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藏彝走廊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费孝通先生对藏彝走廊问题曾有五次阐述.经多年研究,学术界对藏彝走廊的研究取得了多方面成果,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深入探讨.本文从以下八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归纳阐述:民族走廊理论;藏彝走廊范围;考古学;民族史;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生态与民族的关系;民族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藏彝走廊是中国三条主要的民族走廊之一,其历史沉积的久远性、民族构成的复杂性、文化形态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空间。这一多元文化空间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展现,就是这条走廊上众多的多民族文化汇聚场所。本文以四川松潘黄龙庙会这一多元文化汇聚场所为切入点,通过对黄龙庙会多元文化生态及其形成历史的探讨,从一个具体的点上展现藏彝走廊文化空间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并由此思考在整体上把握藏彝走廊历史文化面貌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藏彝走廊西端金沙江峡谷内的碉房文化,认为碉房的空间意义包含了当地人对生态空间、神圣空间以及社会空间的整体认知。走廊西端的碉房对反思藏彝走廊族群或民族关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藏彝羌走廊石棺葬文化的发掘与研究迄今已走过70余年的历程,学术界就石棺葬文化的命名、内涵、族属、分布范围和影响等达成了较多的共识,但在许多问题上也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四川大学考古系等六家学术单位于2009年7月举办了"藏彝羌走廊暨中国西部石棺葬文化研讨会",国内外10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研讨主题包括石棺葬考古新发现、石棺葬文化专题研究、藏彝羌走廊及民族文化研讨和工作研讨及其他等。  相似文献   

5.
长江上游及"藏彝走廊"地区是史前中国古代族群频繁活动的区域,也是古代民族文化借此扩展和传递的区域.本文采用民族学并结合历史学的方法,利用古籍文献、考古资料以及民族学调查资料,试从中国粟及粟作农业及其传播这一侧面,来看长江上游及"藏彝走廊"在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6月1日,"新时代藏羌彝走廊发展论坛暨第十一届西部五省区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在四川成都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青海、甘肃、陕西、四川、西藏自治区、贵州、云南七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民族与宗教研究所、科研(外事)处、"藏羌彝文化走廊建设研究"重大项目课题组、四川藏羌彝文化走廊研究高水平团队承办。来自中国社  相似文献   

7.
藏彝走廊是一个民族众多、文化多样性十分突出的区域。在这样的区域中,不同民族间的交往、接触呈现了什么样的状况?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文章指出,藏彝走廊中的民族在民族交往中有两个突出特点:一、主观上民族观念淡薄、民族界线模糊;二、文化普遍持包容态度,使各民族在文化上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章对这些特点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讨论,认为藏彝走廊多民族交往的这些特点,对于我国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藏族、羌族、彝族文化遗产丰富,集中在四川西部,形成了一个地域辽阔的文化遗产走廊。相对于其他自然资源的开发而言,这些地区的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方面相对比较滞后。为了促进这些区域旅游业进一步健康协调发展,结合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对这些地区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主题文化体系;并从五个方面将全域旅游理念具体运用于藏羌彝走廊文化遗产开发,包括创新文化资源开发思维,满足游客个性需求,提升旅游业协调发展水平,突破旅游空间,以及助推自主旅游模式,从而提高藏羌彝走廊文化遗产的旅游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
张筠 《中华文化论坛》2022,(4):49-62+156
藏彝走廊东沿的康定鱼通贵琼藏族居处的地理空间处于历史上民族交流频繁的藏彝走廊地带,其民居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又独具本土特色。鱼通建房仪式在对祖先、继嗣子孙、地盘业主神、山神的关系表达以及对创世神话和天、地上、地下的理解和认知中构建了地方性知识和观念体系,表述了当地人对世界的认知,建房仪式中信仰表述具有鱼通人精神世界的象征意义。考察贵琼藏族民居文化及其信仰背景,有助于研究其文化形态的形成和变迁,对藏彝走廊民族关系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样本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对藏彝走廊东缘安宁河上游多续族群的田野调查,通过对文化认同的核心要素藏历年、藏文、藏语、宗教信仰等的考察分析,认为多续族群的藏族文化认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陈雍 《寻根》2007,(6):67-69
许多社会在其成员达到成熟年龄时要举行相关的仪式,这就是成年礼或叫成人礼。在广东潮汕地区,老人们认为,未成年的孩子是生活在花园中的,所以等到成年之日(虚岁15岁,海陆丰地区是虚岁16岁),就要将孩子“牵出花园”,以示成年,这就是潮汕地区的成年礼“出花园”。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西部的岷山山脉,是中国古史传说中上帝及众神所居的“天堂圣山”,岷山及其周边地区是文化底蕴深厚、高品位旅游资源高度富集的地区,具有构筑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发展高地的明显优势。然而,由于该区域旅游品牌众多、形象分散,缺乏好的区域性总体旅游品牌,导致该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深入挖掘岷山历史文化底蕴,整合旅游资源建设“岷山旅游区”,构建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发展高地,并将之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品牌旅游目的地,对于促进四川乃至西部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史前时期文化差异较大的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和川东地区的哨棚嘴文化,商周时由于受到外部文化的强有力冲击而逐渐衰落。伴随而来的是成都平原新的考古学文化——三星堆文化的诞生。三星堆文化涵盖了成都平原及川东地区,在此背景下一个统一的考古文化区——巴蜀文化区在夏代晚期形成。形成后的巴蜀文化区,在长江中游古文化催化下,原有两个区域的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使得这两个同处于四川盆地的古国在民风民俗、社会状况、文化特质变得十分接近,逐步完成趋同发展、整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西南地区石棺葬发现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20世纪西南地区石棺葬的发现,以及文化性质、类型、源流、年代、分期、族属等方面的研究都进行了全面回顾,最后简略论述了作者自己的几点思考意见:应加强对生活居住聚落的关注,对石棺葬年代学的研究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对同一地区内石棺葬文化性质的分析和不同文化识别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等应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5.
杨智友 《寻根》2006,(4):54-57
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庆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淀着丰富的民风民俗。辛亥革命后创立的中华民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政权。这一历史时期的节庆,既有延续,又有新创,并开始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6.
荣新江 《寻根》2006,(1):4-9
西域地区(这里用狭义,指古代新疆)大概从东汉末年开始,就流行印度传来的佛教,经过近千年的漫长岁月,佛教在西域地区广泛传播。几乎所有大大小小的绿洲王国,如疏勒(今喀什)、于阗(今和田)、龟兹(今库车)、焉耆、高昌(今吐鲁番)、楼兰(今若羌),等等,都已变成佛教王国。规模不等的一个个佛教都会,点缀在沿塔里木盆地南北缘东西延伸的丝绸之路上。这里的佛教信众,不时送走一批东去传经的中亚、印度和尚,又迎来一队西来求法的中原僧众。然而,西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的十字路口,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主要通道,所以除了佛教之外,发源于波斯(今伊朗)…  相似文献   

17.
<正>"The Drum Tower, the Fortress and Lingdang Pavilion are known as the three most valuable architectural examples in the port of Tianjin." This is a popular sa...  相似文献   

18.
郭炳亮 《寻根》2020,(1):35-38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岁时节日之一。春节期间,各地有不同的民俗活动。在笔者生活的晋东南壶关地区的农村,每年正月初八,家庭主妇都要在自家庭院举行“祭星”仪式。有关这一习俗,清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  相似文献   

19.
刘加洪 《寻根》2010,(2):11-14
<正>河洛地区文化积淀厚重,历代名家辈出。河洛地区先民们创造的河洛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文明的核心和发祥地,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文化,是数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客家人来源于中原汉民族,深受河洛文化的影响,北方粗犷豪爽的性格特征,锻造出客家人乐生迈进、刚强弘毅、勇敢  相似文献   

20.
陆星瑶 《寻根》2021,(2):65-71
黄大仙是我国东南沿海民间普遍祭祀的道教区域性神明.黄大仙作为神仙受到民间祭祀,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黄大仙信仰远播东南亚、美洲、欧洲、澳洲等地,成为世界华人中极具影响力的尊神之一.金华市的黄大仙传说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