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一、课改政策的改革方向 90年代之前,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的决策权基本上集中在国家教育部。教学计划也由国家教育部颁发,各省、市教委、厅局可以结合地区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但调整后的教学计划必须报国家教育部备案,各学校必须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这种中央高度集权的课程政策及设置模式是与当时我国国情、教育现状相吻合的。当时,教师学历未达标者占相当比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学校教育质量普遍存在问题。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质量、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全国统一的课程方案越来越无  相似文献   

2.
万玉霞 《湖北教育》2004,(17):10-12
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已成为课程改革深度发展的重要环节。校本课程开发的教育价值,在于对人的培养,在于唤醒、发掘教育主体的个性潜能,促进受教育者自主意识的建立和自我文化的构建,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全面而又和谐的发展。我们认为,体现课程改革理念和价值追求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也将成为提升学校魅力和课程声誉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3.
目前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对"什么是校本课程"的认识还不够统一,但基本上把校本课程理解为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能够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特色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由此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志愿、自主进行的,建构具有本校特色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由于现成教材的领域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新课程所追求的价值取向。湖北省随州巾曾都区洛阳镇小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发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5.
6.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作为对国家课程一种补充的校本课程,随着对其开发研究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价值所在越来越不可否认,其对“教育生活化”同样有着新的价值,给这一教育原则增添了实效。  相似文献   

7.
学生即课程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与课程的联系日益紧密。厘清学生与课程的关系,有助于正确认识学生在课程中的地位,使课程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它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以及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要求学校课程实现多元化,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念和课程开发意识,结合地区和学校的实际,广泛利用本社区和本校的课程资源,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协调学校课程关系,创造性地、合理地组织课程内容。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需要,关注社会发展,了解新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挖掘新的课程资源,开发出有针对性的课程,以适应本学校学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三个方面:学生个性的成长、教师专业的发展、学校特色的形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儿童大量阅读的课外读物也大多是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校本课程开发大有可为。儿童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大致体现在:关注学生精神生命成长;促进教师语文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特色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1.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应该引起人们重视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课程资源应该是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校教育的一切素材。具体说,课程资源不仅包括校内外的硬件,还应包括校内外的无形部分——软件。课程资源具有广阔性、综合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日益成为课改的一大热点话题,并迎来了其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课程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生存,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与社会责任感,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学生具有差异性,国家课程无法照顾到客观存在的学生差异性,教师依纲照本教学未必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长足的发展,要满足这种差异性,只能通过开发校本课程来实现。为了广泛地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促使学生自主发展,我们学校进行了开发校本课程方面的尝试。经过3年努力,  相似文献   

14.
学校课程的编制需要先设计一个课程纲要的框架,要清晰地阐述五个方面的要求:课程设计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评价方案。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我先后开发与编制了6门基于地理学科的学校课程。  相似文献   

15.
以《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师积极开发生物课程资源,通过善用多媒体资源,促进学生知识体系构建与情意达成相统一;联系生活实际,教学情境创设与学生实践相统一;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途径来落实学生的价值教育。  相似文献   

16.
培莽学生的书卷气。让每个学牛都成为思想深邃、谈吐自如、温文尔雅的人。一直是我的一个教育理想。新的课程改革给我的理想插卜了翅膀。我再也不用顾及“跑题”、“不务正业”、“影响学生成绩”等怀疑和束缚。因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终极日标。而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 课程的价值取向是课程实施的方向。在教育发展韵过程中,课程的价值取向主要有3种流派:知识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失业增加、道德沦丧、情感冷漠等困境,这些个人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依靠建立在某一种课程价值观的学校教育显然是无能为力的。反思这些个人和社会问题的产生,说明学校教育在课程价值取向上曾存在着严重偏差。于是,多元与融合成为现代课程价值取向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8.
蔺平 《教育革新》2005,(2):63-63
目前,日本正处于学校课程改革发展的中期。由部省制定国家级课程标准,而学生学习的课程则由当地教育机构和学校一起来明确。通过学校改革的一些成功经验可以看出,学校或老师对决定本校学生学习课程起决定性因素。在本章中,作介绍了日本课程管理体制的发展变化,总结了课程改革的一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9.
融合教育导向的课程改革和发展一直是融合教育领域讨论的重要问题。文章对国外融合教育背景下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系统梳理,包含国家层面共同课程框架的建构、学校层面采用多重的方法和策略帮助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参与普通教育课程、课堂教学层面的融合教学法探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我国特殊教育及融合教育改革,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教材”被误以为是数学教学唯一的课程资源,致使互动的、生成的、创造性的教学过程被解释为教师“教教材”与学生“学教材”。新的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程资源观,明确指出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笔者认为除了教材以外,还存在以下一些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