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同的学校、学生之间机会不平等,只有在教育过程中贯彻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教育公正才能真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河西学院学报》2017,(3):118-122
平等与公正作为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理念,一直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不懈追求。但不容忽视的是,形形色色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在当下中国社会依然广泛存在,并引发着普通民众的不满。通过前期对民众平等公正意识的调查,发现城市居民要比农民对当下社会的不平等不公正感受更为强烈,而他们的不满主要集中在教育、住房、就业及个人奋斗等层面。通过进一步分析,认为民众的不公平感受大多源于当前社会中特权的普遍存在和机会公平的缺失。结合机会公平的实现机制和民众的诉求,从实施"依法治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共享国民待遇、营造公平的创业环境、继续大力反腐等五个方面回应了民众对机会公平的期待,最大限度地保障机会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路遥  李强 《华章》2011,(18)
伴随着现代化及市场经济进程,我国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重叠交织,进入了一个多重转型的时期,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社会公正方面也取得了诸多进展.而我们通过对社会转型期下公正理念对社会的影响和公正的现况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社会公正的具体状况总体而言不容乐观.我们又对产生社会不公正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要实现社会公正必须坚持机会平等等原则.因此,我们对实现社会公正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与对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在社会公正方面将取得越来越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也存在受教育主体机会不平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及教学过程中的不公正等公正缺失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众幸福感的提升.现实中,教育公正无疑对民众幸福感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通过改善民众的经济生活条件、提高民众的社会生活地位、提升民众的精神生活品质、满足民众的自我实现需要等方面提升民众幸福感.因此,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当代社会,应当通过强化教育公正意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系统、加快教育制度改革等措施来实现教育公正的优化,以进一步提升民众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公正是一个古老而现实的问题。机会平等是社会正义研究的重要内容,可分为形式上的机会平等和事实上的机会平等。对所有人开放的地位和职务的竞争机会的获得,关键取决于发展潜力机会的获得。而发展潜力机会的获得取决于教育。因此,教育公正是实现机会平等原则的核心内容。我国目前在地区、城乡、校际、性别和群体阶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教育不公现象,并从宏观的国家基本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角度来看,实现教育公正应遵循:基本受教育权利的完全平等、非基本受教育权利的比例平等、利益补偿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在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主要原因是我国原来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教育政策和学制结构存在不当。应依照公正原则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模式、教育政策和学制结构,实现基础教育的公平。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实现社会的公正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正是一个古老而现实的问题.机会平等是社会正义研究的重要内容,可分为形式上的机会平等和事实上的机会平等.对所有人开放的地位和职务的竞争机会的获得,关键取决于发展潜力机会的获得.而发展潜力机会的获得取决于教育.因此,教育公正是实现机会平等原则的核心内容.我国目前在地区、城乡、校际、性别和群体阶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教育不公现象,并从宏观的国家基本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角度来看,实现教育公正应遵循:基本受教育权利的完全平等、非基本受教育权利的比例平等、利益补偿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8.
残疾人的教育公正是教育公正乃至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容和体现,我国目前残疾人的教育发展状况已有很大改观,但依然不容乐观.因此要从构建教育伦理、公正分配公共产品、促进社会稳定和实现个体美好生活的高度充分认识残疾人教育公正的必要性,遵循公民基本权利平等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应得原则和补偿原则,从而保证残疾人的教育公正.  相似文献   

9.
考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机会、地位、利益、权力、名誉等社会资源分配的重要手段,考试公正因而也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或焦点问题。要实现考试公正,关键是实现考试管理公正。在探讨考试管理公正的重要性、考试管理公正的基本原则、如何实现管理公正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初步看法,旨在引起各界对考试管理公正问题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韩玉璞 《教育探索》2008,3(4):72-73
高等教育公正是教育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高等教育不公正的现象大量存在,其中社会成员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和高招腐败是两个突出的不公正现象。从社会学视角分析,这是由社会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国家教育资源短缺,教育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以及某些工作人员以权“谋私“。实现收费市场化和优化资源配置,制定招生法规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实现高等教育公正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