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媒体监督已成为我国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促进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媒体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在实现审判公开的同时,又可能对另一重要的法制原则———司法独立构成威胁。这就需要探索建立合理的媒体监督模式,需要将媒体监督纳入法制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媒体审判”当属舆论监督的范畴。新闻媒体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恰当地行使舆论监督权力。不仅不会妨碍法官独立审判,而且能够促进司法公正。司法体制的不够完善和法官素质的欠佳.才是导致媒体审判对司法审判产生负面影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媒体对司法活动的报道是言论自由的表现,但媒体的报道不应影响司法的公正,形成媒体审判。文章将对当前我国实践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在扬弃的基础上借鉴域外解决司法公正和媒体报道冲突的做法中,实现我国司法公正和媒体报道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民愤对刑事司法审判领域的影响愈演愈烈,有时会严重影响到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的实现,成为困扰法官审判的难题之一.实际上,一方面民愤对司法公正产生积极作用,监督司法;另一方面民愤还可能对司法公正产生消极作用,绑架司法.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应该合理对待民愤,尊重民愤,但不应完全顺应民愤,不为民愤所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司法公正,达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司法审判自由裁量权具有正、反两面性,它既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公正,促进社会法治;也能因权力滥用而损害当事人正当利益,降低司法裁判公信力,严重阻碍司法公正和法治进步。本文以实现公正司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司法审判自由裁量权的概念进行了科学界定,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合理规制的必要性,尝试构建司法审判自由裁量权滥用的多维化防控体系。只有采取标本兼治、加强源头治理的方法,才能对审判自由裁量权加以立体化的、综合性的规制,达到确保司法公正、提升裁判权威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我国的民事审判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降低了司法工作效率,影响了司法公正。民事审判改革应实现从合议神秘化到审判公开化的转变、从职权主义向辩论模式的转变、从机械三段论式向实事求是的转变,才能提高司法工作效率,实现司法公正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背景下,缘于媒体专业能力和法学素养等基本素质欠缺,物质、政治和社会利益的束缚和驱动,以及媒体和司法专业之差异,媒体在公案报道时往往失之公正,流于偏颇,从而带来扭曲公案事实,掩盖公案真相,干扰司法审判,破坏司法公正,误导社会舆论,激化社会矛盾等不良社会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媒体要夯实基础,加强行业自律,投身实践,不断提升自身基本素质;要恪守传媒职业规范,冷静、独立、公正地进行公案报道,坚持无罪推定,不做媒体审判;要正确看待和区分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注意原被告之间、各类民意之间、民意和司法之间、媒体与司法机关之间的平衡;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体公正的重要保障,司法公正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司法明,而司法救助制度则是司法明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实施和完善我国法院司法救助制度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而弘扬司法明、确保司法公正则是达到社会正义的必由之路。司法救助制度有待于在审判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包括司法制度的完善、社会机制的完善和个人法律意识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司法报道是法制新闻报道的重要分支,一方面为受众提供司法活动的信息,对社会公众进行法制教育;另一方面又是监督司法,维护司法公正和透明的重要力量。但是司法报道中的异化现象却颠覆着司法报道的重要价值,使之成为零价值甚至负价值。本文以司法报道为切入点,将媒体审判、新闻侵权、媒体失语和司法报道娱乐化全部归纳到司法报道中的异化现象这一范畴,从新闻学、传播学和法学的多学科视野下研究我国司法报道中的异化现象,并从法制建设、传媒与司法的沟通以及媒体自律等多个层面提出了克服这些异化现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论对于司法审判的影响已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一方面其有利于预防司法审判不公促进判决结果公开透明,另一方面会干扰司法独立,妨碍司法公正。阐述了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积极影响及其消极影响,通过分析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消极影响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建议,引进"协商型司法正义"理念,建立和完善司法舆论网络监管条例;促进法官理性地面对网络舆论;建立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的沟通机制;加强网民法律素质和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1.
司法公正是法律价值的评价标准,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实体公正是公正的本源,程序公正是实现实体公正的手段。实体公正具有相对性,程序公正是看得见的公正。实体公正优先论和程序公正决定论皆不可取,在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发生冲突时应该坚持程序优先。实现司法公正需做到以下几点:合理配置司法资源,建立能够独立行使司法权的司法体系;建立健全司法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惩治司法腐败的制度。  相似文献   

12.
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是现代各民主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要素。司法独立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司法公正;媒体监督具有促进司法独立、司法公开和司法公正的价值,但同时媒体与司法之间也存在着冲突。文中通过对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以及二者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以建立更健全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当前的司法体制改革正处于关键的十字路口期,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需要重视的问题,司法独立地位的有效保障就是其中之一。要想确保改革能够收到更好更持久的效果。民众的参与是关键。而媒体作为公众和司法机构的媒介,必然成为民众参与司法的强大推动力。对于媒体在司法改革中作用的法理分析,有助于从根本上树立媒体的正当地位,同时对其介入司法的活动进行合法规制,从而使媒体与司法和谐互动,促进司法公平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传媒时代,司法面临前所未有的民意压力。正当的民意压力有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而不正当的民意压力,则常常干扰司法机关对案件事实的独立判断与法律适用,对司法公正产生扭曲力。司法机关办案既要尊重民意,又不能屈从民意,司法机关应当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办案原则,在法律赋予的自由裁量权限内尊重民意,实现民意与司法公正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赵红艳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5):23-27,34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媒监督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刑事司法亦不能例外。适度的传媒监督在遏制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传媒监督过度介入刑事审判会影响审判之独立、公正及权威。当然,这并不等于说我国的传媒监督已趋成熟,其对刑事审判的监督过度了,相反,我国的传媒监督极不发达,只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许多制度不健全、立法存在盲区,规范落实不到位而使然。所以,如何进一步的规范传媒监督进而使其更好的发挥监督作用则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文化语境的意蕴下,公正司法是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中,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参与司法的主体通过司法实践而形成的对司法程序和实体的整体价值判断。刑事司法的制度创新,需要在刑事案件侦查、起诉和审判制度中体现刑事被害人参与和评价作用,以实现公正司法。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法律更多地被大众视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权的利盾;新闻理念数次更迭,但其实现社会监督、维护人权、保证社会公正的核心价值诉求始终如一。司法和传媒有着共同的目标。但是,二者在各自理念上有所交叉,现实中的司法活动和新闻活动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和不同的正义理念,加之中国当下的司法实践存在着违背客观准则的现象以及新闻传媒在实践中的不足导致了司法与传媒的现实冲突。两个阵营不应过分指责对方的缺位与越位,应从更加宏观的层面制定能够协调二者在实践中共同遵守的准则才是化解冲突、厘清各自行为界限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8.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长期以来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缺乏统一的适用标准,依赖于司法人员的主观裁量,使得该政策的适用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执法不统一,无形中影响了该政策整体运用的效果。宽严相济下的司法实务应高度重视现实法治环境,从现行的法律政策和法律规范出发,以社会功能的修复效果为评价这一政策落实状况的基准。  相似文献   

19.
自由心证制度被实践证明是一项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制度,它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对于发现案件事实真相、实现司法独立目标、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具有重要作用。自由心证的核心在于设计一套有效的制度来确保法官合理心证,法官的良心和理性是自由心证的必要前提,经验法则和逻辑法则则是自由心证的基本方法。自由心证的制度构建包括合理心证制度、心证公开制度、判决理由制度和不当心证救济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