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若兰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24(4):126-131
性别歧视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该文拟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对英汉两种语言在称谓、俗语、词汇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性别歧视现象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戴新黎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18(3):140-141
不同的语言,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都是互相渗透和影响的。作为世界主要语种的汉语和英语也是如此。这两种语言互相渗透和影响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际的符号系统,符号的选择是任意的。社会对语言具有决定性,语言随社会而产生,随社会而发展。语言是工具,它是被动的、从属的;语义的眨降是语言的自然功能。本文将从语义眨降规律和语言的从属性出发,从词义屡方面来探讨性别歧视现象在语言中的体现,并分析其特征和成因。 相似文献
4.
李森林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3):212-213
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通过大量事实对比了汉英句子结构形式、汉英句子语序、汉英语句中已知与未知成份的顺序、汉英强调主客体等几个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我们时外交往中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本文通过对英汉语言的对比研究,就两种语言中常见的差异点进行了分析与归纳。 相似文献
6.
侯业勋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4,21(4):84-87
颜色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在语言中有着生动体现,中西文化在颜色认知领域既有共性一面,又存在着差异。了解英汉文化的背景知识,掌握表示颜色词汇在两种语言中的深层涵义,对促进文化交流和英汉双语翻译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李峥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6):77-78
英语和汉语中表示颜色的词语都十分丰富,但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不同,同一种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含义可能大相径庭。通过分析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差异,更好地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实现沟通的无障碍。 相似文献
9.
语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人类行为艺术的载体.民族不同,文化各异,因而在语言行为艺术上就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了解英汉语言行为艺术在人际关系、社交礼仪和审美取向三方面的差异,对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因不同语言文化因素而导致的误解和冲突,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英语和汉语,从两种语言的构词入手,探析语言中常见的性别差异,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英汉语言以及构词折射出的中外社会现象和社会文化,从而提高本土教师和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意识,避免出现跨文化交际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11.
戴丽华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16(5):26-27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思想和化的直接体现。一定的民族语言与一定的民族性和化特征相联系。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化倾身构成不同的思维定势,在各自民族语言的形式和结构中反映出来。本从字、词语、句法等层面,对思维方式的差异在汉、英语言中的表现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珍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在现代社会中,广告已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广告语言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广告的形式、语言、内容都应当引人注目,通俗易懂,并且要使人印象深刻。从用词、句式和修辞手法运用方面读者可以看到英汉广告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吴益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5):141-142
面对改革的大潮,我们需要冷静,需要理智,需要反思。中学语文的教学及其研究,必须把思维收敛一点,将理论研究回归到原点,将实践更多地聚焦于课堂,走民族化道路,讲求朴实与中正平和。 相似文献
14.
陈祥梁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3,(Z1):129-132
本文阐述对英汉语言中回文的看法,探讨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在语言表现力方面相似的审美情趣和相似的语言审美心理结构的深层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5.
雷超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8(2):72-74
文章就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特征——形合和意舍进行了分析说明。并着重指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特点和原因,以便英语学习者自觉尊重中西各自的语言事实,深入、准确地把握和运用英汉两种语言。 相似文献
16.
许元娜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6)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由于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英语在学习和实际的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性,因此更多的人投身于英语学习的热潮中去。尽管由于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所造成的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受到母语表达习惯的影响,致使包含有言语错误的英语表达随处可见,但是我们要意识到中国人纰漏百出的英语过渡语与已规范化的中国式英语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7.
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本族文化缺失"的问题,在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从教学大纲改革、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第二课堂四个方面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8.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与英语语言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英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环式与线性"、"整体与分析"、"感性与理性"的差异,这种差异源自中英文化形态、民族心理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不同,这种差异也导致中英语言在语句、结构、词义上的不同。为此,要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在英语语言认知中应注意其文化性、本源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9.
对比英汉语言中颜色词的不同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莉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9(3):86-88
英汉语言中颜色词有着不同的含义,对比颜色词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语用差异,可避免在英语阅读与使用中产生误解或语用错误,从而引导读者在英语学习中注意对比中西文化,更深地挖掘英汉语言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茅忠德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83-86
标志形态的差异是世界各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审美趣味所决定的。文章围绕中、美航空公司标志设计 ,中、美金融机构标志设计 ,从“形”和“态”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提出中国现代标志设计的“形”和“态”是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下形成的以“夸张”为主“抽象”为辅的“形”和“态” ,美国现代标志设计“形”和“态”是在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影响下形成的以“抽象”为主“夸张”为辅的“形”和“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