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字词句训练促进语言的发展──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22课《白杨》教例评析柳州铁路局第三小学玉珊【教例】教学要求:1.理解“表白、高大挺秀、坚强”等词语意思;学习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造句。2.深入体会爸爸话中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终极使命。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为学生创造语用的机会,开辟语用的渠道,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实现“学”和“做”的完美融合呢?在这一点上,叶圣陶先生认为:“教材就是例子。”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用元素,促进学生的语用学习。本文立足于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实际情况,尝试为学生构建“1+X”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使学生围绕教材这个“1”,生发出“X”个写作角度,从而在读写结合中培养语用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修订版教材的课后练习也做了相应的安排,并将每个单元的基础训练改为“积累运用”。从习作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中间应安排一个“尝试运用”的环节,为学生今后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自觉地运用这些语言搭一个台阶。1.剪辑、重组的语言表达训练就是将教材中已经掌握的语言材料剪辑下来,根据习作的要求重新加以组合,以完成表达任务。如在习作指导《春天的发现》时,有的学生看见桃花开了,很美,却不知怎样具体描写。此时教师即可相机引导剪辑:是啊,春天,桃花开了,…  相似文献   

4.
传统教学注重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提取与感悟,教师组织教学最为常用的句式就是“你从哪里看出了……”,这种将学生限定于阅读本位的教学,剥夺了学生对语言形式的体悟与感知.针对这一问题,新课标提出了“语用”的教学概念,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文本语言进行揣摩、体悟、品味以及运用,提升学生正确而又灵动地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但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尚未从内容教学的泥沼中走出来,“语用”教学的意识还不够浓郁.其实,语文教学必须借助语用实践的平台,实现三次转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用好精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语言、轻语用”的错误倾向 ,提出如何运用现有精读教材 ,提高学生语用能力 ,改进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13自然段。2.会写“晰”、“伞”、“扶”等生字,理解“大戈壁”、“浑黄一体”等词语,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练习说话。  相似文献   

7.
郭珲峰 《新教师》2023,(9):30-32
语文课堂从研读教材开始,就必须把“语用”放在最核心、最重要的位置,瞄准“语用”这个靶心,抓好课文这个“例子”,通过细读教材文本、大胆整合取舍内容、积累运用语言等,实现语文课堂从“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仔细揣摩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材后的练习,可以发现,课后练习的设计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诚如编辑说明中介绍的那样,课后练习一般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理解·分析”,着重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和语言运用,体现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第二层次“揣摩·运用”,是第一层次的进层和深化,着重分析理解文章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巧妙所在,体现了微观分析和实际运用.上述两个层次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把课本的基础知识转化为相应的技能;第三层次“积累·联想”是继前两项之后,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通过熟读或背诵、比较鉴别,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而促进学生的迁移能力.由此可见,课后练习是教师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的依凭,是学生巩固知识、演练技能的阶梯,也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因此,如何将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教好语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课后练习是统编本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课后练习,细加梳理,就能窥见选文蕴含的语文要素,寻绎到教材的语用密码,使教学更有序、更高效。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13自然段。2.会写“晰“、“伞“、“扶“等生字,理解“大戈壁“、“浑黄一体“等词语,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练习说话。  相似文献   

11.
“九义”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得好广西南宁九中雷琼珠我使用“九义”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后,感受最深的是,“九义”教材的课后练习设计得好。我且以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比较一下两种教材课后练习的各自特点。第一.“九义”教材的课后练习,着重于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2.
审视当前课程教学,“合理运用课程资源,提高语文课堂实效”已成为共识。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一篇篇经典时尚、精彩生动的课文后面是编写者精心设计的课后练习。作为文本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教材编写者对教育目标、学情探究、文本挖掘的集中体现。是为教与学服务的经典材料。研究课后练习就是揣摩编者意图与编者对话,是实施教学不可残缺的部分。为此,笔者所在的课研组把目光聚焦到课后练习。  相似文献   

13.
抓课后练习,理解编者意图。现行教材的阅读课文后边,一般都有课后练习。课文是“例子”,课后练习则是编者对如何运用这个“例子”进行教学的说明和具体要求,它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实际是一种学习提示。教师正确地运用课后练习,指导学生自学,是阅读课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比如《林海》(十二册14课)的课后练习1,先明确指出这篇文章的重点是“围绕大兴安岭这个悦耳的名字,叙述这个原始森林的景色,并开展联想”。紧  相似文献   

14.
七年级《生物》教材从宏观上把动植物的类群展现给学生后,按照教材的要求,在“动物“一节的课后练习里安排了观察蜗牛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5.
细读文本,教材中除教材本身语言外,还有一些值得我们深入关注的“特殊语言”——文题、插图、课后练习等,它们推开了学生语言训练的另一扇窗。从这里,学生也可以领略到教材语言的美妙神奇、作者的匠心独运等语言学习的迷人“风景”。教学中.教师可依据这些“特殊语言”,落实语言训练的广度、深度和效度,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丽琴 《福建教育》2022,(35):42-43
教师应立足教材语用训练特点,从口语训练、朗读训练、提取信息以及课后练习等方面强化学生语用能力,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与课文相辅相成,它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依据,也是落实语文要素,突破课文重难点的重要桥梁.低年级语文教学,要以课后练习题为抓手,注重朗读的意识,学习语用的意识,提取信息的意识,融合生活的意识,有效落实学生的语言实践,真正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  相似文献   

18.
孙巧津 《新教师》2022,(1):74-7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课堂教学花枝招展、注重形式的课堂"秀"已逐渐落幕,走向扎扎实实学语文用语文的方向.语文教学应不失其语用本色,语用体现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要落实好语用目标,必须紧抓教材,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往往体现了每篇课文重点的语言训练点,让教师一目了然,语言训练目标明确.教师可根据不...  相似文献   

19.
“语用”是语文的特性,“语用”就是语文实践,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在特定的语境内领悟和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即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挖掘文本内涵,设置语言情境,通过词、句、片段的有意训练,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氛围中,学习用语言,使其运用语言的能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20.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我们可以对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进行描述和解释:对课后练习语篇的核心言语行为进行定位,明确其语篇结构类型;对提问、发令等核心言语行为进行言语形式的描写和言后之效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课后练习的语用功能,对课后练习进行质和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