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论周恩来的人格力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周恩来的人格力量周显信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以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能、高超的领导艺术、崇高的人格力量、创造性的外务活动,不仅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拥护和爱戴,而且也赢得了对手们的折服和尊重,特别是他的人格力量,在领导过程中更显示出...  相似文献   

2.
党宁 《教育与职业》2007,(34):102-104
他是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卓越开拓者;他是中国近代私立学校的伟大先驱;他始终关注着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进程;人生短短几十载,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财力和智慧都献给了近代中国的教育事业。他就是被奉为南开“校父”的严修。 南开老校长张伯苓曾高度评价他的办学功绩,“严先生道德学问,万流共仰!个人追随颇久,深受其人格陶冶。南开之有今日产先生之力尤多,应尊严先生为校父。”  相似文献   

3.
蔡锷的人格是崇高的、伟大的,他不依附干权势,不拜倒干金钱,不做困苦的奴隶,也不怕死亡的威胁,他只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亲情,忠于真理和正义。一定的文化氛围,是蔡锷崇高人格形成的沃土;蔡锷主动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与时俱进,既志存高远,又严于律己,是他崇高人格形成的根本原因。蔡锷崇高人格的形成给我们理想人格的塑造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伟人周恩来     
今年的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5周年纪念日。周恩来是深受全国各族人民敬仰和爱戴的领袖,其一生堪称世人之楷模。他的光辉形象并没有随时光的流逝而淡薄,反而更加熠熠生辉。周恩来超人的智慧光芒和敏锐思辨的魅力,周恩来鞠躬尽瘁、心系国事、情牵百姓的公仆风范永远镌刻在13亿中国人民的心中。周恩来的人格品行和高风亮节依然是我们的榜样,照耀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道路上阔步前进。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是当代世界伟大的政治家,他的品德著称于世。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道德之纯厚,堪为天下先。由于周恩来自童幼就从古今传统道德中汲取精华,再加上在革命实践中自我修养,所以他的道德观,发展到了光华照人的高度。 一、周恩来道德观的形成 周恩来道德观的形成大抵分两个阶段,即其家庭、私塾对童幼时期的周恩来的培养与熏陶的阶段,中小学时期中国社会现实对少年的周恩来的影响至五四爱国运动是他道德观在原基础上自我更新以及自我完善阶段。故可以说,周恩来道德观的形成年限,大抵从他诞生至一  相似文献   

6.
引入堂奥,沐浴光辉——《周恩来教育思想研究》评介潘懋元周恩来同志,是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好总理,世界人民景仰的杰出政治家。他不仅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以其高尚的人格,在人民心中树起崇高的形象;而且在长期领导党和国家的实践中,对...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是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也是中华民族两千年以来最为出众的领导人,其建立的丰功伟绩,一方面得益于20世纪原社会历史变革机遇,另一方面得益于其自身独特而强大的人格,其人格的形成离不开个人的天赋和努力,更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家庭环境,化环境,政治环境等外因的促进和培育,伴随毛泽东伟大人格的形成,产生了许多伟大的诗词作品,毛泽东的人格决定了毛泽东的诗作,毛泽东的诗作折射和显露出毛泽东的人格,毛泽东的人格是中国新化运动史上的瑰宝,毛泽东的诗作也是中国化长河中学艺术领域的瑰宝,对毛泽东人格和诗词的剖析和解析,对于我们更真切地理解19世纪到20世纪中国近代史,现代史的历史内涵,有着积极的和独特的意义,毛泽东独特而伟大的人格与诗词作品,也为现代人才学和现代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良好的个案。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在中日关系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作用。周恩来的信念、思想、性格、人格等,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每一个方面都与中日邦交正常化有着多重的关连。作为总理的周恩来有着极强的原则性,而作为个人的周恩来又充满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中日关系史中的周恩来是个人与总理的“混合体”。这种“混合体”的形象,才是深刻在日本许许多多友好人士心中的周恩来。同时,也正是这样一个有着独特魅力的周恩来,使得日本的各个阶层的众多人士,为了中日关系的改善同中国政府一起构筑了一道别无他例的中日之间的“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9.
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无需赘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同志,当然首先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的青少年时代,祖国内忧外患,人民灾难深重。正是这样的时代,推动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和爱国觉悟的提高,促使他从青年时代就投身拯救祖国和人民的爱国活动。本文试图以周恩来从在淮安的童年生活到“五四”前夕这段时间为界限,展示一下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在任苏区中央局书记期间,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中央的错误进行了艰难的斗争,极力维护毛泽东,体现了他和毛泽东之间深厚的无产天他和朱德的领导下,中央根据地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1917年后,淡出政坛,退居天津。在周恩来的早期思想中,有很深的梁启超的烙印。梁启超的佛学思想、爱国情怀、救国主张,甚至风都对周恩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周恩来旅欧期间,经过实际考察并对各种思潮进行比较,终于确立了共产主义的信仰。这是周恩来一生的最重要的抉择,也是他摆脱梁启超的影响,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开端。  相似文献   

12.
论周恩来的和合精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著名学者石仲泉先生提出在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最有影响的可能是毛泽东思想和周恩来精神,并由此大力推动周恩来精神的研究。笔者认为,周恩来精神的内涵,可概括为务实精神、奉献精神、公仆精神、和合精神、严细精神和修身精神。其中最具个性化、最能揭示周恩来精神特质,最能显示周恩来个人优势的是他的和台精神。和合精神是周恩来处理一切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周恩来的和合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共产主义精神的统一,对于成就周恩来这一伟大人物,对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对ZI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有着重大…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周恩来是党内最早认识武装斗争重要性的先驱,是军队革命政治工作的开拓者。周恩来的无产阶级军事思想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中期形成,在大革命前后的革命实践中,他在开展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实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对新中国的创立和国防事业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张学友 《河北教育》2005,(13):24-25
一、交流谈话,调动积累 以前大家学过关于周恩来的课文吗?通过这些课文,你对周恩来这个人有了怎样的了解?(《难忘的泼水节》《当飞机遇险的时候》《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些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课文。在这些课文中周总理平易近人、先人后己的高尚人格已经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鲁迅人生旅途的磨难和阅历的丰繁出发,透视鲁迅中年步入文坛给本人和中国现代文学带来的巨大影响。中年步入文献使他的作品发出来的声音有沉郁和肃杀气,有刻骨似的深邃,形成一种平凡中见伟大、普通中见深刻、单纯中显丰厚、平淡中显隽永的特点;同时,中年步入文坛还直接影响他伤口的情感传达方式和美学追求,形成深刻、凝重、大胆、真诚地看取人生的现实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两汉以来中国文化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对陶渊明有深刻的影响。他的五次出仕,以及坚持人格理想的完善,显然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他的躬耕田园和追求个人精神的独立又超越了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人格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恩来对于各种思想文化在有所取舍的基础上善于兼容包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周恩来人格的影响需要在各种因素中客观地分析出重点因素,又不能不牵涉到对周恩来人格影响甚巨的马克思主义。文章第一部分探讨周恩来为什么很少在较高层面上广泛地论及传统文化并有意无意地回避与“旧事物”的联系以及从传统文化角度去研究周恩来人格是否会降低其党性光辉的问题;第二部分考察了周恩来认识各种文化观念和“一切主义”的经过以及对它们不同的认识态度;第三部分剖析了周恩来对于儒家文化的态度有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及其不同的立论基点;第四部分阐释了明显影响周恩来人格的原始儒学中的君子观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语文组的同仁都知道,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读懂重点词句,学习并积累生动的词语;结合画面想象当时情景,感受周恩来同志的伟大人格和高尚精神。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曾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珍贵的文学遗产,然而千百年来他为人推崇备至首先还在于他人格的伟大.梁萧统指出:陶渊明“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汗隆,孰能如此乎?”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对陶所作的公正评价,也是最为得道之言.得到如此评论,遍翻文史能有几人?即使到了崇陶至极的宋代,颂陶也不外乎在这几十字里翻跟头.的确,陶渊明老而弥坚的固穷之志.“不委曲而累已”的“济意”追求,还有那“浑身静穆”的“悠然望南山”,“金刚怒目”的“猛志固常在”,都使他的人格平淡而深厚,充实且光辉.然而人格并非老天造就的,它是时代和个人共同选择的结果.陶渊明伟大人格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他别具一格的自然率真的人生态度.对此,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0.
所谓口语表达的基本功,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教态、语言技巧、个性风格等手段准确科学而又生动形象地表达授课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取知识,由“亲其人”到“信其道”。一、健康向上的思想观点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倾注了个人的感情,流露了个人的观点,体现出他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这对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影响很大。因此每个教师都应加强理论修养、端正为人作风。以正确的观点教育人;以远大的志向激励人;以实干的精神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伟大的人格带动人。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