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学素养指个体对日常生活、社会事物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渠道;联系生活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活源泉;信息交流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加油站。  相似文献   

2.
科学素养指个体对日常生活、社会事物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渠道;联系生活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活源泉;信息交流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加油站.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探究教学”是科学素养培养的手段 ,而科学素养是“探究教学”的最终目标。“探究教学”的实施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养成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意识到人类、社会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4.
曹海娟 《科学教育》2005,11(5):49-50
我国的《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把提高初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核心理念。对科学素养的理解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学生的科学素质如何培养,这是新课程改革实验区的科学教师经常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思想进一步明确。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以探究为主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最  相似文献   

6.
科学探究是学生体验科学过程、理解科学本质、领会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科学知识和掌握科学技能,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探究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能否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是探究教学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1,(43):11-12
小学新课标强调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史充分体现了人类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的逐步探索历程,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内涵,对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有很大的教育价值。文章从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领略科研探究方法;感悟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博大人文精神;理解科学知识本质,体味科学知识发展;激发批判质疑精神,培养科学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分析了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史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的有效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初中科学课程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深化对科学的理解,促进科学素养的发展,为认识和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世界做好准备。只有拥有一流的科技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因此要求科技教师首先具备较深的科学素养。一、理解科技教育的内涵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以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知识应"让学生自己找出来".我认为"让学生自己找出来"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化学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不仅可以获得化学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科学的本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学习为核心".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科学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学生的终  相似文献   

11.
科学文化及其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文化是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与方向,对科学教育乃至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文化以其独有的文化内涵和现实影响力催生了现代教育制度,促进了现代科学教育诞生。科学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教育的改革,引导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科学教育工作者和政策的制定者应把握以科学文化的内涵及其建设为导向的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以科学文化引导我国科学教育改革,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意识,培养科学态度,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2.
科学素养是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必然之举.探究性教学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高层次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通过实施探究性教学方法,并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增设探究性实验、创设创新题型和学生搞科研等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方面具有其他学习方式不能替代的作用。针对如何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化学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根据调查、访谈的结果研究发现,学生进行探究的内驱力、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发展水平、教师的科学素养、学习资源和探究学习环境是影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科学素养是公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对科学的社会功能及其社会影响的理解和认识;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仍处于低水平现状;《自然辩证法》教学是提高高校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依据新课标及当前初中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特征,论述了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并对中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作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胡幸鸣  郭琳 《高教论坛》2007,(6):142-144
分析高职教师科研素养的内涵与现状,论述培育与提高高职教师科研素养的意义;阐述培育高职教师科研素养内外相结合的方式,总结了研究与实践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我国普通高校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基础比较薄弱,已明显地影响到科学素养地提高。提高艺术素养的对策是加强艺术教育的宏观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科研工作等。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促进大学教育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科学与人文教育的内涵;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首要的问题是培养和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在学校重构课程体系,促进“文理兼容;”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落实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强化班级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学术氛围和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