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平丽 《上海教育》2006,(11A):43-44
在美国,经常见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问候、对话和倾听,这在美国小学的晨会(Morning Meeting)中尤为常见。其实,美国小学生一天的学校生活都是在展会中开始的,其目标就是让学生关注别人,并被别人关注。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经常见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问候、对话和倾听,这在美国小学的晨会中尤为常见。其实,美国小学生一天的学校生活都是在晨会中开始的,其目标就是让学生关注别人,并被别人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经常见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问候、对话和倾听,这在美国小学的晨会(Morning Meeting)中尤为常见。其实,美国小学生一天的学校生活都是在晨会中开始的,其目标就是让学生关注别人,并被别人关注。在美国小学的晨会中,教室内所有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会围成一个圆圈,相互问候、倾听并作出回应。教师要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学生的出勤情况、哪些学生是带着微笑并且充满活力、哪些学生不开心。美国的教师认为,晨会能让他们简捷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并预计一天内可能发生的事,晨会让师生在充满关爱和互相尊重的氛围中开始一天的校园生活。晨会的构成晨会一般由四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时间为半个小时左右。四个部分虽然相互交叉,但每一部分有各自独特的目的和结构。其总体用意是,提供给学生学习问候、倾听、回应、团队合作、关注和行动的机会,每天的练习及活动可以使班级所有学生更加团结合作。晨会的四个部分分别为:问候、分享、团队活动以及新闻和布告。师生之间通过相互打招呼、相互问候,再加上握手、鼓掌、唱歌及其他类似活动,帮助学生调节班级的学习气氛。问候对于接下来的分享来说是一个热身,能够让学生在群体中感觉到舒适和被信任。在分享中,学生开始自由交流...  相似文献   

4.
美国学者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可是在我们的课堂上,很多学生并不会倾听。他们会在教师和同学讲话的时候沉浸在自己“思维”的小天地里,或者不等别人讲完就插嘴。更有甚者,会讲一些和教学无关的话,干扰课堂。学生缺乏倾听能  相似文献   

5.
倾听是一种美德,懂得倾听的人,通常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不仅是为了满足教学需求,而且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修养。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树立学生倾听意识,这是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前提,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倾听是一种美德,懂得倾听的人,通常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不仅是为了满足教学需求,而且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修养。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树立学生倾听意识,这是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前提,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建立相互倾听的关系1.做一个善于倾听的教师。教师应该认真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做出敏捷的回应,应能慎重地选用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的词语讲话。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习惯。我们来看一组镜头:  相似文献   

8.
一、建立相互倾听的关系 1.做一个善于倾听的教师.教师应该认真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做出敏捷的回应,应能慎重地选用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的词语讲话.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习惯.我们来看一组镜头:  相似文献   

9.
口语交际是人们进行日常交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它主要是通过语言进行一个双向的或者多向的信息交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日常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学生能够在各种日常交际的活动中,学会倾听别人、表达自己和相互交流,初步学会进行日常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并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0.
美国学者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而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很多学生并不会倾听。他们会在教师和同学讲话的时候沉浸在自己"思维"的小天地里,或者不等别人讲完就插嘴。更有甚者,会讲一些和教学无关的话,干扰课堂。凡此种种,都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有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此,本文从"激发兴趣、调动情绪、能动理解、营造氛围"四方面着手,论述了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人和人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古语有云: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雄兵。当然,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并不是专门的去培养学生的不烂之舌的,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然、自信的去和别人交往,更要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去倾听和尊重别人。  相似文献   

12.
陈娜 《华章》2011,(10)
低段孩子课堂上的异常积极导致他们在还没听清别人的话前就抢着表现自己.因此,小学低段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是值得每一位英语教师深思的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一、教师倾听,树立榜样;二、创新设计,乐于倾听;三、教给方法,善于倾听;四、给予表扬,鼓励倾听;五、纠正习惯,学会倾听;谈了小学低段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在阅读、习作教学中,还是在其他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引导学生善于表述,学会跟别人讨论,虚心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并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又要培养学生倾听和应对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对小学生提出了倾听要求:低年级能听别人说一段话或简单的事,养成认真听话的习惯。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明确提出倾听的要求,如专心、虚心、耐心、用心、细心,而且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倾听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5.
认真倾听是一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的好习惯,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听众"状态,要善于挖掘、创造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适时引导,唤起学生倾听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6.
倾听幸福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深情的凝视、一个甜蜜的微笑、一次友爱的握手,甚至轻轻地拍一下肩膀,学生就会被老师真诚的爱所感染,被真挚的温情所感动,心田会激起情感的浪花。  相似文献   

17.
倾听幸福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深情的凝视、一个甜蜜的微笑、一次友爱的握手,甚至轻轻地拍一下肩膀,学生就会被老师真诚的爱所感染,被真挚的温情所感动,心田会激起情感的浪花.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教学生在倾听中学会思考。引导学生注重"听"从而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的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主要依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学生在讲解后进行积极的思考,这样的语文课堂是非常高效的。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除了学生仔细聆听教师的讲课之外,教师也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有更大的提高。一、学生倾听,加深语文学习理解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且心智不太成熟,所以,上课学习时的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特别是在听别人讲和看别人做的时  相似文献   

20.
美国心理学家涅克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给学生的情感信号称为“看不见的课程”,它微妙地潜入教学过程,并影响教学过程的发展,我觉得倾听就是其中的一种。在我们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互相倾听更是师生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相互沟通,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有效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