天线运转组(原射电天文研究室)的全体人员正在力争年底实现台级验收。众所周知,射电天文学是利用无线电技术,即使用射电望远镜,对宇宙中无线电波进行观测研究,从而认识宇宙的天文学分支。1932年Jansky建造了世界上每一台射电望远镜,并首次探测到银心射电辐射,标志着射电天文学的诞生。自1901年颁发诺贝尔物理奖,近26年获物理奖项中有七项涉及天文学,竟然有5项  相似文献   

7.
物理印象②     
~~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理论物理学家瑟格·考培林及美国国家射电天文观察站的天文学家爱德华·福马隆特报告说,他们测量出了引力移动的速度,结果与爱因斯坦作出的“引力是以光速移动”的预测一致。这一测量是使用美国的“长基线阵列”射电望远镜和一台德国的射电望远镜共同进行的。他们测量了木星的引力场在一个遥远的、明亮的星系散发的射电波中的折射效应,并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引力传播的速度与光速接近。但是,数位理论物理学家肯定地说,二位天文学家对该实验结果的解释存在致命的缺陷。2003年,几个研究…  相似文献   

8.
雁南归 《求学》2023,(19):20-26
<正>贵州省平塘县,有块名叫“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地。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被称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就坐落在这里。它就像一只巨眼,静静地凝望着天空,探寻着百亿光年之外的射电信号。“中国天眼”还有一个名字,叫“FAST”,其含义若用一个字来表达就是“快”,蕴含着“追赶”“跨越”“领先”之义。  相似文献   

9.
射电望远镜     
1932年,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央斯基意外地发现了来自银河系中心方向的无线电波,在天文学界引起震动。十几年后,世界上第一台射电望远镜问世。从此人类获得了通过无线电波探索宇宙奥秘的新途径,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20世纪60年代的四大天文发现,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图3有机分子和微波背景辐射,都是用射电手段观测到的。当今热心寻找地球外生命的人们,更把希望寄托在射电望远镜上,期待通过它能和其他高级智慧生命取得联系。射电望远镜与光学望远镜不同。它既没有高高竖起的镜筒,也没有物镜、目镜,只有一架高分辨率的天线和一台非常灵敏的无线电…  相似文献   

10.
谁能想到,用无线电波也能观测天空?谁又能想到,可以制作出一种仅凭借一大堆天线就能够“看”到宇宙的望远镜?正是这些意想不到,射电望远镜和射电天文学开始了它从失败到辉煌再到寂寞,最后终于得到发展的历史。我们现在就从无线电波的发现说起。  相似文献   

11.
据G4ANT2消息,来自欧洲和中国的射电天文学家,首次使用跨西伯利亚的ORIENT线路来连接远隔万里的射电望远镜,向世人展示了世界最大望远镜的真实面目。 ORIENT连接中国教育科研和计算机网CERNET、中国科技网CSTnet,及欧洲G4ANT2网络和它的荷兰合作伙伴SURFnet,它使得从一架位于中国的望远镜向位于荷兰的一台超级电脑高速传输天文数据成为可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天文学研究需要许多庞大昂贵的仪器设备。一种新仪器即将问世时,天文学家们总是大肆宣传,以博取纳税人的支持。这次,他们的宣传攻势也毫不逊色:“给我们5亿美元,你们将能收看到星际电视。”能够完成这项任务的是被称为“平方公里电线阵”(SK)的巨大的射电望远镜,当然,我们必须首先假定邻近的太阳系已达到收看电视的文明程度。更为重要的是,全世界的射电天文学家可以利用SKA射电望远镜从事许多研究工作,如研究大爆炸后最初形成的星体所发出的天线电波。他们已开始着手制造这一望远镜。天文学家衷请于大型望远镜,因为庞大的望远…  相似文献   

13.
顾钢 《宁夏教育》2007,(11):40-41
最近由德国、挪威和日本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通过设在各自国家射电望远镜的联网。测得了地球最精确的实时时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外星人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存在,他们(或它们)知道地球人吗?如果我们想要大大方方地和外星人Say Hello,该怎么办呢?人类最早的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用无线电波主动联系外星人,是在1974年的11月16日。美国有个很大很大的射电望远镜,叫"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长得像是接收卫星电视信号的天线,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个射电望远镜,直径300多米,足可以放进一个足球场。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改建完成时,有人提议:  相似文献   

15.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落户在我国西部贵州省平塘县,为了提高西部地区贵州当地的科技文化素质以及更好保护射电电磁环境,贵州大学天文爱好者协会通过贵州省科学活动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路边天文以及天文科普活动进校园等科学知识活动,促进了贵州天文科普教育发展事业,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特别对启发和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精神,提高我国的国民科学素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奇台射电望远镜是新疆天文台110米口径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它于2022年9月在我国新疆的奇台县开始建设,按照以所在地命名的惯例,被称为奇台射电望远镜。射电望远镜我们常见的光学望远镜一般由物镜和目镜两组凸透镜构成,是一种用于观察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  相似文献   

17.
绿岸射电望远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全天可动的射电望远镜,高146米、重7700吨。更重要的是,绿岸射电望远镜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可移动射电望远镜之一。其碟形天线为100米&;#215;110米,这一尺寸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曾经的任务是追踪美国宇航局的“凤凰”号火星着陆器,后者于2008年5月成功在火星上着陆。  相似文献   

18.
为提供良好的天文观测环境条件,更好地确定巨型射电望远镜的备用选址,以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为例,对其选址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所占权重,建立巨型射电望远镜的选址决策指标体系,进而选择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富蕴站西南方向某天然巨型洼地作为巨型射电望远镜备用选址地点,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层次分析的巨型射电望远镜选址策略较传统方法更具直观性和科学性,且能满足实际选址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正在建造的世界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顺利合龙。中国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工程)占地约30个足球场大小,球面由4400多面主动反射单元构成,这一个个小的反射单元可以进行对焦,其灵敏度是美国同类望远镜的2  相似文献   

20.
1996年8月,在法国里尔召开的第25届国际无线电科联年会上,一位黄皮肤黑头发的青年所作的“新一代大射电望远镜线馈源光机电一体化设计”的学术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他提出的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LT)设计新方案被国际同行们称之为“变革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