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学高年级段"品德与社会"学科在教学内容、教材编排、教法要求上与中年级段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表现在教学内容广博、综合程度高,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给教师理解和把握教材、组织课堂教学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以冀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六年级教材为例,介绍了高年级教材的主要特点,帮助教师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并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提出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小学高年级段“品德与社会”学科在教学内容、教材编排、教法要求上与中年级段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表现在教学内容广博、综合程度高,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给教师理解和把握教材、组织课堂教学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以冀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六年级教材为例,介绍了高年级教材的主要特点,帮助教师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并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提出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小学高年级段"品德与社会"学科在教学内容、教材编排、教法要求上与中年级段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表现在教学内容广博、综合程度高,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给教师理解和把握教材、组织课堂教学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以冀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六年级教材为例,介绍了高年级教材的主要特点,帮助教师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并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提出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英语教材在我们青岛地区已经使用了将近四年了,我们把它简称为P.E.P。进入高年级段,教材有了一些简单的变化。我通过认真研究观察,总结如下,与教师们共同探讨。一、教材分析新增let’s start。五年级已经去掉了let’s do片段,而是在每一单元开始、书的左页设计了Let’s start,单元的chant也移到了let’s start后面。let’s start是我们高年级书中新设计的版块,它提供出一个主情景图,目的是启发与话题有关的活动,为新一单元的学习而热身,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比如说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题是“My newtea…  相似文献   

5.
费蔚 《小学语文》2007,(7):44-46
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新课程的一个全新领域,其重要性已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在中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进入高年级,又当如何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笔者将围绕语文课程标准和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解读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和教材编排,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材,在承接三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教育作为基本出发点,以学生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为主线,在教育内容上将爱的教育与人际交往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现对三年级下册教材作一基本分析。  相似文献   

7.
当前,人们对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更加注重。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该学科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完全没有把该学科的价值体现出来,严重阻碍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不断探索合适而有效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8.
教材作为一种文化资本,传递和复制着社会文化,同时也受其规范和制约。本文选取日本东京学籍出版社出版的《新社会》教材与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社会》教材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在教材内容知识点的数量、交往性、深度、广度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方面,教材内容的组织方面,教材内容的显现方式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我们应在充分考虑国情的基础上,借鉴他国有益经验,更好地处理好道德与社会教育的关系;精选具有代表性、基础性的内容;采用能够感染学生的呈现方式;教材应引导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式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提高教材内容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教师》2017,(15)
对于学生来说,除了基础文化课程,品德与社会教育也极其关键和重要。文章主要对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进行分析,为日后品德与社会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单元共有三个主题。主题一:不一样的你我他;主题二:换个角度想一想;主题三:分享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家的希望是少年,少年的成长不是一日之功,离不开数十年的教育。培养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有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学生,靠书本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在吃透书本知识和做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与社会实践结合,保证学生能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教教材转变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在课堂中,教师过分地夸大了自己的力量,使教材变得无足轻重,让活动成为闹剧,让信息狂轰滥炸。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关注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这样才能成就有效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旨在培训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打好基础,促进学生成长为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合格公民。在教学实践中,要使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发挥出应有的教育效果,就需要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增强学生的现场体验和实践活动,使小学生在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其道德行为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旨在培训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打好基础,促进学生成长为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合格公民。在教学实践中,要使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发挥出应有的教育效果,就需要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增强学生的现场体验和实践活动,使小学生在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其道德行为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文明社会的不断进步,道德和社会学科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将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相关调查显示,在当前的小学德育与社会课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的小学德育与社会教学,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提高小学德育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促进浙江基础教育新课改进一步深化,由浙江教育出版社联合浙江省教科院、浙江大学课程研究中心组织共同编写了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教材目前通过审定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科目,品德与社会有利于促进学生品德素质和审美情操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则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育意义。此次研究主要是阐述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方式,希望能为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人们意识到在重视学生知识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培育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价值观念的树立,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受到了重视。但是相关调查表明,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问题。本文就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促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的实施首先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而新课程、新教材能否有效地展开,则取决于教师的主动参与。理解一门新课程、新教材、一种新教法,就意味着要建构新的教学生活。在此,通过我们教材编者和教师之间的对话,希望能唤起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品德与社会这一新教材的开始。  相似文献   

20.
金玲 《福建教育》2005,(4A):62-62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特征、内容标准及有关规定.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和中国地图出版社组织全国德育权威专家鲁洁教授和四省有关教研部门联合编写的《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己全部顺利通过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并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