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运行中利益博弈非均衡的制度追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运行的过程,也是政府、高校与学生进行利益博弈的过程,这种利益博弈具体展现为利益追求目标的冲突、利益追求价值的冲突、组织定性的冲突与身份定位的冲突。从制度设计的理想层面看,高等教育收费制度运行中的利益博弈应该是一种均衡博弈。不过,制度设计和运行中的目标性失衡、结构性失衡与功能性失衡致使高等教育收费制度运行中的利益博弈成为典型的非均衡博弈。  相似文献   

2.
林杰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9):93-101
政治模型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高等教育组织研究者鲍德里奇率先提出的一种组织模型。它是基于对科层模型和学院模型缺陷的批判,受冲突理论、社区权力、利益群体等多学科知识的启发,针对组织决策过程中的权力、冲突及资源分配状况所进行的微观理论描述。鲍德里奇的政治模型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代大学的组织运行现实,但也存在重微观轻宏观,重决策过程轻组织结构的问题。进入90年代之后,不断有学者运用新的多学科理论对其进行修正或补充,使得这一运用政治理论分析高校组织的方法逐渐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课程的形成既不是对知识进行客观筛选的结果,也不是由支配集团单向独断、单方建构的过程,而是不同利益群体争相在课程中获得话语权的博弈过程,其间充满了斗争与冲突,控制与反抗。最终,课程的诞生,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多次博弈后妥协的结果。从社会学意义上看,课程,究其实质,是一种妥协的文本。  相似文献   

4.
论课程博弈     
课程的诞生并不是一个由支配集团单向独断、单方建构的过程,而是不同利益群体争相在课程中获得话语权的博弈过程,其间充满了斗争、冲突与妥协。课程,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多次博弈后“妥协”的结果。也正是通过不断博弈,课程逐步趋向民主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论课程博弈     
课程的诞生并不是一个由支配集团单向独断、单方建构的过程,而是不同利益群体争相在课程中获得话语权的博弈过程,其间充满了斗争、冲突与妥协.课程,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多次博弈后"妥协"的结果.也正是通过不断博弈,课程逐步趋向民主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课程的形成既不是对知识进行客观筛选的结果,也不是由支配集团单向独断、单方建构的过程,而是不同利益群体争相在课程中获得话语权的博弈过程。以国家作为博弈主体,它参与的课程博弈类型包括支配集团内部的博弈、支配集团与被支配集团之间的博弈、政治精英与学术精英之间的博弈以及支配集团与学生之间的博弈。最终,课程的诞生,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多次博弈后"妥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学自主权的扩大,大学层面的课程决策日趋显示出重要性。实践中的大学课程决策绝非一个根据教育目标选择和组织教育经验的纯粹理性过程。而更是一个涉及各相关利益方的博弈和妥协的政治过程,是在目标、价值、利益、偏好的冲突与协调中完成的。而权力与中国式“关系”的嵌入有可能进一步导致大学课程决策偏离它的理性目标,使决策结果表现出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和发展过程中,劳方与资本利益上的差异逐步凸显,并引发了劳资冲突和矛盾。在这种情况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正是理顺新形势下的劳动关系、促进产业和平发展的有效机制。中国式工资集体协商不同于西方的集体谈判,它强调劳资双方的平等对话,用协商而不是冲突的方式解决劳资矛盾。近年来,我国的集体协商工作已经取得非常大的进展,其中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中,尤其以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协商的影响最大。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中集体合同签订及其实践的过程,从而总结启示与经验,是研究完善集体谈判权的必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教育评价面临基础价值问题,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矛盾冲突,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在价值协商理论的基础上,从优化利益主体、明确协商问题、达成共识等方面完成我国高等教育评价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大多数区域的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城市职业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在特定的利益分配场域内经历着反复的利益博弈.两个博弈主体的利益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各自参与规划过程的方式和地位也各有差异。正和博弈.也称为合作博弈.指通过合作机制将博弈双方纳入沟通、谈判和协商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决策过程经历了一个颇具章法的步骤,即从政策问题出发、成立专门委员会,到发表调研报告、发布咨询文件,最后形成法案或法律.在这一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相互制约、各利益群体相互博弈,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育宏观决策模式.借鉴这种决策模式的经验,有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设若决策机制完善,那么输入就成为影响公共政策偏好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力量悬殊,决定中国共产党不能实行西方被动式的政策输入模式,放任二者进行利益博弈,而应坚持"从群众中来",深入群众,主动代表弱势群体利益,限制强势群体对政策的过大影响力,以获得自主性,使公共政策体现公共利益,并在此基础上改革现有政策输入机制,更好地实现"从群众中来"。  相似文献   

13.
利益博弈时代的大学是一个由政府、大学、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体,各主体都拥有评价的话语权。各主体价值取向的不同必然导致大学评价实践中的冲突和矛盾。矛盾和冲突本质上是利益博弈,利益争夺的主观动因是各主体的"为我"倾向,客观原因是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不足。厘清各主体的利益观、明确高等教育质量观、树立科学的评价观、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有助于缓和矛盾与冲突,实现各主体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美国教师组织是具有专业性组织和教师工会双重功能的社会组织。作为既定利益的代言人,教师组织为了教师群体的利益,经常通过集体谈判、政治结盟、罢教、支持或参加选举活动和司法行动等政治行为对学校和政府的相关教育政策的制定发挥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达尔文进化论究竟要不要进入教科书的世纪之争背后,折射出的却是知识准入教科书的复杂博弈过程。教科书的形成既不是对知识进行客观筛选的结果,也不是由支配集团单向独断、单方建构的过程,而是不同利益群体争相在教科书中获得话语权的博弈,其间充满了斗争与冲突,控制与反抗。最终,教科书的诞生,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多次博弈后"妥协"的结果。但"妥协"总是暂时的,"妥协"终究会打破,因而有关进化论是否进入教科书的争论也就持续了近一个世纪之久,并且还将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16.
根据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设若决策机制完善,那么输入就成为影响公共政策偏好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力量悬殊,决定中国共产党不能实行西方被动式的政策输入模式,放任二者进行利益博弈,而应坚持“从群众中来”,深入群众,主动代表弱势群体利益,限制强势群体对政策的过大影响力,以获得自主性,使公共政策体现公共利益,并在此基础上改革现有政策输入机制.更好地实现“从群众中来”。  相似文献   

17.
在决定什么知识能够准入课程,什么知识必须被排斥在课程之外的问题上,支配集团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但被支配集团也试图以自己的方式争夺其话语权。由此,知识准入课程并不是一个由支配集团单向独断、单方建构的过程,而是不同利益群体争相在课程中获得话语权的博弈过程,其间充满了斗争、冲突与妥协。课程,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多次博弈后妥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劳工的群体性事件在我国已初见端倪。集体劳动关系的产生是由于劳资双方地位极端不平衡所致,是法律赋予劳动者通过集体的力量来改变个体弱者地位的有效手段,但其合法性的认可经过了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工会是代表工人行使集体谈判权的组织,集体合同体现的是工人的集体意志与雇主之间的合意。温岭市在工资集体协商方面所形成了三方协商机制、恳谈机制、合意机制、生效机制、监督机制等制度机制,这些机制有效推动了集体谈判的顺利进行。总体看来,政治民主是温岭市开展劳资集体协商的基础,建立行业或区域工会组织是集体协商谈判的组织保障,政府的主导机制和职企博弈机制是协商机制建设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温室效应日益明显,同时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促使能源需求剧增,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的缔约国通过一系列会议与谈判,达成了温室气体减排的共识,但由于国际气候谈判涉及在全球环境问题上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复杂的政治、经济博弈,因此一直呈现出较为困难的磋商、博弈与合作的局面。在2012年底《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全球即将进入"后京都时代"之际,我们有必要借助哲学、环境科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跨学科理论视野,有选择地通过阐释学美学、博弈论、公共选择理论、交往合理化等理论范式审视当代国际气候谈判的困局,深化我们对其生成范式、机制特征和复杂性的理论反思,以促进中国应对国际气候变化磋商谈判与合作策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集体协商是协调劳资纠纷的重要制度。浙江温岭新河镇羊毛衫行业工资协商的实践活动表明,集体协商制度的有效运行依赖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有利益诉求的各利益博弈主体的形成;二是制度运行机制的供给。通过组织化,工人工资的确定程序由单一的企业确定演变为工人、企业、行业工会、行业协会和政府多个主体,建构起各方面力量总体均衡的制度安排,政府扮演着构架者、协调者、监督者的角色。商议民主运行机制呈现组织化、博弈、对话、协商的特征,有效地缓解现实的冲突与矛盾,有助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