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校教师幸福感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高校教师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作者采用《综合幸福问卷》对江西省187名正式在编专职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校教师幸福指数得分为(5.36±1.66)分;不同性别高校教师幸福指数有统计学意义(t=-1.98,p〈0.05);不同学科高校教师幸福指数有统计学意义(t=2.72,p〈0.01);不同职称高校教师幸福指数有统计学意义(F=2.84,p〈0.05);不同年龄高校教师幸福指数有统计学意义(F=5.37,p〈0.01)。由此得出结论:性别、学科、年龄、职称差异会影响高校教师的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2.
从古至今,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幸福的追寻,幸福感早已成为评定生活状态的重要标准之一。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对"幸福"一词一定有其独特的感受。文章以幸福感为研究基础,遵循幸福感理论的探讨——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方法研究——评价的实证分析这一逻辑思路,对幸福指数进行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包括7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29个扩展指标的高校教师幸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广东省高校教师幸福感指数进行测度和检验。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师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幸福指数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中国梦的实现。本文对影响高校教师幸福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幸福感下降带来的危害,并从高校教师、社会、教育法规的制定及完善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教育幸福,提高教师职业幸福: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生命质量,另一方面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影响着一代青年学生的成长发展及受教育者的幸福指数。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200余名高校教师为对象,在多项维度上对其进行了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研究表明,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教师的年龄、工龄、职称、待遇和职务存在显著关联,而在院校类别、性别、任教科目、学历、科研状况、岗位类别6项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笔者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简要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大,工作倦怠严重,身心健康状况堪忧,幸福感指数普遍较低。如何提升教师的幸福感?通过发掘个体内在的积极力量来提升个人的幸福感的积极心理学提供了正面的参考。提升高校教师幸福感的策略有:培养积极自我,提升高校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建立积极关系,改善高校教师生活的微生态环境;学会积极改变,瞄准机遇和迎接挑战,提高工作投入和沉浸体验。  相似文献   

6.
教师职业幸福感不仅是衡量教师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教师师德师风表现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对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以及心理资本与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心理资本可以正向预测幸福感得分的49.3%。心理资本得分每提高1标准差,预测幸福感会对应提高0.702标准差。2.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在职称、职务上存在显著差异,幸福感得分在这两个因素上呈现出U型。3.科研、教学岗位的教师在薪资待遇和工作成就上的幸福感显著高于行政、教辅岗位的教师。本文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从心理资本的视角提出了提升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策略,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现实生活中新旧教育体制的冲突,传统观念与社会现实的冲突,职业倦怠与职业幸福感的冲突,都削弱了教师的教育幸福指数.要提高教师的教育幸福指数,一方面需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教师更要学会科学运用各种有效方法,积极改善自身的"内部环境",才能使得自己工作的幸福指数一路攀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农村幼儿教师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综合幸福问卷》对江西省256名农村幼儿教师进行研究。结果未婚教师幸福指数高于已婚教师,男性教师幸福指数高于女性教师,私立幼儿园教师幸福指数高于公办幼儿园教师,非正式编制教师幸福指数高于正式编制教师,31~40岁教师幸福指数最高,大专学历教师幸福指数最高。结论把握农村幼儿教师幸福感的特征,努力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这是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幸福指数是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标准,是社会运行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通过对江苏省四所高校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感受以及自我幸福感的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不同背景下大学生幸福指数指标项目的差异分析,对大学生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组成因子进行了比较和筛选,探索提出了大学生幸福指数五维结构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按照苗元江所编制《综合幸福问卷》,调查405位广东民办高职教师幸福指数现状,得出总体单指标幸福感指数和分项幸福指数结果,并对幸福指数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性检验,发现身心健康、物质条件满意度、人际关系和工作满意度及家庭生活满意度等5个因素对教师幸福感的影响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1.
常州市西新桥小学在开展“让学校成为儿童幸福栖息乐园的行动研究”中。利用问卷的形式对师生幸福指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幸福指数较高,教师的幸福指数一般。学校意识到一方面有责任提升学生对“幸福”的认识水平.一方面要通过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交往、丰富的校园活动以及开放互动、富有安全感、能促进自我实现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2.
师范院校教师状况不同于普通高校,提高师范院校教师幸福感极其必要。基于幸福指数和幸福感之间的概念差异,应用“幸福感”这一名词更具合理性。提高师范院校教师幸福感的措施主要有:包括加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加强教师团队凝聚力,规范工作制度,改变教师的消极心态,提供和增大教师专业自主权,增强教师的民主权利等。  相似文献   

13.
“幸福指数”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被频繁提及的话题。幸福指数能用数字把主观的感受表示出来,给人以直观的印象。研究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我省政府部门在经济发展中制定以人为本的相关人文关怀的政策,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襄阳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襄阳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进行调查,得出结论如下:(1)襄阳地区男性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要高于女性体育教师,同时襄阳地区整体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值偏低;(2)襄阳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具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状态,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3)襄阳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随着职称的升高而升高;(4)随着学历的增高,襄阳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指数也逐渐增高;(5)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其职业幸福值就越高,在月收入4000元以上时,职业幸福感指数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教师幸福关涉"人"的幸福和教育发展。但对教师幸福的误解,既影响教师幸福的获取又使教师职业道德处于不义之地。教师幸福应是物质幸福、社会幸福和精神幸福的有机统一,是教师德性幸福与非德性幸福的统一。规则意义上的教师职业道德是实现教师幸福的社会条件和工具;美德意义上的教师职业道德既是获得教师幸福的一个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又是教师幸福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教师职业道德既不是教师幸福的绊脚石也不是教师幸福的代名词,而是教师幸福的促成者。现实中二者往往相悖,关键原因是不正确的教师幸福观、不完善的社会制度和师德对教师幸福构成的非唯一性,等等。这正好为实现二者一致指明了路径。  相似文献   

16.
幸福是基于一定客观条件而产生的快乐和满意等情感体验.追求幸福是人的目的和权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幸福可以从个人生活幸福和职业生活幸福两个层面考察.作为个体的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个人生活幸福源自于对善好生活的追求.作为特殊群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生活幸福源自于对职业意义、理想和社会价值的追求.幸福是一种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人生境界、德性水平以及教育教学科研实践工作能力以实现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17.
胡弼成教授有关教育学的论述始终围绕“人的幸福”这一价值取向,努力尝试从教育学理论的多个方面解读教育的“幸福”所在,形成了独具个人风格的教育学观点。这些观点主要包括:人性假设基础上的教育本质观;立足学生“现有”基础面向“待完成性”的发展指向的课程观;以学习为主的师生共通活动的教学过程观;师生关系的“一体两面”观;以精神活动为主的教育投入观;以个体质量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观。  相似文献   

18.
继续教育是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与保障。我们认识和实践的现代性意义上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实际上是应对“职业要求”而为的技术理性型教育。而从后现代的视角来看,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应该是以关注教师的生命发展、生命幸福为旨归的价值理性型教育。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要实现从“职业要求”到“生命关怀”的超越,就必须转变观念,构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模式——内生性组织协同模式,以实现教师发展的“外在自由”和“内心自由”。  相似文献   

19.
席勒思想的核心是对人"自由"问题的探讨,而"自由"与人的幸福密切相关。为了加深对席勒思想的认识,本论文拟从探究席勒思想诞生的文化土壤及对西方幸福观溯源梳理的基础上,深入论述席勒人性完善与自由和谐的幸福观,以此彰显席勒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和谐发展与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