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深刻转型,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好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战,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保障职业教育供给的效率、效益和水平,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必须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在于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供给,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关键在于以理念变革为基础,明确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要义;以机制创新为导向,激发职业教育供给效率与活力;以人口变化为依据,调整职业教育供给规模;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拓宽职业教育资源供给渠道;以产业转型为依据,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契机,突破职业教育供给的"层次壁垒"。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七条指出,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同年,教育部长周济在2005年曾经深刻阐述了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何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在于创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以就业为导向,就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职业学校的定位和方向,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二是转变办学模式,按照“订单培养”的方式,推动职业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三是转变办学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3.
在职业教育中渗透职业生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除了具有和其他各类教育所共有的目标、内容、途径之外,特色在于以就业为导向,注重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就业观、创业观教育。为了大力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国务院于2005年10月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把职业生涯设计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的全过程,是贯彻《决定》的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4.
河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是中国职业教育的“河南特色”,其价值内涵在于创新农业职业院校的学制体系,改革以课程衔接为核心的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等。构建河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是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主动适应,是农业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又是践行终身教育理念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就问题与趋势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就问题与趋势预测孙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教育事业中令人瞩目的发展之一就是职业教育。有人称之为职业教育的“历史性变革”时期。它不仅反映出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更深刻的在于使广大人民认识到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与社会...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西部大开发培养优质人才。  相似文献   

7.
我国职业教育的成就、问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职业教育的成就、问题及发展趋势●孙琳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事业中令人瞩目的发展之一就是职业教育,有人称之为职业教育的“历史性变革”时期。它不仅反映出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更深刻的在于使广大人民认识到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与社会经...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与手段的彻底否定、不是对抛弃过去和现有的办学经验,而是一种扬弃,是一种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其根本目标在于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真正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坚持以校级优秀课程建设为抓手,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模式是世界最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之一,其精髓在于"合作"。对比中澳两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文章提出了建立"政府主导、行业引领、多元合作、特色办学、终身教育、共同发展"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想,以引起业内人士的思考和研究,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德国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行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是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利器。行动导向法的目的在于发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彻底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法,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职教》2005,(6):4-6
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2.
德国以双元制为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历史悠久,成为德国职业教育长期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被其他国家职业教育所借鉴、吸收。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双元制的现代学徒制度需要进一步改革来适应时代的需要,为此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现代学徒制度进行了改革。基于现代学徒制改革的背景,通过分析改革的4个主要内容,总结改革的特点在于保障学徒的权益,立足于发展工业,根植于职业教育传统。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实际,针对民族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关于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较系统的一个思路及相应举措,即以观念革新为先导,建立灵活而规范化的体制,形成合理的结构,通过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师资队伍的完善以从根本上实现民族职业教育富有成效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职工大学的发展规模呈现下降的趋势,要扭转这一被动局面,使其在职业教育中继续发挥特有的作用,一是要通过国家政策调整,积极谋求职工大学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二是要在办学中提高认识,开拓视野,努力创新,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以职业教育为主体,以就业为主导,以课程改革为主线,真正办出特色,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教学领域应当实现的十个转变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我国已经成为WTO的一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的比较优势之一在于劳动力数量充足且价格低廉。重点发展技术较为先进、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成为“世界工厂”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这给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职业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建立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观念、新机制。近些年来,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效益得到更多的关注,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教学领域的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把握职业教育的根本规律和时代…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上海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调整为抓手,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的工作策略,推动上海职业教育不断取得进展。事实表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海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4年6月,教育部等七部委在江苏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于9月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更加具体明确的确定,这使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明晰。为顺应这一历史的变革,必须澄清一些理论认识,树立新的职业教育观念,在实践上重构职业教育的人才素质结构,改革以课程与教学为核心的育人模式,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综合素养,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的新发展。我认为当前及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必应遵循三个基本取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对当前职业教育文化课课程改革,只有清楚改革的动因,才能明确改革的方向。从外部环境看: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大职教的发展趋势,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影响,职业教育自身改革的现状都呼唤文化课改革;从当前职业教育文化课的缺失看:价值模糊、标准缺失、行为失范也急需课程改革的正本清源。以制定文化课课程标准为契机,优化功能目标,尊重学生差异,通过多样性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实际,针对民族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关于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较系统的一个思路及相应举措,即以观念革新为先导,建立灵活而规范化的体制,形成合理的结构,通过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师资队伍的完善以从根本上实现民族职业教育富有成效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西北职教》2005,(1):4-4
当前,国民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周期,对技能型人才提出很大的需求。要进一步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005年,职业教育要抓住机遇,争取有新的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