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光催化剂。通过XRD、FT-IR、PL等对TiO2样品进行表征和分析,并以亚甲基蓝(MB)作为目标降解物,考察经不同热处理温度TiO2催化剂对MB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iO2粉体在500℃热处理5h后为锐钛矿相与金红石相的混晶相,对亚甲基蓝(MB)降解率最高。光催化剂存在最佳热处理温度和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2.
以Na_2WO_4·2H_2O和Zn(NO_3)2·6H_2O为原料,利用机械球磨固相反应技术,制备纳米ZnWO_4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所制得样品的物相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制备条件对产物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并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不需要添加任何辅助试剂,采用机械球磨固相法成功地制备出ZnWO_4纳米片.同时,光催化实验也表明,ZnWO_4纳米片在紫外光照射下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3 h后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91%.  相似文献   

3.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光催化技术去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中的甲苯气体,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3种载体负载的TiO2光催化剂,研究了不同频率及填料情况下甲苯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甲苯降解率随频率的上升而提高,填料为γ-Al2O3时的甲苯降解率较填料为玻璃珠和陶瓷拉西环时高,其降解率最高达78.9%.3种载体负载光催化剂后均提高了甲苯的降解率,TiO2负载于γ-Al2O3上时甲苯的降解率高达84.6%.  相似文献   

4.
在离子液体辅助下,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纳米球形Ag2CO3/Ag3PO4核壳材料.用XRD,SEM,TEM,EDS和UV-Vis spectru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可见光催化降解甲基橙试验,对产物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纳米级球形Ag2CO3/Ag3PO4核壳结构,颗粒大小为50~200 nm.Ag...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和水热法成功制备出Z型异质结BiVO4/g-C3N4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方法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结构、形貌和光电化学性能表征,并对其可能的光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的BiVO4、g-C3N4光催化剂相比,Z型异质结BiVO4/g-C3N4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对亚甲基蓝(MB)的降解具有最高的活性,分别是单一的BiVO4和g-C3N4的12倍和2.18倍。经过5次循环实验测试,Z型异质结BiVO4/g-C3N4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MB的降解率均能达到90%,证明其有良好的稳定性。此外,通过活性物种捕获实验对Z型异质结B...  相似文献   

6.
研究诺氟沙星在紫外辐射下的光降解。探讨了紫外光波长、光源强度、p H值、腐殖酸、碳酸根以及Fe3+对诺氟沙星在水中紫外光降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 H值为7时,8mg·L-1的诺氟沙星溶液在40W、254nm紫外光照射6 h后降解率可达到80.6%。诺氟沙星降解率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升高。当溶液p H值为6~8时降解效率均接近80.0%。腐殖酸的存在会抑制诺氟沙星的光降解,碳酸根则对诺氟沙星的光降解有所促进。溶液中Fe3+浓度为0.6mmol·L-1时能适当促进光降解,但浓度进一步升高则会抑制光降解。紫外吸收光谱分析表明,诺氟沙星在紫外辐射下能有效降解。  相似文献   

7.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Ag2O/NaNbO3复合光催化剂,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其物相和形貌进行表征,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对其光学性质进行研究。在可见光下以罗丹明B(RhB)为目标降解物,检测了Ag2O/NaNbO3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纯的Ag2O和纯的NaNbO3相比,Ag2O/NaNbO3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其光催化活性的提升可能归结于p-n结的形成,使得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机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8.
该文在纳米TiO2颗粒表面利用化学氧化法包覆聚苯胺薄膜,以(NH4)2S2O8为氧化剂,通过静电自组装方法实验制备了一类较新型的复合光催化剂PMo12@PANI@TiO2,并使用这种新合成的光催化剂在高压汞灯下有效降解了七种有机染料.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罗丹明B、铬蓝黑R、吖啶红3B、亚甲基蓝、吖啶黄G、硫堇和碱性品红七种染料的紫外光降解上,在降解的不同时间段内,七种染料的降解率均超过90%.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复合型Fe2O3-TiO2-SiO2光催化荆利用FTIR、XRD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研究Fe“掺入量、催化荆用量、光催化降解时间及催化剂吸附实验、催化反应动力学实验,探讨了光催化剂降解头孢氨苄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然光照的条件下。该催化荆对试液中头孢氨苄的吸附率达48%。120min紫外光照射可使头孢氨苄降解率达90%,降解率随着催化剂用量增加而增加。Fe^3+掺杂量为2.5%的催化荆催化活性最好。头孢氨苄光催化降解反应中。速率常数(K)与头孢氨苄的初始浓度Cod呈0.40级的动力学关系。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8,(98):158-159
本实验旨在科研实验基础上构建一个综合性的化学教学实验。1.通过简单的煅烧法获得红色氮化碳光催化剂;2.采用X-射线衍射(XRD)光谱、红外(FTIR)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光谱等表征手段对红色氮化碳的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3.以双酚A作为目标污染物、在模拟太阳光的光源(氙灯)照射下,研究红色氮化碳光催化去除无色污染物的能力。本实验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光催化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知识,基本掌握制备光催化剂材料的方法(煅烧法),常用的材料测试手段,及光催化剂降解环境污染物性能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