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影片《周恩来》以块面结构,史诗样式,真实地再现了周总理日理万机,昼夜操劳.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和伟大人格。真乃倾江之水也洗不尽他身上的劳累,满天星月也盖不了他思想的光辉!尤其是结尾采取写真与写意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周总理的人格魅力升华到崇高圣洁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已经22年了,可在他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国大地上又掀起了怀念人民好总理的历史热潮。这是为什么呢?梁衡同志的《大无大有周恩来》一文,为我们找到了答案。作者从“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去不留言”六个方面,高度概括了周恩来同志的伟大历史功勋、伟大的革命精神、崇高的道德品格之后,穷根究源地写道:“周恩来的六个‘大无’,说到底是一个“无私”。“公私之分古来有之,但真正的大公无私自共产党始……150年来,实践《宣言》精神,将公私关系处理得这样彻底、完…  相似文献   

3.
吴庆彤同志所著《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一书,在周恩来诞辰巨年之际出版,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与怀念。全书将周总理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斗争的过程系统公诸于出(有些材料未曾公开过),对于人民学习周总理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的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该书作为回忆录独具特点,在于作者掌握丰富翔实的史料。一方面,由于作者长期在国务院机关工作,"文革"前担任国务院秘书厅秘书室主任,"文革"后国务院机关陷于瘫痪状态,作者在周总理组建的国务院值班室任主任。"由于这样的经历和机遇,对'…  相似文献   

4.
周公永留天地间──读《谈判大师周恩来》李世琦我永远忘不了20年到的那一天,广播中突然传来了自耗:日思来总理困病逝世。圭国人民陷入深深的悲8之中。转眼20fy过去了,我们迎采了周总理逝世20周年’己息日。20年未,我从一个中学生变成了成年人,其间读了许...  相似文献   

5.
《大公报》渝馆总编辑王芸生撰写了一篇题为《为晋南战事作一种呼吁》的社评,发表在1941年5月21日的《大公报》重庆版上。为此,当时正在重庆的周恩来同志连夜疾书一信致《大公报》负责人,对社评涉及的在山西南部中条山战役中有损八路军的言论给予澄清。由此引起的“笔墨交锋”,曾经轰动山城重庆。1940年秋,八路军在华北发起的“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日军在重新检讨了自己的作战方略后,制定了《剿共办法纲要》,决定采取一切措施,剿灭共产党的势力。但在1941年的上半年,日军在选择打击目标时,却改变了原有计划。日军决定首先击破晋南国民党军队后再全力对付八路军。1941年3月,日军进犯中条山的迹象已很明显,各地不断有敌情上报,然而,驻守中条山的国民党军却未引起警惕,未作应变准备。日军于5月7日下午开始全面进攻中条山国民党军队。在这次中条山战役中,中国守军损失惨重,日军以极小代价占领了中条山地区。日军在军事进攻的同时,还到处散布谣言,以混淆视听。日语对华广播说:“以中条山为中心盘踞于山西省东南之第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主力,于我军攻击重庆军时,不但始终持对岸观火态度,且出动游击队威吓重庆军侧面,并乘机解除败残军之武...  相似文献   

6.
4月9日,新华日报《细流集》专栏中刊登了胡达华同志撰写的《“落选”之后》一文,阅后,深感是篇好文章。一是时效性强。文章发表时正值各地政府换届选举,因此,此文对落选的同志来说,教育及时,又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绽放着许多绚丽的智慧之花。在作者独有的妙语、幽默、警句中,调动了多种修辞手段,其中运用得最多而又最深刻的,要数比喻手法的运用。《围城》中的比喻,往往和通感联在一起使用,在一个比喻里获得多种修辞格的效果。通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又是特殊的修辞手段。其特点,是调动人们的多种感觉,将其彼此沟通起来,藉以补充、丰富人们的想象力,达到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形象逼真地描绘客观事物的效果。将通感作最系统的评介,在我国也是钱钟书先生。他曾在《通感》一文中征引了大量中外诗文中通感现象的例子后得出结论;“在日常经验  相似文献   

8.
"读"是《马氏文通》中的一个重要术语,也是《文通》句读论的重要内容。关于"读"的解读,向来分歧较大。本文拟从"读"的结构和"读"的功能入手,将前辈学者对"读"的看法作一个小小的评价,以期能够更好地解读"读"的本意。  相似文献   

9.
刘文飞新著《读与被读:世界文学名著十一讲》是一本外国文学通识课讲稿,与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同属一类,不只会对听课者产生语文方面的积极影响,还会在学生们心中播下“文学用美的形式唤起我们心底的善”的种子。批评的激情与理论的“冰冷”能否兼备?本文重点分析该书中隐含的“作家文论”元素,指出整个讲稿具有一个潜在的贯通性理论命题——“人身上的悖论”,如果把《读与被读》的副标题换成“世界文学经典人物形象的悖论”,它就会成为有关人物塑造的诗学专论。本文作者切盼外国文学研究者用作家笔触丰满理论身躯,这类作家文论早该成为“理论化”“理论主义”之后现代文论的另一种样态,也切盼俄国文学研究者在诠释经典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用作家文论引导年轻学者重视理论思维,以此为中国文艺理论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各族人民无比热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八十一周年的前夕,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盼望已久的《周恩来论文艺》(征求意见本,内部发行)由人民文字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我国文艺工作者政治生活中的一大喜事,我们内心感到由衷的高兴。周恩来同志从青年时代开始,就积极从事文艺活动,不仅写过诗歌,演过戏剧,而且发表过小说、散文、话剧等等;无论是在过去艰苦的斗争年月,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始终亲切地关怀广大文艺工作者,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经典教育读本《弟子规》,它宣扬以儒家礼义为核心的圣贤之道,指导我们行动,帮助我们实现幸福人生。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了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潮,与《弟子规》的最早编著者李毓秀同为山西河东人的李安纲教授,怀着一颗至诚至爱的学者之心重新编写了这本书。李安纲教授认为,《弟子规》高度概括、展示了人类个体进入社会所必须装备的道德体系和智慧武器,并且可以身体力行,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一份在世界上极少见的独特报纸,曾被毛泽东赞誉为“天下独一无二的报纸”,也被周恩来称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报纸”。它就是由新华社出版发行的《参考消息》。《参考消息》于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创刊。1957年之前,一直是我国党政军领导同志参阅的秘密内部刊物。1956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从1957年3月1日起以四开四版日报形式出版《参考消息》报。几十年来,《参考消息》以不同于公开报纸的独特报道内容和浓厚的参考特色,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在国内影响很大,在国外名气也不小。2002年,《参考消息》发行量为320余万,是中…  相似文献   

13.
<正>创刊于抗日烽火中的《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第一张且是唯一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日报,同时它也是中共在国统区的喉舌。《新华日报》在反击国民党方面组织的三次反共高潮中功勋卓著,《新华日报》的新闻实践和社会活动以服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宗旨。毛泽东曾给予《新华日报》以很高的评价,称其如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是党领导下的又一个“方面军”。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尤其是在建党前后和革命战争年代,亲自主持创办了许多革命刊物,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河北区宙纬路三戒里4号,是个由七间青砖平房组成的小院。虽然从外表上看不出它有什么独特之处,可是翻开历史的书页,便会发现这个院子的不同寻常。小院内有陈列室一间,辅助陈列室两间,屋内设有书桌、铁床,桌上有文房四宝和马克思著作,在一张八仙桌上还依然再现着觉悟社成员用抓阄决定代号的工具—铁盒与纸阄。外墙筑有石碑,由邓颖超亲笔题写的觉悟社旧址这几个隽秀的大字镌刻于上,仿佛时刻提诫着后人,如今平静的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这里曾作为天津历史上最先进革命思想的策源地,是当时那个年代最为进步的学生的大本营,从这里,走出了好几位共和国的缔造者,这里就是曾经在爱国运动中影响巨大的觉悟社的所在地。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尤其是在建党前后和革命战争年代,亲自主持创办了许多革命刊物,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1937年,周恩来同国民党商谈国共合作抗日时,决定办《新华日报》。经过多方斗争和努力,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终于在汉口正式出版。报头新华日报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周恩来在创刊号上亲笔题词: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10月27日,日军占领武汉,《新华日报》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千山万水,辗转迁移到重庆继续出版。  相似文献   

18.
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持续10年多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而今,“文革”已成为历史,在“文革”中出现的小报,是这一历史的记录簿,也是一部反面历史教材。因此,研究“文革”小报,有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是党内做工作最多的人,也是最忙的人。为了争分夺秒,他开辟了“第二办公室”和“第三办公室”。  相似文献   

20.
《水浒传》第二十二回《阎婆大闹郓城县朱仝义释宋公明》有曰:“但凡客商在路,早晚安歇,有两件事免不得:吃癞碗,睡死人床!”如今神州酒店、宾馆林立,只要不乏杖头钱,出门在外,餐饮、住店,并无任何问题.可是古人若飘泊在外,丛林茫茫,真所谓凶多吉少,前程难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