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新闻与散文的关系,新闻界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以近代报业为依附的新闻文体,最早是随着西洋传教士漂洋过海而来的,与中国的古典散文无亲无故”(《评“新闻散文同族”论》,这种意见,我们可以简称为“新闻散文无亲无故”论。另一种意见与此相反。有不同的表述,但可依上述第一种意见姑称为“新闻散文同族”论。现序列于下: 一、“散文并不等于新闻,但新闻都属于散文,真实的散文”(李学来《正确理解“新闻散文化”》。这种意见本于穆青同志的看法。1963年,穆青以寄晨的笔名在新华社《新闻业务》上发表《在工作中感到的几个问题》,其中说到:“我觉得,从广义上说,新闻即是散文的一种。”二、“新闻文体总的说来是一种叙事文  相似文献   

2.
文学与新闻相通而不相同。散文属于文学范畴。关于散文的概念,一直分成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除了韵文,都属散文。狭义的,仅指一种记叙抒情的文体。由于散文的概念,广义的太宽泛,狭义的又过于狭窄,因此,又有一种较为折中的分类——把游记、随笔、序跋、书简等统称为散文,使之名正言顺地与小说、诗歌、剧本等同列为文学的几种主要形式。 包括散文在内的文学与新闻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3.
新闻文体是我们常见的实用文体之一,对它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新闻文体指的是新闻报道,广义的新闻文体则涉及报纸杂志上登载的各类文章。新闻中使用  相似文献   

4.
散文与新闻是分属于文学和新闻两个不同领域的体裁,然而,这两种体裁又是可以相互渗透的。散文式新闻就是散文与新闻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新闻文体。 在文体分类史上,散文的定义和范围曾经有过一个演变过程。在我国,古代散文是对韵文、骈文而言,除了诗、词、歌、赋等有韵的作品外,其它不受格律约束的文章,便总称散文。“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散文便成了一个独立的文体。散  相似文献   

5.
散文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散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一切散体文章统称为散文。狭义的散文,是指与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一种文体。散文的体裁多种多样,图书的数量较多,在文学作品分类中,不仅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是比较难分的一种文体。散文之所以难以定类,其一是散文的范围甚广,既有文学作品,又有非文  相似文献   

6.
新闻散文化写作手法的运用可以让新闻生动可读。新闻与散文是两种不同文体,有区剐也有联系,这种联系让新闻可以将散文的写作手法引进。从新闻的立意、情感、语言、结构等方面,都有将散文成功引入新闻的范例。  相似文献   

7.
新闻、散文这两个名词,是经常使用的。但新闻散文这个名词,使用得还不太多。本文试图就什么叫新闻散文、当代中国新闻散文的表现特征作一初探。何谓新闻?新闻是经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何谓散文呢?散文通常是指与报告文学、传纪文学等作品相并列的文体,它是这些文体中比较自由活泼、不拘一格、题材广泛、讲究文彩、具有诗的意境、形散神不散的写作形式。新闻与散文“联姻”后结出一个新品种:用散文笔法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的文体。这种新闻散文体的特点是:题材重要,内容引人注目,讲究真实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和广大群众的要求,新闻文体正在变革.我认为,在文体的边缘上探索,逐步形成新的边缘文体,可以是新闻文体变革的一条路子.在通讯和散文的边缘上通讯是和消息、特写、调查报告并列的一种新闻体裁;散文是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通讯报道的是真人真事,散文通常写的也是真人真事,在这一点上散文接近新  相似文献   

9.
平时大家评稿,曾经议论过这样几个问题: 我们的新闻报道题材从哪里来?除了来自党的方针政策,来自实际工作以外,还应该多一点来自人民生活、社会面貌的东西,特别是一些平时不大为人注意,但仔细观察一下,确实可以发现其中蕴藏着很有意义很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我们的新闻写作要打破老一套的公式化,总得向散文的写作借鉴一点什么,把新闻写得更散文式一点,写得生动活泼一点。我们宁可向散文靠近,也不要不知不觉地去向文件简报、总结报告之类的模式靠近。我们的国内报道在写作上要改进,可不可以提倡向我们自己的对外报道学习学习?同样一个题材,对外报道的文体往往就写得比国内报道的文体更有可读性、更吸引人。我们的新闻报道,除了发挥其宣传指导的功能和传播信息的作用外,可不可以再要求它也能产生一点美学欣赏价值?新闻也是一种创作,理应和其他创作  相似文献   

10.
对于新闻的解释,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地说,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工作研究等,这些体裁的总称,叫做新闻。狭义地说,就是指“消息”。这里所要讨论的《怎样写新闻》,就是怎样写消息。新闻和其他文体写作一样,有着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马克思说过,报纸“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为我们所承认的东西,即  相似文献   

11.
随笔中表现的内在精神质量──读《半肖居笔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90年代以来,文坛上其他文体似乎都不大景气,R有随笔体散文大放异彩,广受欢迎。在随笔作散文中,学者散文又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不少学者从自己的专业领域旁逸而出,以深厚的学养、从容的气度施诸创作,写出一些兼具才情、智慧和学术的散文,成为随笔中最具有内在精神质  相似文献   

12.
博览     
「散文式新闻」的提法更准确徐占焜在《散文式新闻漫谈》一文中认为:「散文式新闻」较之「散文化新闻」提法更准确。它是指在新闻中要以新闻文体本身的特点、规律为主,运用散文笔法,增加散文色彩。运用散文的优势来克服僵化的新闻八股。它是有主有次的。而「散文化新闻」的提法则不够准确,「化」的意思一般解释为「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这就容易理解为把新闻「转变」成散文,把新闻化成散文。  相似文献   

13.
刘承武 《视听界》2012,(2):110-111
初学新闻写作时,一个让人为难的问题是如何告别以前的写作习惯、定势,许多新人写出来的新闻像记叙文、小说或散文。究其原因,作者没有明确新闻报道的目的,以及这种目的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一 历经几次报业大改革,报纸副刊的内涵已由传统狭义的文学副刊扩张为新型广义的综合性大副刊.其体裁不仅保留了往日的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文学艺术类文体,而且更多的是融合了新闻与文学众多特点的透视、扫描、特写等文体,其内容囊括了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卫生、军事、体育等领域.  相似文献   

15.
新闻题材的广泛性导致了新闻文体与其他文体的兼容性。这既是新闻文体的优势——可借鉴其他文体丰富发展自己;也是新闻文体的致命弱点——借鉴不当,吸纳其他文体过多,会造成自身的混乱乃至消亡。因此,研究几种特殊题材的新闻文体与相关文体的联系与分野便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文化新闻与文学文体,政治新闻与政论文体,人物新闻与传记文体,它们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只有严格把握这些区别,才能使新闻文体在借鉴其他文体的基础上日臻成熟起来。本讲先研究人物新闻与传记文体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6.
彭柳  莫柳 《今传媒》2013,(11):43-44
《南方都市报》2000~2013年全国两会报道新闻文体变化是:漫画新闻、观点新闻、图表新闻等增多,散文消息和讲故事等消失。新媒体崛起驱使报纸新闻文体朝着娱乐化、简洁化、独家、专业主义等方面变革。  相似文献   

17.
博览     
‘散文式新闻’的提法更准确徐占焜在《散文式新闻漫谈》一文中认为: ‘散文式新闻’较之‘散文化新闻’提法更准确。它是指在新闻中要以新闻文体本身的特点、规律为主,一匹用散文笔法,增加散文色彩。一匹用散文的优势来克服僵化的新闻八股。它是有主有次的。而‘散文化新闻’的提法则不够准确‘化’的意思一般解释为‘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这就容易理解为把新闻‘转变’成散  相似文献   

18.
导语,是新闻写作区别于其他文体写作的一种特殊要求,一般是指新闻的头一句或头一段,是新闻的要旨,对新闻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新闻导语作为消息的开头,与一般的诗歌、戏剧、散文和小说的开头是不同的。文艺作品的开头往往讲究"弯弓盘马,引而不发",若是一开头就把人物的底细、故事  相似文献   

19.
何谓新闻的散文味?即以散文笔法写出的新闻所自然流露出的散文风格。蕴含散文味的这类新闻体,既带有新闻原属的个性,又融入散文写作特征。它是新闻与散文的联姻,是两者的强项“化合”。 读过报端时常出现的这类文章,令人感受到它一扫传统新闻的沉重与死板,代之以新文体的自由、活泼与清新。 众所周知,新闻是报纸的主体,没有新闻的报纸绝不可称之为新闻纸。人们之所以喜爱阅览报纸,就是因为从它那里天天可以获知新近发生的事件,人们可以独处房中而闻晓身边事乃至天下事。它的简明、利落的风格着实惹人喜爱。 新闻到底有哪些属性?…  相似文献   

20.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